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商业化能否让学生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一师者 2020-08-02

有这样的一句话:“教育商业化“,有许多人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它已经悄悄在来到了我们身边,对于“教育商业化”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人的观点是要多元化地开拓教育领域,既能解决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反对者的观点是如果中国教育真的成了金钱至上的话,那么,穷孩子就没有被教育的资格了,高等教育是不是有钱才能上大学。试想一个大学生每人一年交7、8千元甚至上万元,这个费用,对于一个年收入中低等水平的家庭已经有些开始气喘了,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是光住宿就完事了,乱七八糟的费用全算上,包括大学生交友应酬、谈恋爱、手机费用、伙食费、生活用品……一些普通家庭已经勒紧裤腰带,更何况那些出身贫寒家庭的学子呢?

教育商业化能否让学生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例如前段时间,在网上热议的河北高校的天价宿舍两人间,住宿费仅1200元,服务费14000元。不知道这个服务费包括什么,给学生打扫房间卫生吗?如果是,这种保姆式的服务适合大学生吗?不是提倡让大学生自力更生,自我服务吗,现在又反悔了吗,是在培养公主和王子吗?服务费包括叫醒服务吗?担心大学生们天天晚睡早上不起,也加了这一项服务?难道还有帮助大学生清洗衣服或是点叫外卖?如果这些统统都算到14000的服务费当中,这四年下来,我们的大学生是接受的衣来伸用,饭来张口的高校教育吗?如果不包括这些最基本的服务,那么,这么高的服务费用合理的说法是什么?具体服务什么,到底是贵在哪里?学校通过这样的天价宿舍是赚钱了,那么,这其中带来的矛盾纠纷对于学生和一个家庭的影响的深刻的。

也有的大学宿舍分为不同的等级和价格,有钱的学生住条件好的宿舍,没钱的学生住条件差的宿舍。学校本来是以这种方式来取得自身的教育资本以及负担因修建校舍而须承担的成本,貌似还考虑了家境一般的学生,但是,这让很多穷学生的心理产生的落差是非常明显的,这样不等级的住宿待遇便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家庭是否有钱和有背景,有钱的学生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这两类学生的反差,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功利主义和教育功利意识。现在连小学生都会标榜自己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的,自己的学习用具是什么牌子,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重心放到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上来,而只是单纯地追逐教育的商业利益和学生的分数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的终级点将会出现明显的偏差。

在中国,一个中低等收入家庭要供养一名大学生,负担不轻。而对于农村贫困家庭而言,让孩子上得起学更是相当艰难。因为他们无力支付这么高的教育费用。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下,有钱人比普通人更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只要有钱,他们的孩子就可以接受和享受到高质的教育,反之,穷人家的孩子,有多少奢望通教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地位?即便勤工俭学,对于这样的天价住宿,只能是感叹真的“住不起”,这样的大学真的“上不起”。有一些准大学生,考上了大学,却上不起大学,还有一些上了大学,必须得勤工俭学,才能帮助家里减轻生活负担,都是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唯一出路就是依靠知识,考上大学,才能从以前的环境中彻底地走出来,但是有很多时候,来自农村的贫困学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放下大学读书难不说,就说现在连上幼儿园也要排队报名,上不起幼儿园的孩子也大有人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幼儿园招生来讲,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就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全家动员头一天半夜就开始排队,原因很简单,不是家家都有钱去上私立幼儿园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问题上,如果不在是让家长发愁学费,不再是由经济条件决定孩子未的命运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富”了。

(文:月亮姐姐Nancy,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