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妇科体会

 369蓝田书院 2020-08-02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中妇科治疗一共十四条,内容有产后、月经不调症状、闭经、乳房病。其中第一百零四条说“月水断绝,止用此穴,法无不效”。“法无不效”就是说说而已,导致闭经原因很多。目前铁手桐君治疗的闭经主要三种:多囊卵巢、卵巢早衰、运动性闭经。选穴与《治症总要》大同小异,增加环跳、血海、腰部反应点;针刺手法要点是局部有胀麻,远端有触电感,特别怕冷的直接用火针;治疗效果是近期迅速有效,长期效果巩固不容易。采用服用中药与针刺交替进行,效果能稳定住。难点在于治疗有效后,女性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容易再次出现闭经的情况。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妇科
一,妇人难产、胎衣不下,这俩症属于听说过,没治过。
二,产后血块痛,针刺治疗不多,体会如下:甲,产妇多畏针,须内服药与针刺配合治疗,《傅青主女科》是重要参考书;乙,用粗针刺,得气后缓缓而出;丙,但能用一穴,绝不用两穴,这样能减少产妇紧张;丁,肾俞、环跳、秩边,可轮流使用。
三,妇人无乳,这个可以针刺。注意事项:甲,针刺一次,不一定有效,一般两次后,乳汁增多(每次从15ml到30ml);乙,针刺后可在穴位用揿针巩固,如膻中、肩井、乳根;丙,缺乳问题不仅是一个治疗的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加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四,产后诸病随着时代变化,须改良:甲,以揿针、耳针作为毫针补充治疗;乙,粗针、细针的使用,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丙,灸法于产后诸病甚好,畏艾灸气味的,以膏药外敷法替代。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妇科第九十九条
一,第九十九条内容症状为“五心烦热、头目昏沉”,病因四条:一,产后劳役,邪风入络;二,辛勤太过;三,阴阳不和,气血壅满;四,忧愁思虑。从症状看,很像个内分泌紊乱、颈椎病一起出现。
二,选穴为百劳、心俞、合谷、中泉、劳宫、涌泉。补充穴位为少商、曲池、肩井、心俞。百劳、心俞治疗颈椎病有背痛背发紧心慌时,可用速刺法,然后用揿针或膏药外贴。合谷、中泉对于手发热或发冷的,都能使用,浅刺得气即可!劳宫、涌泉,最好用粗针一刺后,不必行针,通俗说就是用力扎下去,病人觉得胀就行了,不必用手法!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乳痈
第一百零三条录乳痈针刺治疗,选穴为痛处针刺,膻中、俞府(局部),少泽、大陵、委中(远端)。乳痈(哺乳期乳腺炎),针刺治疗是一个辅助手段,因为病情发展的速度,迅速恐非针刺所能控制。膻中、俞府之针刺感达患处,效果则好加乳根等乳房周围穴位更佳。又可刺背部华佗加脊穴,针感达患处为佳。痛处针刺,以浅刺多针轻搓为宜。
内服药必须三天内有效,否则难上加难(不要大包大揽,不然后果很严重)。具体用药可参考《外科正宗》《外科启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等书,大体用药一为清热解毒二通窍散结,大队清热解毒药加吴茱萸、细辛、蜀椒、皂角刺、白蒺藜、鹿角镑甚好。外敷膏药可改如意金黄散为软膏,外用患处。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妇科崩漏
一,条文第九十六、第一百零一为崩漏。一为血崩漏下、一为血崩不止。第一百零一的症状除血流不止外,还有羸弱身瘦、寒热往来、喘咳痰涎。体会如有这些伴随症状,恐怕不是针刺艾灸贴敷能解决的了!针刺艾灸贴敷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安全有效率高的!
二,第一百零一条理论部分提出遇到有赢瘦身瘦、寒热往来、咳嗽痰涎的,如有血崩不止,不能当虚劳治。至于为何不行,条文解释的不甚了了!体会“妇女必问经带产”,女性过来看看上呼吸道感染,也得问问经带产,因为她这个咳嗽是逢月经前后加重。按中医体系,此咳非外感,内伤可能性大!
三,漏下与血崩,体会如下:甲,寒者多用灸(灸腰部十分钟,小腹十分钟)少刺(穴位少手法轻,但针感须达会阴);乙,针刺艾灸贴敷五天起效,无效或停止治疗后突发血崩,则另请高明!有效则逐渐减少治疗频率(隔一、二、三天治疗),根据病情按月经周期或按节气调整治疗周期方案 ;丁,选穴以小腹为中心,选取局部穴位,此局部治疗。远端百会、百劳、背俞穴、华佗加脊、天枢、足三里、血海、委中、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为整体调节。非为止血而用,气调血桂归经,自然不复流(现代名词是针刺艾灸贴敷对于女性激素调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