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药神”孙飘扬,靠卖仿制药登上首富榜,公司市值突破5000亿

 王兵uzw47lml4b 2020-08-01
中国“药神”孙飘扬,靠卖仿制药登上首富榜,公司市值突破5000亿

富豪榜之于普通人的意义,大抵不过每年首富有无变化,为饭后的谈资添加一味佐料。

但对于部分人来说,从这一份小小的榜单中,大抵可以预测这半年的形势,以及一些行业变化。

疫情之下,2020年的“中国富豪榜”名单,似乎与常年不大相同:双马二人依然角逐一二,第三第四依然归属于地产家族(分别为恒大的许家印和碧桂园的杨惠妍),而位列第五的,则是普通人不大熟知的名字——孙飘扬。

其实,孙飘扬很早就是富豪榜上的常客,只不过,他一直处于榜单上不上不下的位置。不同于许多企业家的轰轰烈烈,若不是恒瑞医药7月份在5000亿市值上站稳脚跟,或许还有人会将他的名字和某款洗发水联系在一起。

所以孙飘扬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惊为天上曲。

01 低调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九成行业都受到了巨大打击,但唯独不包括孙飘扬所在的生物制药行业。

不仅如此,恒瑞医药在疫情期间,市值还突破了5000亿元,相较于2020年1月9日胡润发布的《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中的3800亿元市值,6个月内增幅24%。

其势如虎。

整个医药行业都在上涨,为何恒瑞医药如此突出?用孙飘扬的话说就是——

还是得靠技术。

他说:“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

这句话,虽然没有莫扎特“扼住命运咽喉”那般震撼,但却很好地诠释了孙飘扬从业以来,乘风而上,逆风而行的经历。

在1982年从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毕业后,孙飘扬被分配到连云港制药厂,这也是恒瑞医药的前身。

1990年,当时的连云港制药厂经营困难,步履维艰,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在进退维谷之际,懂技术的孙飘扬被任命为厂长,开始带领制药厂开发新药。

在孙飘扬主导下,药厂从中国医科院药研所拿到了新开发的抗癌药异环磷酰胺专利权,引进这个国家级新药,共斥资120万元。

这个数字在如今看来,甚至比不上恒瑞医药一次学术会议的费用。但在那个年代,120万不是小数目,厂里许多人都持反对意见,不愿冒险走出“安全区”。

“厂长竟然用一整年的利润,去买了一个破专利?”在他们眼里,这120万元就像是打了水漂。

然而新事物的诞生,往往有剧痛随行。孙飘扬力排众议,亲自操刀,坚定新药研发生产。不出意料,这款新型抗癌药成为孙飘扬成功路上的第一块垫脚石。

这一年,孙飘扬只有33岁。

1996年之后,孙飘扬已经陆续带领着制药厂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其中5个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产品,一些原料药也打入欧美市场,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不到五年时间,药厂便有亿元营收,和孙飘扬接任之初相比整整翻了百倍。1997年,孙飘扬将连云港制药厂更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不过,真正让孙飘扬成为富人榜常客的原因,则是来自恒瑞医药于2003年开始股权分置改革。

2003年3月22日,代表国有股的恒瑞集团与天宇医药、中泰信托、连云港恒创科技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其中,天宇医药买下6925.2万股,占恒瑞医药总股本的27.15%,为第一大股东。而天宇医药是由恒瑞医药管理层成立的公司,孙飘扬最初不在天宇医药任职,但后来成了天宇医药控股股东。

2006年6月20日,恒瑞医药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国有股彻底退出,天宇医药(后更名为:江苏恒瑞医药集团)成功入主恒瑞医药,控股比例为24.6%。孙飘扬透过恒瑞集团实现了对恒瑞医药的控股,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豪。

不过,由于他常年泡在研究室里,“见光”的机会不多,虽然拥有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但他却很少营销自己。这也能解释,为何当他登上富豪榜前五时,网友会直呼不认识。

不过,古语有言,低地成海,低人成王。

低调的人往往都很厉害。孙飘扬不如李彦宏、李国庆等人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但在身价上,他早已完成了对他们的超越。

02 药神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

前两年,《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在国内大火,电影中反应了一些患有罕见病患者吃不起进口药的现象。在电影中,瑞士进口药格列宁售价高达3.7万元一瓶,而印度仿制药格列卫只需2000元一盒,价格悬殊。

