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0801教学手记——立意准确全在于读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考场写作最怕跑题、偏题,因而有许多专家给出各种妙招,防跑题、偏题,结果该跑的还是跑,原因何在?所谓跑题或偏题,究其本质是阅读能力的问题,而不是缺少审题技能。有网友给我一篇习作,让我评判该文是否切题。

其作文题目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急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其习作如下:

我们真的需要高风亮节吗?

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小羽无奈的地方。

小羽分享她宝贵的工艺流程的原因是什么?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简单:监管不足,并且制造商和经销商无底线、无视道德与法律地追求利润。这一群人用卑劣的方式加入竞争,目的也只是捞一把快钱,产业走向衰败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小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当然是把专利捂馊;第二个则是公布工艺流程,但专利当然也失去了其“专利”的效用。这很有意思,我提到的那种奸商在这两种方案中都能够大捞特捞。这当然是缺乏监管的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小羽选择了公布工艺流程,这的确是一种胸襟开阔的表现。可是,这似乎是她最好的选择。如果她选择把专利捂馊,那么她接下来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了。花茶这一产业,衰败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公布工艺流程,是她与奸商们的妥协,是奸商喜闻乐见而小羽必须捏着鼻子的合作。小羽理所当然地是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可是,致富的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通过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挤占市场来逼迫小羽做出妥协。如果要找一个恰当的类比,这群人很像马克思《资本论》里提到的资本家。这群人能否按照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意愿,先富带动后富,是很要打一个问号的。

还有小羽的创新。自然,我钦佩每一个创新的人,他们是这个国家进步最大的动力。可是,我看见的不是小羽这一个人。她当然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公之于众,然后高风亮节地去过清苦的生活。然而,有子贡赎人的先例在前,我不能不担心小羽的经历会扼杀后来人的创新活力。如果小羽再多一点,“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如果这个要求真的可以实现,那诺贝尔文学奖大概就要为颁奖发愁了:人性怎么可以这么美好呢?

我当然坚信,一个高风亮节的人是非常值得全社会的学习的。可是,一个被迫高风亮节的人,就不太适宜大加褒扬了。这样,只能助长监管部门的懒政怠政之风。是啊,既然所有创新的小羽都高风亮节地放弃了自己的权利,那么还监管什么呢?长此以往,创新这一第一驱动力,变成倒一驱动力还差不多!

我理想中的花茶产业应该是这样的:小羽研发出新型花茶,在市场上大卖;眼红的商人纷纷进行创新,于是市场上的各式花茶百花齐放。小羽为了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继续自己的创新,其他商人也纷纷跟进研发以保住市场地位……这当然比只有小羽一个人的创新更加具有价值。这样的致富之路,才更加有含金量,不是吗?可是,一个良好的监管部门必不可少;因为,假冒伪劣永远比创新更加简单。

我很钦佩该同学广博的阅读面和比较成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对于这个材料而言,这篇文章却存较大的问题。

第一,审题立意不准确。严格地讲该同学把命题者寄寓于这则材料中的意旨理解错了。

第二,从文章本身来看,缺乏核心论点,难以形成严密的逻辑结构。

应该说,这是中学生(很多优秀中学生)写作常见的失误。

这个失误的关键就是——阅读。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此类材料作文的阅读规则。

第一,命题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这则材料有没有确定的表达指向?有没有鲜明的情感倾向?这对于一个具有一定阅读素养的人来说,这是无需专门思考的,但是从该同学的习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这两个问题基本无意识。

这是一则封闭性材料。所谓封闭性超材料,是表达指向单一而明确,无法旁逸斜出。这则材料的叙事路径无比清晰:小羽历经多年研究花茶——获得成功——批量生产——出现假冒产品——公布工艺流程等商业机密——规范市场——致富带头人。可以说,材料毫无疑义地指向了对小羽行为的肯定和赞美。因此,这是一则封闭性材料,写作者只能在这个材料指向上前行,不可另生他念。当然,这也是这类材料的弊端所在。

第二,站在材料之外与站在材料之内

材料作文,为什么要给材料呢?其实很简单,给材料的本意是怕考生与直接命题撞车,导致考试不公平,为防宿构用材料来倒是命题,因此,材料作文命题的初衷决定了,考生必须立在材料之内挖掘,不可站在材料之外评判。但是很多考生意识不到这一点,偏偏站在材料之外点评这个材料的美与丑,而稍不注意,便会离开材料天马行空。比如该同学的文章中写小羽公布创新成果之后过清苦的生活,从而会扼杀后来人的创新活力等,这些内容全是站在材料之外的臆想,材料并没有涉及这些话题,材料前后非常统一。

第三,表达结构的完整性与理解的碎片化

材料作文曾有一段时间,被认为可以从材料中的任一点抽取含义立意,这是错误的导向,因为,一则完整的封闭性的材料,其表达主旨集中单一,人为地把它碎片化,就会失支材料作文的价值。比如,网上有分析者说:

此作文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思辨力)主干的内容亮点很多,看似枝繁叶茂:推出花茶新工艺,获得专利,很快被模仿,市面出现假冒伪劣。

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

不断创新,最终规范了市场,成为致富带头人。

题目出来之后,网友纷纷表示此题思辨性很强,“太像申论题目了”,对高中生来说有些难度。不过也有勤奋的同学表示,本题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

突破陈规、敢于创新

遵守规则、市场秩序、社会责任

利己与利他、合作与分享

社会主义建设、先富带动后富

舍与得的关系

这些解析就是典型地碎片化处理材料的代表,应该说,这些列出的角度没有一个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材料主旨的。

读材料,要整体把握,要梳理清楚材料的逻辑结构,不可凭只言片语引出一个观点。在这个材料里,小羽是故事主角,她的故事构成要素上文已作了详细的梳理,那么,这个材料包含着怎样的道理呢?

小羽自己成功了,遭到他人的损害,她施之于人,并让这些不遵守规则的人遵守了规则,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其主题是显豁的:真正的成功是以己渡人共同成长。以己渡人有怎样的内涵呢?首先,以己之能改变他之无能;把自己的商业秘密公之于众,让那些不具有此种能力的人拥有这种能力。其次,以己之范使他人遵规;自己之初是吃了没有规范的亏,不是以怨报怨,而是以身作则,建立公平的规则。最后,是以己之力开发全体之力;用自己的努力,开发出所有人的力量,形成合力,形成共振,诠释了真正成功的内涵。这些内涵的理解全基本于文本内部语义的研读。

因此,写作考查的第一步是阅读,读明白了命题者的意图,才能写准写深写丰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