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茶?洗茶两遍?温水泡茶?这三种去除老白茶杂味的方式,不靠谱

 小陈茶事 2020-08-0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年前,托朋友带回一块老船木。

那块被岁月淘洗过后的老船木,以前一直摆在茶桌上,充当着茶盘的角色。

古人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一块老木头,就如同是朋友,旧得更让人安心。

老树葳蕤,老木沧桑,被时光磨平的棱角后,老旧的木头会有一股非人力穿凿的美感。

厚实、质朴、而又耐看。

喝白茶,有很多人认为是老的好。甘香醇美的老白茶,圈粉了无数人。

但是自己的老白茶放久后,出现了杂味,又该怎么办?

对此有很多惜物的朋友,为了减弱杂味的影响,尝试在泡茶方式上做了许多调整。

但村姑陈今天要说的是,带杂味的老白茶,没有必要在冲泡上多花心思。

徒劳,而无益!

《2》

不推荐的做法一,放在通风处醒茶

遇到带杂味的老白茶,有人会选择通过醒茶的方法,散一散味道。

具体的操作是,将带有明显杂味的老白茶,取出部分,放在紫砂罐等密封性不强的容器内,适当的通风醒茶。

这样的做法,对散去杂味有效果吗?

平心而论,效果明显。

气味属于可挥发物,不论是清新的茶香,还是杂乱的怪味,在适当通风的条件下会散开在空气里,保留下来的数量不明显。

回到平常的生活里,在新房在装修不久后,很多朋友会选择将窗户敞开通风散一散味道。

个中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从实际的喝茶体验看,带杂味的老白茶,光是靠醒茶改变不了其本质。

毕竟,白茶存久后沾染上了杂味,实质上是存茶没有做到位,导致茶叶变了质。

变质后,老白茶内部的芳香烃、芳香醇等香气物质受损,让茶香减弱,并且异味明显。

与此同时,还会生出不好的物质,深藏在茶叶内部难以去除。

故而,喝这类带杂味的老白茶,是拿自己的健康在冒险。

优质的老白茶,不会有任何一丝杂味,更不需要通过醒茶来去散异味。

醒茶的做法,反倒是画蛇添足。

而带明显杂味的白茶,哪怕通常醒茶后能削弱大部分的异味,仍然不适合饮用。

说到底,醒茶去杂味的做法,只是一场无用功。

《3》

不推荐的做法二,喝茶前多洗茶两遍

很早之前在外面喝茶,听到过这样的奇葩说法。

带杂味的老白茶,喝茶前只要多洗茶两次就好,不影响滋味。

呃,这样的言论不可信。

理由在于,通过洗茶去杂味的做法,相当于是掩耳盗铃。

只能瞒一时,不能改变本质。

很多茶友认为,老白茶存放了这么多年后,喝茶前洗一洗茶更好。

因为上了年份的老茶,多少会有些“脏”。

其实,这样的理解不对。品质出色的白茶,在清洁干燥的存茶条件下,哪怕是放七年,放十年,甚至放更久,也丝毫不会有任何的杂质干扰。

同时,高品质的白茶在得到良好储存的前提下,馥郁干净的茶香本性也不会改变,干茶的香气闻起来仍旧是清清爽爽的,药香、稻谷香、粽叶香等甘香悠扬,隽永持久。

冲泡时,对这样品质出众,色香味俱佳的好茶,自然每一道茶汤都不容浪费,不用洗茶也可以放心喝。

但若是白茶因储存不当的影响,生出了杂味、闷味和酸味、甚至霉味明显,那么光是靠“洗茶”来弥补,于事无补。

对于这样的茶,哪怕是经历了多遍洗茶,还是让人不敢放心喝。

好比是一个已经腐烂的苹果剜去烂痈后,清洗上百变,甚至榨成汁,在对其知根知底的情况下,肯定不敢再放心饮用。

同理,已经明显存坏发出杂味的老白茶,又怎能寄希望于洗茶呢?

