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人观影:冰雪奇缘2、触不可及〔美版〕、你是凶手(2019-11-22)

 高人碟网 2020-08-01



本周“观影贴”的发布时间比预想晚了一天,因为我周六白天一直在“补课”。为了写好本篇观影,我把《冰雪奇缘1》、《蒙太奇》完整的刷了一遍;又把《触不可及》的法国原版也快进浏览了一回。影评写的好不好是个人能力问题,但态度必须是端正滴~~~
往高了说:电影是种“艺术”表现形式;往低了说:电影是件“商品”。电影的制片公司相当于产品生产厂家、影院相当于超市、观众相当于购买商品的顾客。若商品质量过关,消费者也愿意买,厂家自然赚得到钱,赚了钱才有资本继续开发新作。有些影迷觉得‘用票房来衡量电影’是对艺术的侮辱,可当你清醒过来就会发现,艺术也是拿钱堆出来的,没人给你投资而你自己又没钱,还怎么搞艺术呢?电影片商是商人,不赚钱的买卖人家是坚持不下去的,钱赚足了再谈艺术之高大上也不迟。就像那句说了很多年的俗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位说“MCU不是电影”的著名艺术片老导演,也是在网飞给他投了大笔资金后才导出了《爱尔兰人》的。而MCU是迪士尼的电影,迪士尼最近推出了“迪士尼+”在线平台,这正是网飞的重点竞争对手。我就不信若是给《爱尔兰人》投资的是迪士尼,他还能说“MCU不是电影”这样的话?反正这波炒作是成功了……人呐,其实跳出圈一看,都是那么回事。这方面还是“郭德纲”实在:“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在您眼里那叫艺术,在艺人员眼里那就是个吃饭的手艺”……饭都吃不上还哪有力气搞艺术。
从商人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啥近年电影多以“续集”和“翻拍”为主了,因为这种电影票房相对“稳”!通常续集和翻拍电影自身就带有流量,一些看过前作(或原作)的人本身就有购买(观看)欲,所以它们比原创IP赚钱的概率更高。当然这其中必有因质量达不到观众预期而翻车的,且越来翻的车越多。毕竟随着观众阅片量的增加,大家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一种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是惊艳、第二次看就是熟悉了;第三次再看可能就会觉得是抄袭、第四、五、六次看就只剩“烂”这一个形容词了。所以为啥总有人说漫威的MCU牛B?因为人家拍了11年、23部电影,竟然还没倒,这就是成绩!只要是观众还有需求并愿意为其买单的“商品”、商家就乐于制造。

冰雪奇缘2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在我眼中,本片是超越了第一集的、精彩的“迪士尼3D动画歌剧”,它成功令我路转粉!
迪士尼在2013年推出的《冰雪奇缘1》(以下简称《冰1》)本人并不喜欢,因为我觉得它的故事格局太窄,又是写的小女孩家的亲情故事,所以不吸引我这样的大老爷们。虽然当初也是在电影院里看的,但除了那首后来脍炙人口的主打歌“Let it go”之外,它真没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同为迪士尼本家出品的3D动画电影,我更喜欢《无敌破坏王》、《超能陆战队》和《疯狂动物城》这些作品。周五首刷《冰雪奇缘2》(以下简称《冰2》)之后我才想起来,原来本系列电影是“动画歌剧类”,里面不仅歌曲多、而对歌词对剧情的推进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即使在欣赏歌曲时,观众也不能松懈,要盯紧字幕……还好,与往常一样,我首刷时仍然看的“普通话配音版”,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都要考虑儿童观众,所以片中所有歌曲都做了中文翻唱版本,因此我看片的时候倒是没觉得累。我圈中有位影迷评价本片“一般般”,理由是“台词啰嗦、歌词密集,看字幕看不过来”。在我看来,这不是影片的问题,毕竟这是美国电影,片中的英文对白是服务于美国本土观众的,它本就不是为外国人设计的,所以人家没考虑看字幕观众的感受是正常的。另外,公映版有“普通话配音版”呀(上译配音,据说配音班底是《冰1》的原班人马),我家附近的CGV影城还排有“IMAX中文配音版”!本片的歌曲桥段有非常精彩的画面演出,影院银幕那么大,你注视下方的字幕就会丢失画面其它部位的细节,眼睛总在画面中间和下方反复移动,那看片能不累嘛,都看累了自然观影感受不佳~~~我认为那种情节简单、视觉轰炸的外国电影在国内广有市场也是因为这种类型片对白少,看字幕不累的原因。配音电影并非中国独有,任何国家上映外国片都广泛制有配音版本,但好像唯独中国观众喜欢鄙视我们的母语配音版本,做为配音爱好者,我表示不能理解……针对对白多、语速快的电影,若您对自己的英语听力不自信、阅读速度又不过关的同学,尤其是带孩子去电影院的家长,我推荐观看“中文配音版”。另外,我还有一个针对碟友看中文版的理由,目前迪士尼已经取消了中国大陆区的实体光盘发售代理,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将来本片在发行BD影碟时也不会附带中国大陆的普通话音轨,而“英文原声音轨”是一定有的,所以想听内陆翻唱版中文歌曲的碟友最好现在就去电影院,否则将来能不能听到就两说了。以《冰1》的规律推断,台湾国语的中文版歌曲和大陆普通话版歌曲不共用……
由于前作名声在外(《冰1》曾荣获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所以不少影迷都在首映日当天去刷了本片,我朋友圈里老早就出现了各色评论,完全可以用两极分化来形容结论的不统一,说好的把它捧上了天、说孬的恨不得踏上一万只脚……而就我个人感觉,《冰2》起码比《冰1》好看。虽然片中没再有《Let it go》这么惊艳的歌曲,但每首歌也都很耐听,而且这次的故事不在局限于上集中简单的姐妹情,而是上升到了族群间的斗争,还捎带了牺牲小我等政治正确的内容。在故事的延续性方面,我觉得没看过《冰1》直接看《冰2》也没问题,除了人物的基础设定延用之外,并没有太过强调与前作的关联,倒是剧情中把《冰1》片头就遭遇海难的国王与王后的故事坑给填上了……迪士尼是很擅长讲故事的片商,在观影过程中,时而紧张、时而欢愉,看着银幕上的精彩演出再配上悦耳的优美旋律,这次观影之旅确实让人很是舒服。由于不迷前作,所以看之前我对角色没有期待,几乎是当成一部全新电影来看的。在看完《冰2》之后,我成功路转粉!这不,昨天在写影评之前我还在家里把《冰1》重刷了一次,现在也能接受了,但还是认为《冰2》强过《冰1》。另外,在《冰1》的BD花絮中我得知,本片的故事灵感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这事您知道么?


