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0413武汉养鸡户备受禽流感困扰 每天亏损5000元

 theola 2020-08-02

  长江商报消息 “鸡蛋涨了两毛,三块四了!终于回暖了!”昨日上午11时30分许,接听本报记者的电话时,彭金明正在给鸡蛋装车,尽管累得气喘吁吁,但他还是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喜讯。近10天来,彭金明一直都在愁眉苦脸中度过,但蛋价的上升,让彭金明重拾信心。

  彭金明算是一位资深养鸡户,从1996年开始,他就贷款开办养殖场。如今,他的武汉精明禽业有限公司在新洲可算是数一数二的养鸡大户,鸡舍常年存鸡20万只,年产绿色认证鸡蛋3600吨。

  “以前嫌鸡下蛋慢,现在却嫌鸡下蛋太多。”彭金明说,这次H7N9禽流感对他的影响已不是第一次,而企业最终能活下来,并且规模不断扩大,“靠的就是煎熬和坚守”。

  为防感染,管理人员不准进入饲养区

  彭金明的养殖基地位于新洲区李集街一处空旷的山地,距离武汉市区70多公里。基地周边的环境不错,空旷的山地,一排排樟树环绕着一片红瓦房。

  精明禽业公司的办公区与养殖基地相隔约5公里,养殖基地也被分成办公室场所与饲养区域,简单的办公室用作交易开单、进出货登记等,平日这里都非常忙绿,但近10天来却很冷清。

  饲养区域完全独立,四周都是围墙,围墙外的污染道供运送蛋鸡粪便的车辆通行。“防止鸡群受到感染,饲养区谢绝参观,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也不能进入。”彭金明说,饲养区严格封闭,饲养工人进出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才可以。

  4月6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消息传出不久,记者来到彭金明的养殖场,养殖场的大铁门正对马路,门前撒了薄薄一层生石灰。大铁门内有一个水池,池里是0.3米深的消毒水。彭金明说,出入养殖场的车辆必须从消毒池经过,因为要对车轮进行消毒。同时,铁门边的门岗也是一个消毒室,紫外线和喷雾消毒同时进行,工人要在消毒室内消毒5分钟后才能进入。

  昨日,当记者再次来到精明禽业公司,被要求不允许进入鸡舍,从彭金明提供的鸡舍照片显示,鸡窝是现代化的,铁丝笼很大,鸡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喂食喂水、消毒、清理粪便等都是自动化。

  “每天中午捡鸡蛋后,我会对鸡舍及其周围进行全面的消毒,饲料内也添加了一些药物。”彭金明说,他一直注重防疫,基地内从未出过问题,但近日受禽流感影响,鸡和蛋的销量都大大减少。

  行情好一天赚5000元,现在每天亏5000元

  4月3日,上海确认了第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这条新闻让彭金明警惕起来,而此前的鸡蛋价格正处在上升趋势,市场收购价为4.1元/斤,他还希望借此趋势多赚一些。

  彭金明说,刚开始以为是小范围的,过几天就会没事,可后来得知上海家禽市场关闭,杭州也有市场关闭,武汉的金潭家禽市场暂停进货等情况,让他意识到即将面临一个难关。

  “鸡蛋价格直线下跌,最低跌到了3.0元/斤,还是销不动,鸡和蛋销不出去,但每天的成本仍一分不少。”彭金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鸡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和豆粕,每只母鸡每天消耗0.25斤饲料,每斤饲料价格为一块三左右,加上人工、水电等,鸡蛋收购价需在3.60元/斤左右才能保本。按目前的鸡蛋出货价3.40元/斤计算,基地每天产10余吨鸡蛋,每天就要亏5000元,“以前行情好的时候,每天可以纯赚5000元。”

  受非典影响,他曾亏损百万元

  彭金明回忆,此次的禽流感疫情并非第一次风波。

  2003年,彭金明养了10万只蛋鸡。受非典影响,餐饮市场一派萧条,鸡蛋和鸡的销量锐减,价格也一路下跌。那年是他从1996年开始养鸡以来遇到的第一次风浪,亏损百万余元。“看着损失一天天增加,我和妻子哭都哭不出来。”彭金明对那次事件记忆犹新,那一次差点倒闭。

  2006年,苏丹红事件爆发,我省对饲料生产和销售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饲养环节遵循无公害生产标准,收购环节进行检测化验,对喂了含有苏丹红饲料的家禽予以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导致鸡蛋销售受阻。幸运的是,彭金明饲养的绿色无公害鸡蛋,在提供饲料、鸡蛋的检测证明后,允许上市。但受其影响,鸡蛋价格下跌幅度大,损失也很大。

  2008年11月,市场再发三聚氰胺风波,严查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行动迅速展开。受此波及,鸡和蛋的价格齐跌,不少养鸡场“裁员”,压缩蛋鸡数量,将蛋鸡当肉鸡卖掉,以此削减大量饲料成本。

  “只要鸡和蛋的质量过硬,就不怕风波。”经历一次次市场风波后,彭金明总结出了一套经验教训,那就是平时要做好消毒防疫,一定要保证鸡和蛋的品质。苏丹红事件后,他几乎不再购买成品饲料,改为购买原料自行配置,并与高校教授进行技术合作。

  “非典时期,也没想过要杀鸡”

  “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这次禽流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管怎么样,我的鸡场没事,人更没事。”随着鸡蛋收购价回暖,彭金明逐渐又有了信心。

  隔几年就遭受一次风波,想不想改行?对此,彭金明笑了笑说,“养鸡18年了,身家性命全搭在这里,肯定会一直做下去的,即便是非典最困难时期,我都没想过杀鸡。”

  “疫情有好转迹象,我们的行情也会逐渐好起来。”尽管目前每天还有5000元的净亏损,彭金明还是有信心在养鸡行业继续干下去,“无论如何,不会轻易杀鸡”。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金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