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饭桌式”溺爱,教育孩子在味道中懂得感恩

 富书 2020-07-31



读妈说:在饭桌上的教育,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珍惜粮食,还有学会在味道中感谢家人的付出和爱,把爱的味道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永不忘记根本。

作者:深浅慧(爸妈精读主笔) 

有人说:有一种味道,叫做妈妈做饭的味道,那是爱的味道,胜过世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有这样的一个4岁小男孩,因为嫌弃妈妈做的饭菜太难吃而哭,这样让人很好奇:“多难吃的饭菜能够让孩子哭成这样。”

然而妈妈却说,是因为当天的西红柿炒鸡蛋放了太多盐,自己也知道很难吃,但是辛辛苦苦做出来,所以想让孩子忍一忍吃完,起码对妈妈的体恤。

可惜男孩不买账,妈妈为了安慰小萌娃,第二天带孩子吃烤肉。

男孩很高兴,也吃得很满意,与之前嫌弃妈妈做的饭菜的委屈态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对比。

不由得感慨,在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的今天,“快餐味道”成为取代“妈妈的味道”的现象,童年里那个的“家”味道的记忆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烤炸”油香味。

是物质生活的选择太多?是孩子太过于挑剔?还是独生子女的新一代妈妈的厨艺太差了?

无论什么原因,归根到底,是父母太过于疼爱孩子,唯恐孩子吃不好吃不饱,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条件地答应,造成了孩子挑食,喜欢在外面吃饭的坏习惯。

这就是常见的“饭桌式”的溺爱。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而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摧残,造就孩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的品性,最终忘记父母养育之恩。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从孩子吃的第一口饭开始,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必定是感恩教育,而不是“饭桌式”的溺爱。

孩子要记得的不仅仅是味道

而是感恩

从幼儿时期开始,孩子能不能安静地、乖乖地把饭菜吃完,是绝大多数家长很头疼的事。

“饭桌式”溺爱体现在家长喂养孩子的方式上,嘴里哄着,骂着,追着小孩子跑到东南西北的去喂饭的情景,见惯不怪,是家长和孩子的一场“猫抓老鼠”的滑稽游戏。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这样抱怨孩子吃饭难,吃饭少的问题:

小孩子嘴刁,挑食,吃得慢,瘦得很;

我不会做营养餐,孩子不喜欢吃;

孩子就喜欢在外面吃,外面的香。

有人认为,父母做的饭菜是孩子童年的味道和味蕾的记忆,所以父母做一手好菜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父母就算不能烧的一手好菜,却能够为了让孩子饱餐一顿将自己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忙活,记忆中的不只有味蕾的饭香,还有母亲为我们忙碌的背影,是抽油烟机的重油味,也是调料品的酱香味,更有闷热厨房的苦涩味。

这些琐碎的情景,孩子真正应该记住的,其实是父母的爱而已。

如果父母不懂得从正面去教育孩子珍惜一粥一饭,感恩父母的哺育之恩,而是演变成“饭桌式溺爱”,那么,“饭桌式溺爱”演变成饭桌上的有求必应,成为孩子撒泼打滚的新一个突破口。

如果孩子嫌弃家里的饭菜太难吃,孩子用上了哭闹的手段和家长博弈之后,他最终得到的是家长的妥协,达到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为“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孩子在早期使用“登门槛效应”后,一旦发现自己的“哭诉”可以得到家长的“补偿”,那么被惯坏的思想就在“饭桌博弈”中被纵容而深刻的形成了。

今天想吃快餐,明天想吃法餐,后天可能就想吃龙肉,在无休止的索求中得到父母肯定的回应,榨取父母的血汗。

“饭桌式”的溺爱,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博弈的失败,使孩子习惯了父母理所当然的付出,进而对父母无穷无尽的索取,直至到最后一刻。

孩子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回应

更要有“强硬性”的态度

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可以理解为男孩处于“放养式”的状态,美其名曰让男孩多经历艰辛,切身感受“穷困”与“艰苦”中磨练心智,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人。

而对女孩则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让女孩提高眼界,培养气质,增长阅世能力,长大后不容易被小恩小惠所诱惑,能做到自尊自爱。

如果家长将“穷养”与“富养”的定界,只停留在用“金钱”衡量的标准当中,会产生了一味在金钱上满足孩子需求的误解。

由此可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存在是否“穷养”和“富养”的区分,而是大家一视同仁都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穷养”和“富养”在对待孩子的需求上,家长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决定孩子今后的品性。

父母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是千依百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有“选择性”的回应。

有这样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譬如在一群孩子里面,哭的孩子总是最先得到安抚,大人往往用拥抱、语言和礼物去安抚孩子;相反,不会哭的孩子被表扬为乖、听话、独立和懂事,被大人晾在一边,不用理会。

大人对孩子用情绪发出的“要求”采取了接受的态度,并予以补偿,这是不恰当的。

因为,在家长传达着一种“由你决定”的讯息,让孩子有机可乘,学会用情绪掌控家长,达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需求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出回应,而不是千依百顺,否则就自食“慈母多败儿”的后果。

对于孩子无理的需求,家长也要学会说“不”,用“强硬”的态度拒绝孩子。

家长“强硬”的拒绝态度,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家长才是中的话事权重者。

如果家长没有“权威”的形象,只会让孩子无法无天难以管教,因为不管教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教养,也不懂得什么叫教训。

家长界定“饭桌式”溺爱的底线,就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不是你一哭,就会有糖果。

“饭桌式”的教育

让孩子在味道中学会感恩

“饭桌式”的溺爱对孩子是伤害的,我们要避免这种溺爱,就是对孩子的爱护。

相反,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饭桌式”的教育,教育孩子在品尝味道中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用心准备的一日三餐,珍惜每一种食物。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妈妈告诉自己的小男孩,因为自己太累太饿,把他最喜欢的整罐糖果都吃了。

小男孩一开始不敢相信,惊讶地跑去证实妈妈说的话,发现整罐糖果都没有了。

当妈妈对孩子说抱歉时,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说:“没关系、没关系,我的糖都给妈妈吃。”

多么感人的一幕,在开放式的西方教育却是很普遍的表达爱的方式。

我们的教育中,习惯性地“制止”孩子不能做什么,却又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很少鼓励孩子去爱家人,敢于表达爱。

《朱子家训》中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粥一饭”从来都是“粒粒皆辛苦”,是家人付出辛勤劳动换回的“盘中餐”。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那么“饭桌式”的教育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观念呢?

在饭桌上的教育,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珍惜粮食,还有学会在味道中感谢家人的付出和爱,把爱的味道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永不忘记根本。

在饭桌上的教育,传承给孩子的是一种礼仪和家风。

如: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碗筷要轻拿轻放;吃东西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等等。

在饭桌上表现出的吃相和规矩,也是文明和修养的体现,需要孩子自小养成习惯。

在饭桌上的教育,更是和孩子交流的一种轻松和谐的方式,这种味道的交流方式,更容易让孩子爱上家的味道,也容易因为味道也爱上做饭菜,掌握一门生活技能。

陈铭在《奇葩说》讲到: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将一切在原始初期安排妥当,后面才会苦尽甘来。

所以,在孩子早期时就拒绝“饭桌式溺爱”,进行的是“饭桌式”的教育,那么将收获一个守规矩,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作者简介:深浅慧,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富书亲子写作实战营第5期基础班学员,二宝妈,专注儿童文学、情感育儿领域写作,分享教育和养育心得,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j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