分享

娃无理取闹、怎么哄都不听,可能只是在等妈妈说这句话!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今天的文章前我先说两个好消息哈。十月下旬当当要举行周年庆,到时候会有些特别大的优惠,而我呢给咱们号争取了一些额外的优惠,所以最近我已经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书单了,我会把这段时间看到的有价值的书和绘本一并分享出来。大家平时有哪些犹豫不定的书,都留言给我吧,我买回来先研究起来,好的咱们就进入书单,一定不错过任何一本好书!

另外,今年我正在计划在咱们的神奇精选上做几个双十一专场活动,价格低于双十一,大家也不用熬着夜去天猫上蹲点抢券下单了。大家想入什么品也留言给我吧争取开团的产品都是大家的急需品!

回到今天的文章。

经常有妈妈问我关于孩子“发脾气”的问题,说“娃一旦脾气上来,犟得什么都听不进去。耐着性子,摆事实讲道理,他根本不听,反而越闹越凶。这个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左右都不行、无理取闹时,打又打不得,说又说不听……当妈的那种无力感,我非常能理解。
我一个邻居妈妈之前也跟我吐槽过,说她家孩子特难管,动不动就发脾气。前几天假期我带瓜瓜去她家串门,刚好目睹了这孩子“无理取闹”、躺地上撒泼打滚的整个过程。妈妈道理也讲了,似乎也共情了,娃却怎么都不听!

而同样的事情,董洁在《妈妈是超人》中也经历过。但她的处理方式,很快就让孩子安静下来。 (虽然董洁个人事情上处理得有些争议,但是她在育儿上的一些好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今天特意把这两件事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遇到娃无理取闹的时候,真的是道理讲不通的吗?还是我们用错了方法。

01
娃哭天抢地,妈妈共情、讲道理、施威都不管用

邻居家小铭三岁多,比瓜瓜小1岁。那天我们进门没多久,小铭妈妈从房间拿出一个很大的石榴,一分为二,俩娃各一半。

他俩本来开心地在玩玩具,当妈妈把石榴给小铭的时候,他却突然变脸了。一把把手上的一半石榴扔地上,大喊,“你还我的石榴!还我石榴!我要大石榴!”

小铭妈妈看看我,尬笑解释,“平时这娃挺大方的,今天是石榴只剩这一个了,他藏了好几天没舍得吃……”

解释完,她耐着性子继续对小铭说,“我知道你喜欢这个石榴,但是哥哥难得来我们家做客,我们要学会分享啊。你看,我给你的已经是两半里面大的那一个了呀!”

此时的妈妈,看似“共情”了孩子喜欢这个石榴的情绪,接着也摆事实讲道理“你看家里来客人了,需要用水果招待”。道理很明显,可娃根本不听。

小铭这时候已经哭开了,不依不饶大喊:这个石榴是我藏好的,是我的!你把它弄破了,你去给我重新买一个!现在就给我去买!


妈妈被躺在地上“油盐不进”的娃激怒了,声音高八度:你想要我可以明天给你买!但这个石榴本来就是妈妈买的,我说给谁吃就给谁!

显然,共情和道理不好用,妈妈已经开始使用“家长权威”了。

小铭越发生气,又故意踩了几下扔在地上的石榴。看着地上滚做一团、暴力发脾气的小铭,妈妈更来火,拽着胳膊想把他拉起来,小铭则死命往地上躺,两个人情绪和行为越发对抗起来……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马上想到在《妈妈是超人》中,董洁也有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困境,但当时她的处理方式非常轻描淡写,但却很管用,她是怎么做的呢?

02
儿子发脾气打人、摔东西,
董洁用一句道歉解决

节目中,儿子顶顶不在家,董洁吃完了儿子最爱的零食“牛萨萨”。

儿子回家发现后大发脾气,边放狠话“我再也不要理妈妈了!”,边用坐垫打董洁。


之后崩溃大哭,跑着上了楼,大呼“我要把你那些东西全都摔了!”然后把房间里的茶具打翻。

遇到这种情况,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被娃的“蛮横”激怒:
不就是吃了你一点东西吗?明天还可以再买呀!

这东西本来也是我买的呢!我怎么不能吃?

你小孩子怎么可以打妈妈?!
于是开始给大哭的娃摆事实讲道理:你跟我发脾气打人是不对的!