在《冰2》中继承前作的角色有:会使用冰魔法的阿伦黛尔王国女王(姐姐)“艾莎”;公主(妹妹)“安娜”;安娜的男友“克里斯托夫”以及他的驯鹿“斯文”;还有人见人爱的“雪宝”。新角色有魔幻森林的守护者族群、大地巨人等。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冰2》中的人物建模、场景描绘以及画面精细度远超《冰1》,这点在今日重刷《冰1》时目测可见。对于好的“动画片”是各有各的看点一事我曾反复提过,而对于本作来说,可供大人理解的内容不多,主要还是面向儿童的东东多,但还好,我不怎么觉得其低幼。影片主题积极向上,依旧的大团圆结局,符合迪士尼电影的一贯风格。有人批评迪士尼的电影风格过于雷同,其实本片中也有对白在“自黑”,可迪士尼的电影和迪士尼乐园本就风格一致,他们就是在给大家制造快乐来的,毕竟人生不易,开心最重要。


触不可及
〔美国翻拍版〕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翻拍自“法国高分神作”的美国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多数剧情与原版相同,另含合理改动,喜欢原作的同学不妨一看。
今年早些时候,我看到了一期短视频影评,介绍2011年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港译:闪亮人生;台译:逆转人生)的。上豆瓣一查评分,竟然高达9.2分,这个题材我本来也感兴趣,于是在“高清中国”购买了港A的正版蓝光BD,看完感觉确实不错。本来还有写碟报的计划来着,只是现在还未排上号……美国翻拍版的《触不可及》最早在2017年就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放映过,在美国本土公映是在今年的1月份,由于比我们中国大陆早了很多,所以这部电影的正版BD影碟(美版、港版)也都上市了,去电影院观看就是为了决定是否值得购入影碟。新老版本的《触不可及》都可在“高清中国”定购,有这方面需求的可以去他们店里逛逛。
“触不可及”讲述的是“两个人的成长”故事,片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个是白人富豪,他很有钱但却因意外事故导致了全身瘫痪,所以他需要一个“生活助理”来代替他不能动弹、没有知觉的手和脚;另一个是有前科的黑人大叔。本来两人的生活全无交集,只是因为政府要求黑人大叔完成找工作的“签字任务”,他才来到白人富豪面前,而富豪一下子就被他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也是发善心打算改造他),决定聘用他做自己的生活助理。从两人相知、相熟到相互影响,不知不觉中二人的人生态度、处事方式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片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有原型,在“法国原版”的片尾处有原型人物的一段小视频,这个设计在美版中被删掉了。因我先行看过“法国原版”,所以自然先入为主,起初我对美版中的“黑人大叔”不太适应,看到影片中间逐渐变好,待影片结束时我已经可以完全接受新版老黑了,美版“黑人大叔”的身材确实更符合生活中的原型人物。
