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大法:光背接天气和光脚接地气!

 cyc456 2020-07-31

 中医认为,人体中充满了气,人体外也充满了气。人体内部的气要与外部的气流通,做到天人合一。只要人体内部的气流动畅通,就不会生病,即生病则是气不畅通。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既要接天气,还要接地气。

我有一百多个微信群,基本上都是养生和看病的群,加上电脑上有企鹅聊天群一百五十多个养生和看病的群,我是无法到群里聊天的。我只能写文章后发到群里,表示我的发言。最近有两个“接地气”微信群,我没有到群里发言过,今天专门写一篇有关接地气的文章,算是对他们的支持。

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做《接地气不生病》,很轰动,更多的中国人看了更加佩服,纷纷效仿。其实中国人的祖宗在两千年前早已有所讲述了,只不过现在的中国人不看中国人的书,喜欢看外国人的书罢了。

外国人的书中有很多错误的言论,我不便多说,显得咱没有修养,总说别人的坏话。这里只说正确的理论,我是中国人,信不信由你!

外国人只提到接地气,没有说接天气。外国人接地气的理由是让身体内的电磁与外界电磁连通,说什么自由电子运动等等,说明他们不懂科学。

人体置于天地之间,既是一个散热体,又是一个吸热体。在外界温度高于人体时候,人体是一个吸热过程。在外界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的时候,人体是一个散热过程。在一年四季中,吸热过程远远少于散热过程。除了炎热的夏天,多数时间我们的身体温度是高于外界温度的,即处在一个散热过程中。

我们的体温是依靠呼吸来维系的,即体温是空气的能量进入肺脏传播到全身的。体内的能量或者说热量,沿着两个途径传递到全身的,一个是神经系统传递的动能,另外一个是血液系统传递的热能。

所以,我们的身体温度最高中心是在心肺一带,即胸口。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一直处在散热状态。根据热力学定律,热量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即从胸腔把热量传递到人体端部。人体端部包括四肢和头部。

比如,如果心脏和肺脏的温度是38摄氏度,我们测得腋下和舌下的温度只有37摄氏度。如果从胸口到脚上的温度分布,它是一个递减的趋势。如果胸口体温是37摄氏度,脚趾上只有33摄氏度。这个温度梯度是沿着大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亦即热量是从胸口传递到脚趾的。

热量从胸口传递到脚趾上之后停止了吗?没有!还要继续传递,传递到哪里?传递到空气中,或者传递到地面上。

如果你穿着皮鞋或者球鞋,鞋底是隔热的,从胸口传递到脚上的热量,来到脚底上就会被阻隔。阻隔之后,就出现气的停滞状态,即西医说的炎症。香港脚,即脚气,即气在脚底上阻隔了,产生气滞。如果你光着脚,从胸口传递到脚底的热量,就会传递到地面上,这时身体内部能量传递是畅通的。这个过程,与电磁无关。

人体内部的热量,必须顺畅地散发到外表皮肤上,然后散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做接天气。

所以,光背便于接天气,光脚便于接地气。

一个子弹在空中飞行,没有多大的声音。如果高速飞行的子弹遇到一块石头了,子弹受到阻挡,在子弹撞击到石头的时候,就会发出“啪”的巨响。同时,子弹会破碎,石头也会受到破坏。

我们身体中的热量,只要顺畅地散发到外界,就不会生病。

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气血不通畅造成的。

所有的动物都是不穿衣服的,它们不文明,但是,它们很健康,疾病很少。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衣服的用途从保暖到装饰,说到底是一个愚昧行为。人类的疾病种类,要比动物多了多少倍哟!

人是土生土长的,离开土地你就不会健康。你穿着隔热的鞋子,住在高楼大厦中,你远离大地母亲,脱离了大地母亲的呵护,你的健康就得不到保证了。

万物生长靠太阳,你设法躲避太阳的照射,你会健康吗?当年后羿把太阳射掉了,人类早就灭亡了,其他植物和动物也不复存在了。

当寒冷的时候,你穿上衣服是保暖,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中,你光着脊梁晒晒太阳,晒得像非洲人一样,难道说非洲人不是人吗?

晒太阳西方人叫日光浴,道家叫采阳,医学上叫烤电。

从六月份到九月份,我就是光背和光脚,很多人认为我不文明,当面就耻笑我。我说我不识字,没文化,从非洲过来的人。警察不管我,城管也不管我,我光背和光脚不犯法,只要我不去公众场所,在城墙公园里锻炼身体时候光背和光脚你管不着!

很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气不通造成的。如果身体内部的气与外界的气畅通了,就不会发生气滞,不会产生淤积,不会发生气血堵塞,很多疾病都不会产生了。

张三丰说,一些后人学会了一点西方人的伪科学,讲文明,讲卫生,一尘不染,结果躺到医院里的床上喊救命,那是文明惹的祸!像我张三丰,张邋遢,从来不会一日三餐,从来不讲卫生,照样活了200多岁!我几日不食,一食斗升,跟老虎一样。老虎几天还找不到一个猎物,逮住个猎物吃一个饱。

我宁愿听张三丰的,不听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话,尽管他们会很多物理化学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