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太祖消除内患的政策

 小魏看世界 2020-08-01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这是宋太祖在总结唐朝中期以来的事实,产生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唐朝中期以来的事实,分析宋太祖产生这种忧患意识的社会背景及其结果。

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正象如今人类为了消灭有害生物而却不自觉的破坏了食物链,导致新问题的出现一样

宋太祖此言,甚是!国无外忧,定有内患,外忧可以防,而内患防不甚防……内患不灭,就对付不了外忧……开国之主都想到这一点,而汉高祖,明太祖,都想得是除去的办法,汉景帝实削蕃,汉武帝实推恩,唐太宗实招抚,都为了此一点,而宋太祖行杯酒释兵权,安了臣心,也定了人心,是高明的一个手法

但剥夺了将军们的兵权,让不知兵的文人掌军,虽无内患,但日久孱弱,终宋一代,武将轻贱,虽国富然不强,狼骑十万南袭,为之奈何?宋朝嬴弱一半就在这个重文轻武上。

宋太祖他即位后在吸取前人经验时,主要看到了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从安史之乱开始,地方上的藩镇割据,朝廷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了唐朝衰弱,社会危机严重,被农民战争瓦解。907年的时候朱温又篡夺了唐朝政权,说明了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后来的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势力的延续和扩大,强臣篡位导致政权更替频繁,这些历史就加深了赵匡胤的忧患意识。所以他把军政财政收归到中央,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但是这样产生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让军俸、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然后引起王安石的变法。

从这个问题来看,历史上的帝王们他们在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处理得很完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