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一泓清泉洗心灵,一缕阳光照心扉——浅谈《再见了,大别山》的艺术演绎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8-01

曾经听过几个版本的歌唱家演唱过《再见了,大别山》这首作品,感觉美妙动听,心潮澎湃,它展现出老区大别山的巍峨山川和连绵绿林,以及在这片热土上为中国革命作出不朽贡献的勤劳勇敢的人民...

——自序

《再见了,大别山》是著名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六首歌曲中的最后一首,这是王和泉、雷远生1982年来六安时创作的,它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演唱,曾经一度红遍大江南北。

《再见了,大别山》字里行间跳动的音符寄托着人民对大别山的热爱,表现了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恢弘气势,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感念养育之恩时激动、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喻廷江、曹国强对3位艺术家的来访表示欢迎,希望他们能经常来六安挖掘好的题材创作好的作品。并就六安红色旅游文化、推介六安人文风光、展现六安新变化及有关事宜和艺术家们展开了探讨......

作为一首优秀歌曲,若干年前当松涛君第一次听到后就爱不释手。后来经过反复观摩学唱,感觉除了吴雁泽的版本外,吕继宏和王宏伟演绎的也挺好,尤其是吕继宏的演唱节奏明快,衔接紧凑,声情并茂,声音高亢嘹亮,塑造的音乐形象丰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尽管每一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尽相同,但还是将其作为模唱的最佳选择。


吕继宏演唱  《再见了大别山》

当然,唱歌绝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学成的一门艺术,体会更不是那种随便张开嗓门就能把作品演绎出来的。要想提高自我学唱歌的能力,应切实按照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强唱歌技巧的训练,这其中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气息、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等。


吴雁泽演唱  《再见了大别山》

作为学唱而言,本君认为首先要考虑到自己的嗓音条件适合唱那些作品,对自己的音区、发声方法和音色表现都需要斟酌再三,不能一味模仿,更不能逞强超越自己的自然音区急功近利,否则将导致把天然的乐器——嗓门唱嘶哑,甚至不能发声。

从演唱的技术层面讲,对于高音的理解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手段逐步加以扩展。之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虽说知道必须Close,但对此概念仍旧是“如入五里雾中”,对Close的真正含义体会不深。后来通过读书学习和老师传授,对Close的见解开始逐渐明了:即我们唱高音时需要头腔共鸣,那就得提高软盖。我们开上唇,目的是提高软盖,同时还要用腰力来顶开软盖。至于今天国内专业人士用“掩盖”这个名词,比较形象化,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像上面有一只碗,覆盖着高音一样。


王宏伟演唱  《再见了大别山》

当唱高音时,我们的上颚向上提,软口盖升高(打呵欠状),气压向上挤,聚到上面,形成一个像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这样,才会发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开,空气上不去,哪里还有高音呢?所以,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中的意思。

一个好的歌唱演员对歌词的演绎绝对不能有分毫的差错,这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歌唱艺术的尊重。而且通过学唱歌曲,背记歌词,不仅可以增强记忆力,还可以促进对文学修养的提升,真的是一箭三雕,美不可言。

附:

《再见了,大别山》(歌词)

轻风牵衣袖,

一步一回头。

山山岭岭唤我回,

一石一草把我留。

啊,再看一眼大别山,

万般情思胸中收。

缤纷的山花呀,

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

挺秀的翠竹呀,

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

啊,再见了大别山,

你牵去我的一颗心,

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相逢又分手,

握别众老友。

男女老少皆叮咛,

盼我隔年再来游。

啊,再看一眼好乡亲,

音容笑貌心中留。

慈祥的大嫂呀,

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

白发的大哥呀,

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

啊,再见了乡亲们,

大别山呀养育了我,

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作者介绍:

