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初中历史资料馆 2020-08-02

部编版历史九下: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初步形成

D.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2.1914年8月战争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争端的祸根。”该“联盟体系”(  )

①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②掩盖了战争性质

③加速了战争到来扩大了战争规模

④形成国联的雏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某生分析下表,对1917年协约国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2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19

394

22

21

332

16

16

346

25

25

355

50

58

851

15

16

340

A.协约国比同盟国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美国放弃中立,参加了战争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5.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6.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

A.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B.意大利和法国

C.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D.德国和法国

7.如图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A.克里米亚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

8.如图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手段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

9.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  )

A.军国主义B.霸权主义

C.极端民族主义D.乐观主义

10.1892年,某军事协定规定:如法国受到德国或在德国支持下的意大利进攻,俄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支援法国。该军事协定的签署(  )

A.表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说明法国正式成为了“三国协约”的中心

C.体现了英法联合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的意图

D.说明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1.《全球文明史》中写道:“在1914年的前不久,一位欧洲银行家试图推测欧洲主要国家的稳定前景,以便可以为将来进行明智的投资。他选择了3个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到1920年,他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因为他选择的3个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体了。”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一战前的欧洲(  )

A.银行家投机、投资极端谨慎以避免损失

B.民主思想并没有充分地深入民心

C.帝制不符合当时欧洲发展的时代潮流

D.保证国家稳定的前提是强有力的君主

12.1917年有一则启事说:“每个自由之子,快来吧!把话传过去,我们就要来了。拿起你的枪,亮给德国佬看,扬起旗帜吧,我们从来不畏艰难。我们不会回头,直到战争终了。”这个启事的背景是(  )

A.俄国发生大革命,共产党号召群众革命

B.奥地利政局改变,号召人民抵抗德国

C.英国决心参战,开始与德、奥等国作战

D.美国宣布参战,要招募人民从军入伍

13.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

B.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C.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

D.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14.以下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征兵的歌曲《美国佬来了》的部分歌词:“……我是勇士。这是勇士之歌,乐战好斗,令敌国焦土一片,跋涉血海,誓要斩尽杀绝……我的影子将是你的死神……”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

A.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居中调停,竭力维护世界和平

B.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战争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战争横财

C.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

D.从歌词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好战、残忍与争霸的欲念

15.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物,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16.《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

17.1918年初,一名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的没落”应该是指(  )

①大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

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

③大战削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

④大战使英、法、德、美经济一落千丈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8.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下列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记载:“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B.国内矛盾的激化

C.经济实力不够强大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2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但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这两股政治力量是指(  )

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无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③英法掌控的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特将军《我们的前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2)据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每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材料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24.材料一  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二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这一百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在这一百年中,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园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今天,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再也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闾小波《一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用人类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来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毫不为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是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依据题干“1914年8月”、“联盟”,结合所学可知,该“联盟体系”指的是1914年7月底,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加速一战的爆发,故①③正确。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一战的性质,故②错误。

国联建立是在1920年,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选:A。

3.【解答】A项,材料无法体现协约国比同盟国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

B项,即使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的经济实力也不会大幅增强,排除;

C项,若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那么协约国经济实力将削弱,排除;

D项,符合逻辑和材料,美国放弃中立,参加了战争,所以协约国经济实力大增;正确。

故选:D。

4.【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是指一战前欧洲列强通过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形成的军事态势,是一种已经形成的客观形势。故A错误。

“经济上的竞争”并不是经济危机,排除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即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

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排除D。

故选:C。

5.【解答】材料的主旨意图并不是要讲德日矛盾激化,而是讲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图,故A项错误;日本的种种对德参战的理由都是借口,都为了掩盖其参战的意图,即瓜分世界,争夺利益,故B项正确;日本本身的这些行为并不能维护英日同盟的利益,维护英日同盟利益只是一种借口,故C项错误;保护东亚和平也是一种借口,故D项错误。

故选:B。

6.【解答】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借此对塞尔维亚宣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故A正确;

BCD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BCD错误。

故选:A。

7.【解答】从题中的漫画中可知,在一战之前,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两大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的焦点就在巴尔干地区,各国对巴尔干争夺,其形势就如一堆干材堆,点一把火,就会引起熊熊大火,而巴尔干问题就是导火线。从史实可知,引起导火线的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故D项符合。

A项中克里米亚问题是1953年英法与俄引起的战争,故排除;

凡尔合登是一战开始后中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役,故B排除;

列克星敦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

故选:D。

8.【解答】依据题干图示可知,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英国最高,其次是法国、德国,而俄国、日本较低,说明英国、法国等国海外殖民地较多,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故B项正确。

单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不能说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手段、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故AC两项错误。