相信这样想和这样做的父母不少。但是董洁并没有,她马上意识到,在儿子不在家的情况下吃光了他最爱的零食,是不对的。

董洁没有急于批评儿子“乱发脾气”的行为,而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先蹲下来,非常认真诚恳地跟儿子道歉。

我不知道这样东西在你心中那么重要对不起,我不知道没有它你会那么伤心。


然后又马上想办法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对儿子说:

那我再还给你一个牛萨萨行吗?

(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理直气壮地说“那我还你一个不就行了吗?”)


这样几句话之后,顶顶马上软了下来,不那么生气和对抗了。边抹眼泪边跟妈妈表达自己的情绪:我真是太伤心了!
又抹了十几秒眼泪之后,顶顶的情绪就平复了。


整个过程,我们没看到董洁批评孩子一句,也没给孩子讲道理,但孩子的情绪被解决了,也不乱发脾气了。

而她全程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道歉”。此时,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说什么都理所当然的家长,而是一个愿意蹲下来、聆听、尊重孩子的跟孩子平等的人。


03
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孩子才会听你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
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
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经常会家长抱怨“孩子根本不听我的”。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在管教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尊重”过孩子——不是把他看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而是一个拥有正常心智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尊重。

沙溢曾在一次综艺节目中说,自己刚当爸爸时的育儿理念就是,
你是我儿子,还这么小,你懂什么呀?你一定要听老子的!

但现在,他观念已经完全改变了。
现在我发现,多理解孩子,多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也会更多地信任你,多跟你讲……
同时,他也会觉得,我爸爸那么爱我,我要更努力去回馈爸爸对我的爱。

两个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机、特别相互的情感了!
爱能创造爱,尊重诞生尊重,父母和孩子在相互的爱与配合中,就像是跳双人芭蕾舞,共同旋转,才会有精彩的展现。
我们说要做权威型父母,不是指用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孩子,让孩子随时随刻一味听父母的话、照父母的要求来,而是建立在真正的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蹲下来用心聆听,帮助孩子做正确的选择、避免踏入“专制”的陷阱。


04
石榴引发的“战争”,这样解决

现在再回到邻居家娃因为一个石榴撒泼耍混的事情上,妈妈到底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件事对大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不就是个石榴嘛,眼下我要招待客人,要尽待客之道。你一个小孩子想吃,我可以明天给你买啊!
可小孩呢?他根本不在乎“妈妈有没有尽待客之礼”。他大哭,表面是为一个石榴,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自己的东西,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妈妈挪用了,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而接下来,妈妈不仅没有认错表现,还理直气壮地要求娃必须听她的。看似是在“共情”,其实还是想“套路”孩子“同意分享石榴”。最终,共情和道理都不行,又用“家长权威”来压制!
妈妈这一系列的行为,完完全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没有换位思考,也没有意识到到孩子暗藏的“情感需要”是“被尊重”。
而孩子没有得到妈妈的尊重,反而被定性为“不愿分享、乱发脾气”,情绪越来越差,最终的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用更严重的大哭、乱发脾气来对抗妈妈的“压制”。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做“表面工作”去共情孩子“不舍得石榴”的情绪,而不去解决根本的“被尊重需求”,共情就是无效的。不管怎么共情,还是都觉得你是在敷衍我,只是为了拿走我的“石榴”。

后来小铭妈妈自己缓和了一下,跟儿子道了歉,“这个事情确实是妈妈不对,妈妈拿了你收好的石榴,没有跟你说,所以你才生气的对不对?你一定很喜欢这个石榴,所以才把它收起来,没舍得吃,对不对?”

还在哭天抢地的小铭,听到这句话的这时候明显音量轻了很多。不一会儿就钻进妈妈怀里,由大哭转抽泣了。妈妈道歉后,也没再蛮横地要求妈妈现在就去再给他买个石榴了。

瓜妈最后说:

育儿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孩子抛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美国作者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过很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说,冰山浮在海水外面的是我们能看见的“孩子的行为”,而沉在水下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价值感。如果我们在管教孩子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不解决行为背后的问题,而只是切掉水上的“行为”部分,那么水下的“冰山”依然还会再次浮出水面。

相信几乎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美国心理学家斯特克·派克说,“真正的爱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拓展。让自我拓展到陌生领域,再塑造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自己”。在养育瓜瓜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瓜瓜对我的打磨和塑造。

始终保持一颗“自我审判”的心。当遇到孩子的问题时,反省一下,这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还是我也有问题?结果往往可能会豁然开朗,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