王和泉,男,著名词作家,安徽合肥人,安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1950年出生,1968年上山下乡(青阳县九华山下),同年在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1970年调入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1998年提前内退,后应聘担任安徽省工商联主办的《工商导报》副总编辑,随之又应聘担任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新安晚报》社联办的《新安晚报·检察之光》专版主任编辑。他在36年的文学创作实践中共创作各类作品1000余件,其代表作品诗歌《好!扁担》入选诗集《风展红旗-工农兵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出版)、电视剧《花鼓女》(文学本撰稿)、电视音乐艺术片《将军的摇篮》(编剧)均由安徽电视台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作词)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演唱,1983年5月在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作词)先后入选中华大家唱曲库等多部歌曲集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等十余所音乐院校声乐系教材,同时入选20世纪经典作品系列。他还为十余部电影、电视剧撰写主题歌及插曲歌词,并出版有个人音乐文学作品专著《直面人生》(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他的个人辞条分别入选《中国职工自学成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

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 :该套曲歌词由王和泉老师创作于1981年6月至1982年5月,1982年6月由著名作曲家雷远生作曲,1982年9月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首唱并于1983年5月在上海录制成唱片,1983年8-9月,由王老师编剧的音乐艺术片《将军的摇篮》由吴雁泽主演、安徽电视台拍摄,1983年12月31日晚8时10分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

歌唱者介绍

吕继宏,1960年6月27日出生于甘肃天水南河川,中国内陆男高音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先后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和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调入甘肃省歌舞团,1989年,进入海政歌舞团;1992年, 参加cctv第五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二名;1999 年,凭借歌曲《从军报国歌》 荣获全国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声乐表演“特别贡献奖”;凭借《咱老百姓》(MTV)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11月,凭借专辑《国泰民安》荣获“金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专辑奖;2007年12月凭借主演的音乐剧《赤道雨》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2009年荣获“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荣誉 。2011年荣获由中宣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颁发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奖。

功夫在歌外

关于《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

(作者  刘旭)

《再见了,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雷远生作曲,词作家王和泉作词的一首红色经典革命歌曲,该曲讲述了一位老红军战士重返大别山又即将离别时,乡亲们十里送别的故事情节。歌曲旋律优美,曲调感人肺腑,深刻表达了革命老区乡亲和红军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经典的再现了军民鱼水情的一幕幕场景。正因为改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所以,从歌曲问世以来,有许多的歌唱家演唱过改曲,例如:吴雁泽,吕继宏,王宏伟等一大批男高音演唱家。那么,在改曲的演唱过程中,改曲的音乐表演心理是怎样的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从音乐表演的心理的四个方面——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临场心理来探析《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心理。

一、《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投情

在音乐的表演过程,演员是否需要投入真情实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音乐表演中形成了需要投情的“激情派”和不需要投情的“形式派”,但是总体上来讲笔者还是要倾向于需要投情的。第一,就音乐这门艺术的特点来说,它是一门感性的情感艺术,曲作者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艺术和内心世界,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将这种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艺术家的表演完美再现。第二,从表演心理来说,表演如果仅仅只有理智和冷冰冰的技术,这样的表演是没有温度的,是失败的,只有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才可能真实生动地再现音乐的情感内涵,并使听众也产生共鸣。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在演唱过程中,只有演唱者正确领会和把握到它那深情地,依依不舍地感情基调,才能真正做到在表演中的投情,但作为将情感真实再现给观众的音乐表演者不能投情过度,否者会适得其反,从而达不到表演的艺术要求。

二、《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在演唱过程中的想象也是必不可缺的。笔者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演唱该曲时,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对歌曲本身的熟悉程度,还是在对该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方面都能达到要求。但是在表情达意这方面却始未能达到要求,后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总结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缺少了对该作品在演唱中的想象,以至于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情感和意境。例如,正如曲中的歌词“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这样所表现的场景,演唱者在唱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十分好的想象,才能表达歌曲那依依不舍的情感。