对于大部分看不起病的患者来说,廉价有效的仿制药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样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

实际上,我国一直是一个仿制药大国,仿制药比例在9成以上,跨国制药巨头一度占据中国医药市场60%以上的的产品供应和产业利润。

于是,孙飘扬和妻子钟慧娟创立了另外一个药厂“翰森”,专门生产仿制药。其旗下的药品昕维,正是电影中格列宁的首仿药。

而这款药经医保报销后,每盒售价约为624元,比电影中的印度仿制药还便宜了一大半。

后来,孙飘扬夫妇靠着仿制药的生意赚的盆满钵满。但孙飘扬意识到,未来在医疗改革的压力下,药企必须要及早转型,如果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还得在创新药上下功夫。

毕竟,玩好创新药,药企则就能跻身高端玩家之列,在国际上,也能为自身镀金。

于是,孙飘扬,便开始着手“仿制药+创新药”的战略。不得不说,孙飘扬在对药品研制的看法上,是有前瞻性的。

2014年,对孙飘扬和恒瑞医药来说,都意义非凡。

这一年,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希望的创新药——阿帕替尼在2014年成功上市。之后,恒瑞医药旗下的环磷酰胺、奥沙利铂等产品也相继在欧美上市。

凭借着这些药品,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恒瑞药业的市值,从500亿一直暴增至4000亿。

实际上,虽然创新药带动了恒瑞的估值增长,但目前其收入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从2018年收入数据来看,仿制药依然为恒瑞医药贡献了86%的营收,创新药仅占14%。

但孙飘扬也不着急,因为他坚定了“砸钱搞研发”的这条路子,从数据来看,孙飘扬确实花了不少钱。

2016年,恒瑞医药和孙飘扬的母校中国药科大学创办“恒瑞医药-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实验室。

2018年,该公司投入研发资金 2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8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5.33%。

2019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再翻近乎一倍,达到38.9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6.73%。

巨大研发投资,让恒瑞医药在医药圈一直有“研发一哥”、医药界“华为”的称号。而力求创新的孙飘扬,更是被媒体们称呼为商业界的“药神”。

据了解,研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为15.4亿美元,耗时更要达到14年之久。一旦研发失败,高昂的研发经费很可能把公司拖垮。

但是孙飘扬做到了。

或许,很多时候,老板的人品、格局是决定一家公司走向和未来的关键。

03 愿望

孙飘扬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是产品制剂出口海外;第二个是创新药在中国上市;第三个是真正意义的专利创新药在全球上市。

目标在路上,孙飘扬和恒瑞医药也在路上,前两个目标也一一完成。

从大众视角看来,恒瑞医药或许顺风顺水。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一帆顺风,更别说一群成年人的远航了。

直到如今,孙飘扬的第三个梦想,也就是恒瑞医药的国际化道路,依然走的步履维艰。孙飘扬于2005年制定的国际化路线,直到如今,依旧不见声色。

根据可统计海外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期间,恒瑞医药海外市场的营业成本分别为0.45亿元、0.37亿元、1.45亿元、1.62亿元和1.89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87.41%、91.41%、77.16%、75.07%和70.05%。

营业成本攀升却没带来海外市场的扩张,反而毛利率的走低,让人看到恒瑞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步下降。

孙飘扬一次又一次提到国际化,却变成了恒瑞医药在海外市场踌躇不展。

也许,越是在乎的,越是得不到。

在中国医药从仿制药主导到创新药驱动的进程中,恒瑞医药无疑是“一哥”,但要以创新药引领全球,恒瑞前路依旧坎坷。

在国际药企巨头面前,恒瑞医药依旧稚嫩的像个孩子。

竞争力,就是核心技术,也是新型药品的竞争。而新药品的研发,却非一朝一夕,三两亿的事情。对于一些国际上的知名药企,大多都用了近百年时间沉淀,投入巨量资金、金钱,才走到如今这一步。

恒瑞差的,是时间和金钱。

孙飘扬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就在今年2月末,作为恒瑞医药30年的“灵魂人物”他,终于宣告卸任了。

人生总是要有点遗憾的。

这二十几年来,孙飘扬和恒瑞医药相辅相成,如今孙飘扬告别恒瑞,或许是为了放下心中的执念,又或许是想沉心研究,为了自己的第三个愿望,默默努力。

也许未来,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等待他去征服,那里的风景更好。山路,也更艰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