这是一部表现‘成长过程’的片子,所以无所谓剧透,但我也不准备告诉你太多。这里先聊点信息给已看过法国原版的同学,美版在法版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改动呢?首先法版是黑人小哥,美版是黑人大叔。其实片中的黑人小孩角色,法版是黑人小哥的弟弟、美版是黑人大叔的儿子;三是法版中有小哥的妈妈、还有一堆弟弟妹妹(小哥是家中长子),美版把妈妈换成了妻子,儿子也仅有一个。四是法版的富豪住在独门独院的大别墅里、美版住在高级住宅的顶层(包了一层);五是法版富豪有秘书、有管家还有个女儿、美版中秘书和管家是同一个人,也删除了女儿的角色,不过这位秘书可是由长腿大美女“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呦~~~在情节方面,美版中的换导尿馆、吃快餐等桥段法版没有、听歌剧部分也比法版的细节多。最重要的是,两个版本关于富豪个人感情问题的结局是有差异的。具体差异在哪,您自己去电影院看吧。不幸的是,按照豆瓣上发布的信息,本片的内陆公映版有删减,而且删了长达5分钟,被删内容具体是什么暂时还不清楚,对这方面特别在意的同学需要三思。我在看片过程中倒是没觉得有刻意删减的地方。两个版本虽然讲述的故事大体相同,但可能是文化差异,造成了两个版本的细节风格不同。比如法版中调情戏份较多、而美版中的幽默戏份较多。若论优劣,我个人还是觉得法国原版更胜一筹,但美版也不次,是值得一看的温情电影,也可以买碟。本片由“长影”译制并配音,我看的是普通话配音版,个人认为配得不错,喜欢中文版的同学可以考虑选看此版本。


你是凶手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翻拍自韩国版的国产悬疑电影,演员选得不错,但影片整体把控欠缺,让观众觉得既不紧张、也不感动,是部平庸的国产片。
平庸即普通,它不是“烂片”的意思,要说本片还是能看的,毕竟三位主演“王千源”“宋佳”“冯远征”都是演技派,且“冯远征”已经很久没演电影了吧?本片翻拍自2013年的韩国电影《蒙太奇》,在国内还有一个译名叫《抓住那个家伙》。原片叫“蒙太奇”是指一幅根据目击证人描述画出来的与罪犯相貌相去甚远的警方画像。韩国版在电影频道播出过,还有中文配音哩~~~
这是部悬疑侦探剧,谁是凶手关乎影片的底,所以做为“无剧透”影评我不能说太多。我还是继续聊中韩两国版本的差异吧。两者的大体框架比较接近,凶手角色也没变化,但“结局”却有很大不同。国产翻拍版(以下简称“国版”)之所以不如韩国原版(以下简称“韩版”),我觉得创作上“受限制”是原因之一,很多韩版桥段不符合我国传统三观,确实无法照搬。比如违法之人必须死亡或受到法律制裁这条就是国产电影中必须有的结局,哪怕是用文字代述也得有。但韩国版不是这个底。另外,韩版中有个重要元素“追诉期”也在国版中被替换成了母亲的生命晚期。所谓“追诉期”就是指破案的最长时限,如果过了追述期还不能破案的话就放弃。在韩国,此类案件的追诉期是15年。而国版没有提到追诉期,只是十年后案子仍未破,而苦主母亲(宋佳饰)却得了晚期肺癌、命不久矣,抓到真凶是她临终前的最后愿望(电影惯用套路)……
我是周五看的《你是凶手》、周六在家里看的《蒙太奇》,按理说《你是凶手》才是先主为主,可惜看完原作后我不得不承认,韩版确实比我们的翻拍版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国版能和人家媲美的只有演员表演了,其余方面真的都不行。韩国版的豆瓣评分为8.0,如果只是一部普通的悬疑侦探片是不可能得这么高分数的,韩版中有关于“人性”的探讨以及主要角色对于个人底线的突破。显然这些内容都是国版无法继承、不可表现的东东,因此翻拍版沦为普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结局了。国版某些桥段的剪辑顺序与原版不同,这就有些自作聪明了,其实如果自知超越不了原版,那倒不如直接复刻就得了,还想自己发挥、又发挥得不沦不类,就怪不得制度原因了,只是怨导演手艺不精了……如果没看过原版、又对本片的演员有信心,本片可以一看,只是期望值别太高,也别太去深究BUG,经国版的这次改动,片中的BUG明显多于韩版。
最后,本周最推荐的电影是《冰雪奇缘2》;《触不可及》次之;《你是凶手》可看可不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