三、《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直觉

直觉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第一印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直觉,就是听众第一时间听到感受到的东西,这不需要作者或者表演者的解说,是一种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一)音乐表演中的另一心理要素直觉

音乐直觉从心理学上说,直觉就是敏感地、直接地、不依靠语言概念作中介而领会音乐的能力。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纽因在谈到他自己的演奏经历时曾经这样说过:“假如你听下我早期的录音,你会感到演奏得还不错,可是你也会感到它们是出自一个有才能孩子的直觉技巧,在那个时候,我知道演奏得很美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必要的,因为后来它可以使我在更高水平上,更有意识地重新提炼我的技巧。” 可见,直觉技巧,或者说直接领悟音乐的能力对于音乐表演是多么的重要。

(二)梅纽因的这些话的几点认识

第一,音乐表演中的直觉。如果一个音乐表演者,哪怕是初学者,对直觉的或别人的表演是否是美的缺乏直觉感受能力,那将会使一个致命的缺点。虽然有些自己一时还做不到,但是如果能够直觉到是美的,那就有可能进一步通过努力去达到自己的要求。
第二,梅纽因的成长道路表明,从小就开始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和严格的音乐教育是多么重要,梅纽因早期演奏中的这种感觉,与其说是天赋,还不如说是这种教育导致的结果。
第三,音乐这种直觉虽然是获得美的基础,但它还需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提炼升华,而这种提炼石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付出艰辛的劳动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只有在这之后才有可能攀上音乐表演艺术的高峰。
在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中,对该作品的直觉,就要立刻在脑海中反映出该作品各个方面,无论是技巧的运用上,例如,气息该怎么运用,高音该怎么上去,还是它的创作背景等,都应该在脑海中有大致的印象。这对表演者综合素质的最大考验,因为音乐感觉虽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后天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是从小对音乐艺术教育和熏陶的结果。如果没有良好的直觉,那么在演唱该曲时,就会让人处于“无准备”的状态之下,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该作品的演唱。

四、《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需要经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才能够将作品的价值传达给观众,这样才算完成了音乐作品的创作。临场心理作为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必须面对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每一位表演者必须面对的。而在临场心理过程中,临场紧张是最常见的。
临场紧张是一种正常而且普遍的现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也难以避免。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说“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他相处,与他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他控制的越好。”的确,问题不是在于紧张心理怎么发生的,而是在于怎么去控制,克服紧张和怯场的有效办法,笔者把他归纳为四点:
第一,要有认真的表演态度。表演者在舞台上要有严肃认真而且诚实的表演,不要企图一鸣惊人或者一唱成名。在《再见了,大别山》演唱中,更需要这样的演唱态度,只要将平常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对那种企图一鸣惊人想法的人,笔者是不赞同的。
第二,通过丰富地实践演出,让表演者适应舞蹈表演的环境,这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没有丰富地演出实践,却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理论意义上的想法,而又想很好的克服临场紧张的心理,这是不可取、不切实际地。因为从哲学上来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然再好的理论意义上的想法还只是想法,不可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第三,要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最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再见了,大别山》的演唱来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歌词,每个乐句的换气地方,情感表现是怎样的等等有关歌曲的东西。都要有纯熟的掌握,可以说是必须烂熟于心才可能帮助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
第四,对于在表演中出现的一些小失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也无法避免,这时候临场心理要求表演者一定要冷静,坚持表演下去,将失误带来的影响减到最低。笔者曾在演唱《再见了,大别山》的表演过程中,出现了记忆上的瞬间的空白的情况,在演唱到副歌部分时突然间对“再见了大别山,再见了乡亲们”这句歌词遗忘了,但即使这样的情况,笔者也未停止演唱,而是用“啊”代替,这一点非常重要,替了遗忘的部分,坚持完成了演唱。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从音乐表演的心理的四个方面——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临场心理来探析《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心理。我们可以由此及彼的知道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表演心理,这些都应该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音乐表演。

我们是精彩微刊新发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