《4》

不推荐的做法三,温水泡茶减少杂味

面对带杂味的老白茶,很多人有十八般武艺对付。

除了醒茶、洗茶的做法外,还可以在泡茶的水温上下功夫。

比如,沸水冲泡杂味比较明显。而用温水冲泡,能减少异味。

背后的原理,并不神秘。

原因在于,茶叶内部的气味(茶香、杂味等),都有高低沸点之分。温度高,分子的热运动快,气味散开的速度相应的加快。

沸水泡茶像是一面刚正不阿的镜子,美丑妍媸,一试分明。优质白茶的馥郁茶香,借助沸水的高温,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而杂味明显的老白茶,会在沸水的考验下显出原形,缺点暴露得一览无遗。

但换成温水泡茶后,情况则大不一样。

温水泡白茶,好茶的香气不能充分表现,但同时劣质茶叶的杂味闷味也能得以掩饰。

在七月的一天,有一回试到了一泡酸味明显的老白茶。当时前一、二冲,使用的是沸水冲泡,壶内的水刚一烧沸,就往下注水冲泡,茶汤倒出来后,盖子上能闻到的酸味、闷味异常明显。

后几冲泡茶时,换了个身旁的小仙女,接着冲泡。

最开始时,由于小仙女没留意壶内的水温变化,那壶烧开过后有一会的水,温度已经变得不烫手了,没有重新摁下加热,继续接着冲泡。

结果发现,同样的一款老白茶,温水冲泡的表现大不一样,酸味杂味明显减弱,闻起来好闻多了。

只不过,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仍旧是寡淡、平淡、无香无韵,一点也不醇厚,完全不好喝。

可见,温水冲泡,只是这些劣质老白茶的遮羞布。虽能减少杂味的释放,但是对茶味的改善完全没作用!

《5》

为避免老白茶在存放多年后生出杂味,应该怎么做?

寻本溯源,得从存茶的做法为出发点。

在漫长的存茶之旅中,防微杜渐,避免杂味的出现,才是最关键的做法。

要不然,等到发现茶叶已经出现了杂味,再去挽救时已经为时晚矣。

妥当的保存白茶,避免好茶变味,离不开以下三部曲。

首先,将白茶买入手后,要确保茶叶的干度合格。

干茶摸上去,手感要干燥。芽头尖端微微有些扎手感,而叶片互相间磨蹭时会发出清脆的沙沙沙声响,茶梗一经拗折,便能直截了当的断成两截……

从实际的经验看,在没有专业的仪器帮助测定茶叶含水量时,通过上述的简单方法先自行判断白茶的干度,这对长期存茶而言,很有必要。

若不然,如果买到手的白茶从一开始,芽叶内部的多余水分压根没烘干。

那么,这无疑会给后期埋下一颗雷。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后期不论再怎么用心储存,一旦茶叶内部的水汽扩散出来后,会由内而外的导致白茶受潮变质,生出杂味,防不胜防。

其次,长期储存白茶,建议用“三层包装法”打包。

保存白茶的三层包装法,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用铝袋装入茶叶后,挤出袋内的多余空气,用绳子绑紧袋口。再重复上述的操作,套入一层食品级的塑料袋,最后的外箱,建议用标准厚度的五层瓦楞纸箱,并用胶布将纸箱四周密封。

保存白茶时,唯有外包装妥当的密封,才能为白茶的良好储存和陈化计在长远,不易受潮变质,生出杂味。

最后,经三层包装密封后,不能贴着墙面或地面存茶。

存茶的纸箱,要放在阴凉、干燥、避光、清洁、无异味的环境。

由此,才能有利好茶的长期保存,存上五年,十年,也不会生出难闻的杂味!

《6》

南方的八月,还没有一丝秋意。

窗外的日光,还是炙热的。

但傍晚和清晨,已经有凉风,顺着窗户钻进。

正午,阳光晴好。

取一泡2016的白牡丹饼,认真的享受一泡好茶的风味。

药香沉郁,汤水极醇,无可挑剔。

优质的白茶里,不论它的年份到了多高,也不会有杂味。

老茶的魅力,胜在岁月感!

而出现了杂味的老白茶,则像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