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yh18 2020-07-31

原创:辰哥

公众号:升辰财经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文/辰哥

相信很多自己炒股的童鞋同样也会选择一些基金,随着行情的火热很多人都在问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本质上最核心的优劣各自又在哪里?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你让很多银行理财经理回答他们也只能告诉你表面最粗浅的一些东西,并没有办法能够深入到事情的本质。

经过我的研究之后想给大家讲讲什么样的人适合配置什么类的基金能够将收益做到最大。

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28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6.64万亿元,持续刷新历史高点。

另一方面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14万亿,正逐渐逼近原本具备统治地位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同样也进入了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视野。

从表面来说公募基金就是面向全市场公开发行没有什么门槛流动性较好的一种基金,基金经理的业绩报酬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你在银行/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机构能够直接看到的也大多是这类的基金。

相比而言私募基金则是只向特定合格投资者募集一般来讲100万起的门槛较高的一种基金,基金经理的业绩报酬主要是管理费加上后端的超额收益。

具体可见下图——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知道了银行经理经常提及的表面区别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俩这上半年的市场表现。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承受着重大挑战,新冠疫情影响仍在。受益于政策和改革红利,A 股结构性行情明显,市场指数如创业板指大涨35.6%,深证成指涨14.97%,主题指数医药生物、消费、科技板块,更是涨势如虹,相关主题基金上半年取得了十分喜人的业绩,完胜散户。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各类公募基金全线飘红,以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6.66%,其次是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为13.05%,而市场整体平均收益率为9.47%。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华宝证券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以来,市场表现最好的私募基金是股票策略,平均收益为11.58%,中位数为9.20%,最高收益695.97%,最小收益为-67.46%,其他各策略指标情况如下: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明明私募的门槛比较高但是在同时间段内平均收益竟然还是比不过公募基金。

按照我们的传统逻辑来讲竟然私募基金有比较高的门槛,它就应该带给投资者比其他没门槛的更高回报才对,难不成真的是私募基金就永远都不如公募基金了吗?

这件事儿能解释明白的人很少,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要探究一下公募与私募之间本质的区别。

首先你要知道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公转私是行业的趋势。

大多数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取得亮眼的业绩之后,就奔私,自行开设基金公司。

由于公募基金只收取固定管理费,相比起谋求更好的基金业绩,基金公司更希望做大基金规模,在一定程度抑制了有才干的基金经理收入与热情。

而私募基金除了管理费之外,还可以按照业绩表现核算超额收益,基金营收超过一定比例,基金经理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提取报酬,这对基金经理而言是非常大的金钱诱惑。

很多基金经理操作公募牛了之后别人并不是说你怎么怎么厉害,而是说你这家公募机构很牛,投研团队很牛,很多基金经理为了证明自己,加上这种高额收益回报自然就选择了转型私募自己给自己干。

其次你要知道私募是一种头部通吃,强者很强的行业。

目前市场差不多有2万多家在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机构,而能够将自身管理规模运作超百亿的也只有30家左右,这30家几乎占据了全行业80%的资源与资金的倾斜。

私募机构是一个很现实很残酷的行业,它不仅仅要求你基金管理人的名气大,还要业绩能够持续优秀。

如果仅仅是名气大,像是原先操盘华夏大盘的公募大神王亚伟可能刚出来做私募的时候很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很好的业绩体现自然就会被市场资金抛弃;如果仅仅是今年这家公司通过重仓某一只股或者说加杠杆做得特别牛,但是这种靠运气的游戏是不可能长久的,一旦有一天运气没那么好了,它也会被市场的资金抛弃。

所以说只有那种具备独特的被历史市场周期证明能够贡献长期超额回报的机构,才能在这2万多家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

明白了这两点你自然就知道为什么公募的平均业绩会比私募要高了,主要就是由于操作私募的基金管理人往往会追求超额收益而更加激进一些,再加上私募公司本身基数大,那些排名靠前公司的高收益没办法拉均后面的业绩才会这样。

其实头部私募与公募基金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绝对回报”更高。

而看似“相对回报”比较高,更加灵活的公募基金往往并不会让投资者赚太多钱。

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损失厌恶”的,他们接受不了太多的风吹草动,正是由于公募基金的自由申赎机制,导致投资人总是像自己炒股票一样做一些错误的择时动作。

拿明星公募嘉实基金举个例子,嘉实有一款16年16倍的大牛基,但是其中32%基金持有者是亏损的,60%客户盈利不足一倍。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核心的就是很多股票型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的限制,市场不好时候回撤大、周期长,很少有投资人能够“熬得住”,等上涨时候又“拿不住”。

实际上,对于好基金来讲,投资者不赚钱/赚得少的根源就是持有时间太短。

你一直做和股票一样的择时动作,为什么不干脆自己炒股票呢?你去市场里做几个月短线看看最后收益就知道你是不是频繁择时的菜了。

一文看透公募与私募基金的本质逻辑

高流动性本来是优点,但是在人们的心理账户作用下反而成了绝对收益的天敌。

反观私募一般都是有强制锁定期的,越大牌的机构锁定期的时间往往越久,这种强制锁定的规矩也使得头部机构能够给投资者创造更高的“绝对回报”。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如果你觉得自己盘感很好择时特别厉害,可以做一些比较好能够为你创造“相对收益”的较为灵活的公募;如果你想追求平均收益就可以在大盘不是很高的时候做一些指数/行业定投;如果你自己怎么操作都是亏的,心态也不行的,那可以尝试一下比较大牌具备强制锁定的私募。

当然不管你是自己买股票还是买基金,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都可以适用:

买好的,不如买得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