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辉观察:关于有效加强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教指导的提案

 荣辉有约 2020-08-02

(摄影:彭荣辉)

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起教育,我们能够谈及的话题有很多。但遗憾的是,无论过去、现在,社会更多关注的只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却对学前教育,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鲜有关注。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少因素对其影响显得至关重要?四个:一是基因遗传;二是早期家教;三是学校教育;四是社会影响。蚕豆的种子开不出豌豆的花,这叫遗传。而此外,在几乎所有的相关家庭教育理论著作中,都有提及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03岁,决定一个人终生的学习能力;06岁,决定一个人终生的事业成就。如此,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便显得举足轻重。然而,现实情况怎样呢?结婚成了一不小心的事,有孩子也成了一不小心的事。如此,优生自然谈不上。至于优育,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不奇怪,因为为人父母者多受口耳相传、道听途说的影响,多受传统育儿经验的影响,而少有对正确科学育儿知识的系统学习。更有甚者,养个孩子只是玩儿,抚养和教育的事儿只当作老人的职责和学校围墙内的事儿。万丈高楼凭地起。地基不牢,再坚持错了方向,怕是之后孩子入了学校,再神通的老师也回天无力。

分析:

诸多行业都须持证上岗,唯独做父母的,无须任何资格认证。我们有《婚姻法》这固然不假,但不过是对青年男女可以合法同居的一个资格认证,至于对谁有权利为人父母并无规定或是限制。正因为没有规定、限制或是正确引导,年轻父母主观上的不作为或是教育随意,而引发今天家庭教育的诸多后遗症,譬如:父爱的缺位,母爱的泛滥和隔代教育的尴尬。

第一、“父爱缺位”,即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家庭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家庭教育的状况。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越是向前推进,我们的孩子越是面临父爱缺失的窘境。爸爸去哪儿了?工作,应酬,娱乐。即便娱乐,也少把孩子带在身边。理由很简单:好不容易熬来一个周末,难得一次清休,就不要为孩子打扰了吧。所以如此,既是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缺乏所致,也与传统价值观“男主外,女主内”的误导相关。但事实上,即便是妈妈也工作的家庭,也是妈妈陪伴孩子、干涉孩子教育较多,而父亲则较少管教孩子,甚至从不参与。

第二、“母爱泛滥”,指的是母亲无条件的、不分原则的保护孩子,过于关心孩子,以至母爱不再是一种爱,而成为一种害。广义上来说,所谓“母爱泛滥”,不仅指母亲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也涵盖母亲之外的孩子的其他亲人,包括父亲、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给予孩子的过多保护和关怀。父爱缺位,母爱来补偿。但殊不知,就像女人永远代替不了男人,母爱永远也替代不了父爱的力量。打个比方,家庭教育就像一杆天秤,它需要来自父爱和母爱的双重砝码来平衡。任一偏颇,都可能引发教育的失衡。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孩子,于是,不可避免,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就很自然落到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肩上,这种由祖辈对孙辈施行抚养和教育的现象,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可谓中国特色。据查,我们现有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随着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长大,孩子年龄越小,与祖辈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甚至,随着社会高龄化、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高,隔代教育也愈来愈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遗憾的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教育缺位将对孩子未来成熟人格的构建会造成很大影响,孩子还将因此面临情感孤独、缺乏安全感、角色意识混乱、自信心及责任心不足等诸多问题。母爱泛滥的影响则是:孩子遇事,不论巨细,缺乏主见;但遇决策,当断不断,犹柔寡断,甚至根本无法作出自我判断;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人际关系紧张,离开家庭,寸步难进,举步维艰。而隔代教育的弊端,则主要表现在:过分溺爱,处处牵就,让孩子任性自私,性格孤僻暴躁,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少创新意识,有社交恐惧,缺乏相应自理能力,少自信,抗击打能力差,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推动摇篮的手即推动社会的手。可是,谁来改变这些推动摇篮的手呢?家庭自我主动学习固然重要,但一个良性的社会机制,理应为此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配套体系,以期实现良性循环,真正让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建议:

一、在《婚姻法》之外,相关部门可依照驾驶证申请首先必须通过科目一考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青年男女在法定结婚年龄申请结婚时,必须通过相关学习,使其具备初建家庭的基本资格,使优生优育成为可能。

二、每一对合法夫妻,在有意向为人父母之前必须接受相关主题的专业培训,以类似驾驶证申请必须通过科目四考试的形式,确立准父母的科学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让优生优育享有充分保障。

三、由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民政部门、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以及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机构为主要构成部分,专门组建一个面向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独立机构(政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为辖区内职工和家庭提供相关方面的跟踪服务和必要指导。

四、社区内有独立机构或工作人员能够承担面向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方面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以引导辖区内居民正确育儿,科学育儿,和谐家庭关系,睦邻友好,把引导家庭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个良好把手。

五、加强学校“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让一大批对家庭教育有研究有探索有实践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有机会走进校园,定期和不定期地为各个层次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学(分级分类分性别),借助报告、讨论和交流互动的活动方式,促进家长素质提升,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舆论宣传媒介,如电视、报纸和公共场所(车站)的海报、宣传画等,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科学育儿的理念,普及正确科学育儿的知识。甚至,可以考虑印刷各项各类育儿基本常识以传单或是小册子散发,以求科学育儿理念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普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