D项不是图示的主旨,应排除。

故选:B。

9.【解答】依据题干“火药”、“剑”、“武装”等关键词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倾向,故A项正确。

故选:A。

10.【解答】A.这是法俄协约,根据教材知识,故选A。

B.当时“三国协约”还没有签署,故排除B。

C.这是法俄联合,故排除C。

D.欧洲的主要矛盾有三对,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并不是主要矛盾,故排除D两七零六九七六。

故选:A。

11.【解答】A.A项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实质,故A项排除;

B.材料中银行家在一战前选择了他认为最有前景的三个国家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说明当时的人们心里还是认同君主专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一战前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

C.材料中的三个帝国在一战前实行的是帝制,所以并不能反映一战前帝制不符合潮流,故C项排除;

D.保证国家稳定的前提并不是强有力的君主,故D项错误。

故选:B。

12.【解答】A、材料指出向德国宣战,故排除;

B、材料涉及的是对德宣战的信息点,未涉及政局改变的有效信息,故错误;

C、1914年,英法联军与德军在马恩河地区进行了两次战役,因此材料的叙述错误,故错误;

D、美国在1917年4月份,宣布参战,并且材料描述的信息是美国在招募人民参军入伍的信息,历史事件时间正确,故正确;

故选:D。

13.【解答】A.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17年底,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俄国呼吁主要参战国的工人结束罪恶的事业,主要是为了激发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进行反战运动,早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的和平。

B.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当时政权的生存,早日实现世界和平!而不是为了显示出政权的性质。

C.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影响到政治谈判的结果,更不可能涉及到割地和赔款问题。

D.材料不是鼓舞他们的解放斗争,而是希望他们阻止本国的资产阶级政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故选:A。

14.【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而言,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所以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居中调停,竭力维护世界和平的说法不当,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BC两项均符合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歌词可以看出美国的好战、残忍与争霸的欲念,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解答】A、材料主要指的是对目前大环境下,中国采取的措施,排除;

B、材料指出重要不能单单只是依靠国联,而是要认清形式,主动作为,正确;

C、材料指出国联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未指出是否带来真正和平这一信息,排除;

D、材料指出不能单单依靠国联,排除。

故选:B。

16.【解答】材料中“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战争的浩劫,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反映了一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D项正确;

人员和财产损失,材料信息未体现,故A项排除;

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的问题,故C项排除。

故选:D。

17.【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削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故①②③正确;

一战中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故④错误。

故选:B。

18.【解答】根据所学,由于一战中协约国参战国家达到了27个,美英法等工业强国属于协约国,而同盟国集团只有4个国家,其中只有德国经济实力较强,所以①符合史实;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性质的,②不准确;

德奥军队在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在东西两线作战,而且陷入持久作战,故③正确;

由于同盟国在前线的失败,导致了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发生了革命或者起义,故④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故选:C。

19.【解答】依据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强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②③④符合题意。

③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故③错误。故D项正确。

故选:D。

20.【解答】由材料中“毁灭了它的经济”这一信息可知,德国的工业生产已难以满足长期战争的需要,即经济实力不够强大,故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

21.【解答】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故这两股政治力量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故①④正确。

故选:D。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2.【解答】(1)第一小问的历史原因,所学可知,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是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王朝的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性极强。第二小问的现实原因,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原因是德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质上德皇权力依然至高无上,且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热衷于争夺欧洲霸权。

(2)第一小问的政策倾向,依据材料二“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可知,政策倾向是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第二小问的卑微的原因,结合1866年德国的现状可知,原因是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3)本小问的根本原因,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故答案为:

(1)历史原因: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王朝的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性极强。

现实原因:德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质上德皇权力依然至高无上,且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热衷于争夺欧洲霸权。

(2)倾向: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

卑微: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3.【解答】(1)本小问的背景,要从一战这个大背景下思考,结合美、欧、俄国三者状况以及威尔逊个人思想的形成归纳解答即可。

(2)本小问的原因,需要从美国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如国内:政治因素并没有给予他全力支持,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共和党的挑拨导致公众舆论压力巨大等。国外:英、法操纵巴黎和会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等。

故答案为: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难以维持;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英、法、德等国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霸权主义的奠定;威尔逊个人思想的形成。

(2)原因: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并没有给予他全力支持,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共和党的挑拨导致公众舆论压力巨大;英、法操纵巴黎和会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

24.【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可见作者是支持政府参加一战,因为战争可以维护民族利益,“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说明了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时抓住“最动荡的时期”“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据此可知解答时用一战以来的一百年的历史来分析归纳即可,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二是结合美苏争霸分析,三是结合冷战后的冲突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

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2)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冷战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矛盾所导致的战争频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