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我的爷爷奶奶》

 黄石新东西 2020-08-02

      爷爷奶奶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爷爷三岁的时候,爷爷的爷爷和爷爷的父亲在1931年的同一天死于土改革命的肃反扩大化运动,随后爷爷的奶奶以及爷爷的叔叔因此先后非正常死去。爷爷的娘亲只好带着爷爷和一岁左右的弟弟离开家乡,幸得爷爷的外婆家人收留。爷爷由他的舅舅抚养长大。几年后,爷爷幼小的弟弟以及娘亲相继离开人世。爷爷十三岁左右的时候,回到家徒四壁的老宅,独自生活,幸得左邻右舍宗亲的辅助,才得以长大成年、成家。奶奶两岁的时候,奶奶的父亲死于乱世,奶奶和她年幼的妹妹,以及奶奶的娘亲一起生活。爷爷和奶奶都是二婚,我也是后来才得知的。八、九十年代,我和那位慈祥的外曾祖母一起生活过。她很爱惜我奶奶,疼爱我父亲,自然对我也是蛮喜欢的。外曾祖母活到了94岁,奶奶也活到了91岁,都是长寿之人。  

爷爷勤劳一生,奶奶操心到老。两个命运极其相似的人,一起生活了50多年。爷爷很性情,说到伤心处,提及悲催的家世、成长的经历和痛楚,会泪流满面;在我的印象里,爷爷大多时候都是沉默寡言的庄稼汉,除了整天劳作,没有其它嗜好,但有时候脾气很倔强;奶奶懂得为人处事,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有主见,不卑不亢。爷爷大字不识,不懂政治;奶奶记忆力非常好,懂得许多历史典故,还说得出许多日语词语和句子。在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爷爷总是挨批受斗的对象;奶奶常常运筹帷幄,由于她是本村的外孙女,她可以奔走求助,毕竟村里有她的舅舅或者表兄表弟,他们总能帮助几分。由于奶奶人缘很好,我们小时候,哪怕是成年以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她为人好、而受到邻里的尊重。我们只要跟她坐一起,就感觉特别踏实、放松。工作的繁忙和收获,生活的不顺和开心,都很乐意和她慢慢絮叨,然后,她用她的那些“老古董“(古人的故事)跟我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她用她的低调,教育我们尽量要做“美指头“(小手指),低调不外露。她也教育我们勤俭乐观地生活,再苦都要熬过去,再好也要节俭不铺张浪费。  
爷爷活到了75岁,奶奶在他离世之后,继续活了16年。我对爷爷过早地离世,颇有几分歉意。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善、而且变得更好。奶奶说,要是他能活到现在(2010年代)、见证农村的变化,他一定会乐开怀的。爷爷最远去过武汉,在他看来,已经非常满足了。假如爷爷能活到80岁,我想我肯定会陪他游历、好好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惜,时间不等人,未能如愿。我们把所有的心愿尽我们所能地用来孝敬奶奶。奶奶在80岁之前,用脚丈量过南京路、外滩以及城隍庙,亲历过繁华的大上海,也体验过洋餐厅的美食。在她85岁高龄的时候,我曾经跟父亲还讨论过,给她办美国签证,我很想让她看看真实的别国世界、看看“脚板对脚板“(奶奶的原话)的地球那一边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因为奶奶年事已高,我们也就搁置了。  
爷爷和奶奶都很重视读书,尽其所能,供养子孙上学。父亲由于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没能继续升入初中,这可能也是爷爷奶奶非常亏欠父亲这位长子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们一辈子帮着我父亲这边的小家庭操劳、助力。叔叔1990考上大学的时候,爷爷高兴,奶奶也十分高兴。父亲颇有感概地说,得感谢改革开放的政策。不知用感谢是否恰当,但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里,仿佛也只能这么说了。1997年,我也考上了大学。爷爷奶奶都十分欣慰,毕竟他们亲手把两代人都送进了高等学府。从我那封闭了近500年的乡村看来,即使是大专院校,也是比较高等的学府了。爷爷通过他的辛勤劳作,用粮食、菜籽、苎麻、代人养牛、替人种田等等许多方式凑些学费,先后资助叔叔和我读完了大学。他用他辛劳的方式,劳苦一生,为了子孙能够成为有用之人闯荡世界,而默默地奉献。  
记得上大学的那一天,我们都没有手表,也不知时间,开学是9月18号(农历八月十七),已过中秋,爷爷奶奶很早起床,两位老人想一起送我到富河对面搭车去武汉。母亲做好早饭,吃过之后,我们四人一起趁着明亮的月光,走出村庄的老宅,渡过富水河。那一刻,记忆犹新。月光下的富水河,波光粼粼,犹如白昼,但又胜过白昼,我们摇橹摆渡,只听见水潺潺的声音,静静地悄悄地,我开始离别家乡、踏上新的征程。那时,爷爷奶奶都近70岁了。爷爷身体还很硬朗,奶奶腿脚不便,于是我们走得很慢。塞满东西的行李箱,我和爷爷轮换着扛,慢走到公路边。爷爷是劳作了一辈子的庄稼汉,体格壮实,我记得爷爷和父亲好像都比我高、还比我壮,即使我那时已经年满18岁,可还是很单薄瘦弱。爷爷时而叮嘱我不要惹大孩子,生怕我个头小在外面受欺负或者挨打。爷爷一直希望我走得越远越好。没想到,我自此离开家乡以后,走得也是越来越远的,去武汉读书,到北京工作,再北上大连,然后东往上海……再后来,居然绕过太平洋,到了地球的西边生活。无论在哪里,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故乡的一土一木一山一河,犹如其中。常常魂牵梦绕。  
爷爷的勤劳,奶奶的持重,都是我们流淌着的基因。我们时常深切地怀念他们,把这份跨代的情感继往开来,我们也肩负着未来的使命,希望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脚步声》

[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兄弟》


成日升,1978年出生于阳新县马岭村。现居美国旧金山。离别故土,游历海内外;肩负使命,责任担当。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