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四大基地全面突破 吉利商用车大布局剧透

 第一商用车网 2020-07-31

随着最新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的发布,以及两款新品的亮相,吉利正式迈入了商用车圈。

一直专心做乘用车的李书福,对于商用车有怎样的规划?吉利又有多大资本去实现其商用车的“蓝图”呢?在接下来的阐述中,第一商用车网将为您一一揭晓。


远程轻卡和远程客车发布

“盘子”有多大?

四大基地20万辆产能  覆盖商用车全领域

其实,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想干商用车已经有很多年。但直到2013年收购英国锰铜公司(后改名伦敦出租车)和绿宝石公司(主做车体轻量化设计)之后,吉利才为进军商用车做好了准备;2014年,吉利开始招兵买马,成立了商用车项目组;2016年2月,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6年3月,吉利商用车全资子公司——南充吉利商用车研究院,出资4亿元从四川南充市国资委手上收购东风南充公司100%股权,随后又投资70亿元建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2016年10月26日,“远程汽车”品牌和吉利商用车新品正式发布。

至此,吉利迎来了商乘并举的时代。

对于这个筹谋已久的市场,吉利非常看重。第一商用车网记者了解到,吉利商用车被列为与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并重的第三大板块,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直接领导,其地位可想而知。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在产业布局上,吉利商用车公司下辖两大品牌和四大生产基地,两个品牌分别为LTC(以生产出租车和多功能商用车为主)和最新发布的“远程汽车”品牌(以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以及动力系统为主)。四大生产基地分别为:商用车生产的主力——南充基地,主要生产卡车、大巴以及原东风南充的产品(原有产品仍使用原logo,新产品全部启用远程汽车标识);正在建设中的山西晋中基地,将成为吉利商用车的大巴生产基地,建成后将与南充基地共同形成“轻卡5万辆、重卡3万辆、客车2万辆”的生产能力;以轻型商用车为主的义乌基地,该基地将承担两大平台(2.5T和3.5T产品平台),生产车型包括高端商务车、皮卡、欧系轻客、LCV、MPV、SUV以及出租车;此外,在海外还有以研发、生产TX5平台产品为主的英国考文垂基地,经过该基地研发试用完成的产品将引入国内市场,其单班产能1.2万辆。

预计到2021年,四大基地全部投产后,吉利商用车在国内的总产能将达到20万辆。

主攻哪些市场?

只做新能源  定位增程式

吉利准备了这么大一个盘子,其将主攻哪一市场呢?

答案就是:新能源,而且是只做新能源(这里指广义上的新能源,包含清洁能源产品,东风南充原有的天然气车、甲醇车型等都将继续生产销售。笔者注),不论是轻型车还是重型车,客车还是卡车。


远程轻卡E200

无论何时,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领域都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比如,比亚迪进入商用车,抓住了纯电动大巴市场,凭借独特的技术和市场战略,挤压了许多传统大中型客车企业市场空间,并在国内外全面开花;再比如,大运进入商用车,抓住了市场爆发的最好时机,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位列重卡行业第7名,超越了数家老牌企业。


远程客车E12

吉利商用车也找到了一个差异化的“点”,就是增程式电动车。

为何选中增程式电动商用车?因为其最具商业化运营价值。吉利认为,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商用车领域,还没有企业处于领先优势地位。这为吉利商用车异军突起提供了机会。更重要的是,吉利商用车拥有成熟的增程器产品。

据了解,吉利商用车采用增程器智能化分布式技术,该技术源自沃尔沃,其中应用了新开发的1.5T发动机。所谓智能化分布式技术,是指吉利可以根据商用车的使用工况和续驶里程要求,来决定需要在车上布置几个增程器,以及放置位置。比如增程器可以全部放在发动机舱,也可以放在轮边;同时,根据车型、载重不同,可以只布置1个或者2个甚至多个增程器。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吉利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周建群

由于应用了增程器,增程式电动车相当于为车辆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可以在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增程器为电池充电,保证续航里程。同时还可以减少电池的装载量,车辆自重和总体成本都有所减少。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吉利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周建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2米客车要搭载280度电(12米客车总质量一般为18吨),才能保证充一次电跑一天,按照这样来计算,传统的只搭载电池的纯电动客车,需要装重量3吨左右的动力电池组,成本将近80万元;而吉利在英国测试的2.5吨增程式电动车只需搭载能够提供28度电的电池(纯电池续驶里程135公里),再加上151公斤的增程器(成本在2.5万元以下),就可以提供后续充电,延长续驶里程。不仅如此,每充1度电,使用增程器比充电桩充电的成本更低。


高效增程器

正是考虑到增程式电动车所具备的无里程焦虑、性价比高、易商业化等特性,目前业内普遍将其看作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国际上,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品牌也均推出了相应的增程式乘用车产品。而其商业化运营价值,也是李书福选中它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后补贴时代甚至是无补贴时代,其成本优势将更明显。

胜算有多少?

技术是核心  合资抓渠道

方向选好了,吉利商用车又有几分胜算呢?

首先,从技术角度而言,吉利商用车主打的增程式电动商用车,其动力核心增程器智能化分布式技术可以说是国内独一份,该技术源自沃尔沃,相应产品已经通过了欧盟及英国的相关标准。同时,吉利商用车背后的商用车研究院以及英国绿宝石和欧洲研究院,都将作为其技术后盾。


吉利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啸虎

其次,在制造技术及工艺方面,吉利商用车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据吉利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啸虎介绍,义乌工厂的产品将采用全铝车身,骨架结构加上复合材料外蒙皮,完全采用轻量化车身,约比普通车身轻25%-30%;采用粘接工艺,无需冲压和焊接。“我们做过强度实验,采用焊接工艺的铝板和采用粘接工艺的铝板,在同样条件下拉动,结果焊接的铝板先被拉断。相比之下,粘接工艺比焊接工艺的强度和寿命都要提高20%。”而且,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及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和工艺要先在欧洲同样的车型上应用,并通过欧洲所有的法规检测和大量路试后,再引入到国内同样的车型上。



除此之外,在渠道方面,吉利将通过与国内商用车企合资的方式,获取营销资源和人才资源。据透露,目前吉利商用车正与国内一家客车公司洽谈合作事宜,未来双方有望成立股比为50:50的合资公司。

设想总是美好的,市场才是现实的。吉利商用车的布局是否能成功,这盘棋能否下到最后,还要根据其未来的市场业绩来判定。但无论如何,吉利全面进军商用车行业的“号角”,已经正式吹响。

温故而知新  ↓ 快来get

纯电动只是过渡?吉利商用车发布新品牌和新战略

销量或翻番 治超新政助力重汽商用车鲁北市场猛增

强强联手!一汽锡柴与东风神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陕西出台新能源车推广意见 全省各市电动公交更换比重几何?

卖不出车&抢不到车 河北重卡市场出现大反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