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李波涛 | 常回家看看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周五晚,刚放下碗筷,手机就响了起来,一看是家里打来的,我赶紧接通了电话。“你们吃饭了没?明天回来不回来,来家里拿些菜吧,咱家葡萄也能吃了……”电话那端传来娘的声音,“我明天有事回不去,周日回去吧,这几天天气炎热可要舍得开空调,记得按时吃药……”说完,我坐在沙发上,一种无名的情绪涌起,不知何时起,回家竟然需要娘来提醒,我天天忙什么呢?我的时间去哪儿了?每次接到娘的电话,我知道是娘想我回家了,想她的儿子坐在面前唠唠家常,念她的孙子膝下承欢。

忙过周六。周日早早起床,匆匆收拾妥当后,我和儿子一致选择骑车回家。放眼田野,春玉米已经结出了诱人的棒子,尽管空气中热浪翻滚,玉米秆却倔强地挺拔着,丝毫不惧酷暑;油葵不知何时只剩下矮矮的躯干立在原地,似乎有着太多的不舍和无奈;公路两边,知名、不知名的杂草疯狂地生长,生怕立秋到来后再无机会;法国梧桐慵懒地摆动着,好像没睡醒的胖少妇,精神全无;沿路的村庄里,三三两两歇凉的老人们揺着已经发黄的蒲扇,看着路过的行人,眼里写满期待;由于大肆捕捉可食性昆虫,本该有的鸣蝉早已成了盘中美餐,难觅其踪影,只有那远处的水塘时不时传来几声蛙叫……边走边看,边看边思,盛夏大抵如此吧。

到家后,娘不知忙什么去了,看着整齐干净的院落,我知道那是娘每天早起的“必修功课”,抬眼望望藤架上诱人的葡萄,更是增添了无限生机。趁着空闲,我把堂屋重新收拾了一番,这也成了我每次回家时的必做之事。这时看到娘吃力地拎着从超市刚买来的“面羊”,汗水早已打湿了衣衫。我疾步上前接过袋子,不问青红地埋怨到“谁让你去买这些了,我不是说过这些事你不用管了么,这么热的天万一中暑怎么办,你能拎动么……”一连串的指责顺口而出,“没事,我会拎动,这不啥事都没有么,你赶快把羊给你大姐送去,顺便再买给她箱奶”娘顾不上休息,已经安排好了这一切,尽管年事已高,脾气依旧和年轻时一样急。“知道了,你先喝口水去,明年说啥也不要管这些了,我能接手了。”我边择菜边和娘唠叨着。坐在马扎上的母亲休息片刻后,搬过马扎和我一起择菜,“你们天天忙,到县城后更忙了,回家越来越少,我在家又没什么大事,能做的事情我就都做了,不能做的只好唠叨你们回来,现在不行了,光心急手上不来。”去年刚做过腿部手术的娘,从没有优待过自己,仍当成年轻人使唤,能做的农活和家务全部做了,丝毫没说过苦与累,每每念及此,我都会打心里佩服母亲,不向困难低头,不为生活屈服。

从大姐家回来后,我把大姐家带来的饺子端给母亲,娘却推辞说:“我吃过饭了,人老不能加饭,你们留着晚上再吃吧。”在母亲的一再推辞下,我没再坚持。母亲何尝不能加几个饺子,可她永远都是这样,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唯独没有想过自己。我和孩子本来计划着傍晚返回县城,在吃过娘早早准备好的晚饭后,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在家多陪陪娘,明早回去,娘知道我们要留下来后,竟然神采了很多。这样一个简单的决定,母亲尚且如此高兴,做子女的我们有何理由不经常回家呢?对老人来说,精神上的关爱更胜于物质上的。

母亲知道我们早上返回县城,竟然4点半就起床蒸馍、做饭,听到响动后我也赶忙起床,尽管昨晚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答应我来活蒸馍的面,可早上偷偷起床已经做好了馒头,生怕惊了全家人的觉。母亲向来都是这样,只要知道第二天有事,从来没有耽误过。烧火蒸馍、做饭、起锅......母亲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永不停歇。吃过早饭,带上母亲精心准备好的的时令蔬菜,出门前,母亲习惯性叮嘱“路上慢点骑车”,“回去吧,有事打电话,按时吃药,天热不要下地。”带着牵挂与不舍的我匆匆说道。骑车走到街的尽头,扭头一看,母亲竟然还站在门口,我摆摆手示意母亲回去后,加快了骑车的速度,消失在了母亲的视线中......

娘,我知道每一次回家你都会站在门口守望;娘,我还知道你守望的不仅是家园,更是守望着情感与责任;娘,我更知道你在等待,等待着我们常回家看看,等待着二楼能响起我们的脚步声,你说那样你在一楼才睡得踏实。

人老不就图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么!

家园的守望者在守望家园的同时,也织就了一家人的幸福,有娘家就在,有娘兄弟姐妹是一家,趁着“家”还“健”在,我要常回家看看,不给将来留半点遗憾。行孝当下,俸亲及时!

李波涛   喜欢阅读,爱好文字,让写作直面内心,让写作触及感情,呼吸墨香,悦纳文学。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