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元成均 丨 鲁迅文与酒、文品即人品的一点看法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元成均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刚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大抵是在中小学教材里学到的那几篇(当然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无奈当时根本都看不懂,老师还都都要求全篇背诵,故而当时只觉讨厌,甚至心生抵触。直至上了大学,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不读鲁迅是显然是不可能毕业的,于是开始被迫认真去读,这才发现了先生文字的绝妙。

关于先生的杂文,刚去世的李敖有过这样的评价:“他写了那么多杂文,最明显的表现,不过一肚子情绪而已。情绪并非要不得,但是必须同‘言之有物’并用、必须跟‘大量的资料’并用、必须随‘卓越的分析与见解’并用,但他的文章,却情绪有余,其他不足,结果炒出来的,只是一盘盘上好辣椒,反倒没有主菜了。”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但这是有原因的——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确是需要这样情绪化的文字去唤醒、激起民众的麻木与冷漠,进而去奋勇、前进,这也正是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故而难免创作警世的杂文多了些,审美的、叙述性的文学创作就被遮盖了。但恢复鲁迅纯文学作家的身份,再评判他的文笔,依然许多人都赶不上。比如:“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而已集·小杂感》)你说这样的文笔算不算好呢?反正我得承认,下下辈子我也写不出这么惊艳的句子。

最近重读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大呼过瘾,被先生语言之幽默、考证之严谨、学识之渊博深深折服,敬佩之余,亦心生些许感慨,遂诉诸笔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中国文学的发展大抵都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听说诗人都解饮”,几乎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诗,这种现象想必大家都清楚——支撑起泱泱中华灿烂文学史的几个标杆性的人物可以说都是酒鬼:竹林诸贤自不必说;彭泽令虽生活落魄,可也是嗜酒如命,主张“得酒莫苟辞”;李白干脆就自称为是“酒中仙”;就算杜甫混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却还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服疑"一有几个钱就找人喝酒,并终因喝酒而送了老命。喝酒喝到这种境界,岂不乐乎?可是我始终都搞不懂酒这东西为何能有如此神力,小子太孬种,别说真正的酒,就是几倍啤酒下肚,我便要闹个面红耳赤,不能自已。于是我时常怀疑,不辍地笔耕近十年,始终不能有所斩获,难道就是这几口“马尿”作祟?

这当然是玩笑话,至于酒与文之关系,我们倒不妨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加以研究,未尝不是一件事业。大概来说,文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真情流露。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求做文章的人显得真诚坦白。而酒就有这种力量——酒后容易吐真言,文人喜欢饮酒,大约也在于这一点吧。另外一点,文人的写作,往往被人看作是在倾吐心中的郁郁不平之气,因为心中不自由,不满意,就用文字记载下来,于是就产生了文学。这恰如吃醉了酒后发的牢骚一样。如此看来,喝酒本身也算是一种文学行为了。

在上面的论述中,出现了另一个作文的观点,即:文品即人品。这个论述实在是有待进一步商榷,鲁迅先生也曾说:“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只看一篇文章,未必能看出什么。在一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由于物质的匮乏和信息的不发达,人们的心灵欲望尚不那么强烈,保持着一份相对的人格独立性,这种情况下,做到人如其文还是可能的。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刘勰、曹丕、钟嵘等才在他们的文论里总结前贤的著述,提出“文如其人”的论断。可事实上是怎么样呢?隋炀帝够臭名昭著了吧,把他老爸的小老婆都一个一个弄上床;可他的诗实在是写得好,史书上都这么说。李白的诗写的棒极了,可太白先生就好“狎妓“这一口。秦桧真是够坏了吧,可人家的文章书法都是一流,没办法。苏东坡用自己用过的侍女春娘换马骑,气得刚烈的春娘撞树断颈而死;汪精卫这个大帅哥当年在晚清的大牢也曾高歌“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听来很是有股凛然的正气,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当汉奸……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故言,文品即人品实在是很荒谬的说法。

    

元成均      芝兰园签约作者

林州市桂林镇人,现居山东潍坊,自幼爱好写作,曾在潍坊日报、奎文新闻及山东建设报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若干。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