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郭江力丨老家的庙会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郭江力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老家在柏塔山脚下,老家的庙会是破四旧时柏塔山上分下来的。

过了年就翻日历查看农历三月初八是星期几,这是上学时候就养成的习惯。若是碰上星期天,自然是欣喜若狂。

记事起那是不亚于春节的盛会。庙会前一星期各家各户就开始到戏台前搬石头圈地盘了,时有激烈的拼抢和争吵。那时候天是蓝的,泥土是芳香的,在阳光下吵架都是美丽的。毕竟是欣赏艺术类的娱乐活动,在正戏上演之前,吵架的前戏终归平静。

邻村一个手艺高超的炸油条师傅,也是随着圈地运动提前几天就到村里安营扎寨了。豫剧和油条对一个刚记事的孩子的诱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师傅拽起一个面团,在油光闪闪的枣木案板上搓揉、摔打,“当当”几刀下去,两手一抻一拽破而不断,像我裤子上磨损过度的屁股部位。“刺啦”一声放入油锅,空气中弥漫的焦香味道,毒品一样挑逗着我们长年啃食红薯的味蕾。引得疯跑的小屁孩们驻足围观,有了观众,师傅摔的面团更有劲了,还趁兴拧了几个麻花。难以忍受这种身临其境的诱惑,在尘土飞扬中飞奔回家恳求母亲能不能先买点尝尝。她老人家总是说:“明天亲戚们就都来了,拿的油条你三天三夜都吃不完,现在买不是浪费钱吗。”母亲的饥饿治疗法,导致我至今对油条还是情有独钟。

回家纠缠无果,几个有着同样悲惨遭遇的弟兄聚到一起,商议着另辟蹊径。绞尽脑汁,村里有个收废品的大爷激起了我们的灵感。大哥一声令下,人手一条编织袋爬沟上豁对全村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奋战一下午,傍晚领到了丰盛的战果——两个油条。把手在裤子上使劲地蹭两个来回,便大口撕咬的油渣纷飞。灰头土脸的泥土味混合着焦香四溢的油条味,绝对是美味的极致。后来味蕾经过N次贪婪的升级以后,再也找不到那种极致的美味了。

初七晚上怀揣着特批的一元赶会经费,幻想着明天的美食兴奋的难以入眠。翌日,热闹的庙会和手提纸绳捆着油条的亲戚们如期而至,我又如期而至的饱餐了一顿油条后,便一头扎进了熙熙攘攘的庙会中。

“当当”,一个农具摊前商家敲着锄头:“明年我还来,用一年如果崩个豁口你照我头上劈”;“自己家下的小猪啦,母猪养一年一窝能下八九个,掘猪养一年卖了能过个好年”,卖猪的吆喝着。我们鱼贯穿梭在人们的臀股之间,寻找着自己的目标:营养糕、甘蔗、水枪……

“呸,娘的,卖甘蔗的尽哄小孩,烂的。”大哥气愤的甩掉了刚买的半截甘蔗,“还有几个钱,一人再买个雪糕吃吃。”来回几个穿梭之后,囊中已经羞涩。我和我的弟兄们依然不停的游弋在人海中,通过更加努力的拥挤来发泄过量吞食油条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靠捡废品贴补庙会开支的模式一直维持到小学三年级,村里收废品的那个大爷竟然仙逝了。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对我们来说真是致命的打击,不仅断了财路,简直是要把我们刚培养起来的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的优良品德荒废掉了。后来在大哥的带领下卖过自制的汽水,用当时流行的赤红、糖精调配而成。可很少有人花一毛钱去喝一杯几个小屁孩造的东西,最终铩羽而归。

“嘀咕,嘀咕”,微信发小群里传来几条信息:

农历初七20:18

从心开始:五哥回来了没有?

龙 哥: 明天回去。

从心开始:今年唱几场戏?

龙 哥: 两场吧。

飞 越: 好! 我们去给你放烟花。

龙 哥: 中午都到俺家聚聚。

儿时的玩伴们,在建筑之乡这片沃土上都已经成长为了优秀的工队长。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汗水撒到了祖国各地。现在庙会上已经没有了我们消费的东西,但是无论亿万富翁还是千万富豪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准时参加这年度盛会。无论你开着宝马还是坐着奔驰,回来都还是:老蛋、五儿、屎堆……的称呼。

老家的庙会让我们第一次见识了繁华的场景,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当初走出去,有的是为了一日三餐添饱肚囊;有的是为了盖上三间红砖大瓦房,娶一房漂亮媳妇孝敬老娘。现在已衣锦还乡,思想也与时俱进,酒过三巡后各抒己见谈论起了老家的公益事业和发展方向。

午饭后必到庙会上穿梭两圈,寻找一下感官的记忆。琳琅满目的商品已换代,唯有心仪的油条还是独占鳌头。随着夜幕的降临,小商小贩的撤退留下一地狼藉。

“即哒”,几朵绚丽的烟花撕破了深邃的夜空,“辕门外三声炮……”已上演。



郭江力     林州市采桑镇政府工作。

©原创作品      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