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思明居士 2020-08-02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在《天龙八部》的众多主要角色中,慕容复可以说是最具有创业精神的。自打第一次亮相,慕容复就一直奔波在为实现人生抱负——推翻宋朝、重建燕国,而努力奋斗的道路上,甚至忙到连搞对象的时间都没有,唯一的一次和西夏公主相亲,也是为了当上门女婿好谋取西夏的兵马军力。

除了积极进取、勤奋努力这些创业者必备的品格之外,慕容复还具备一流的创业基础资源。

比如品牌效应:“北乔峰,南慕容”的美誉已经天下皆知,慕容复是江湖武林头条新闻的常客。

比如团队优势:慕容复手下四大家臣业务能力不弱于丐帮四大长老。

比如个人能力:慕容复继承了家传的“斗转星移”绝学,完全可以跻身当时江湖顶尖高手行列。

更为难得的是,慕容复还有许多潜在的顶级人脉关系可以调用,比如丐帮帮主乔峰一直与他神交已久,渴慕与他结交。比如他的老爹慕容博曾经是吐蕃国国师鸠摩智的好大哥。比如大理国的王子段誉也一直希望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虽然动机不纯——是因为暗恋王语嫣。

然而,慕容复最后的下场却是无比凄惨:创业之梦彻底破灭,自己也得了失心疯,整日活在“称帝”的癫狂之中。

正应了那句网络用语,本以为他是个王者,谁想到连废铁都不如。

那么慕容复是如何从“王者”一步步沦落为“废铁”呢?咱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首先,咱们从慕容复要实现的那件宏伟目标说起。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慕容复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想推翻北宋王朝,重新建立他们慕容家族已经灭亡数百年的燕国。且不说燕国早已物是人非,就连慕容复怀揣的那枚燕国公章也已经锈迹斑斑,不知包了多少层浆。

放眼当时的局势,和平仍是主流。北宋王朝正处于宋神宗与宋哲宗的交替阶段,此前经过王安石变法,国家元气尚在。赵家人的天下还远没有沦落到让老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局面。宋江、方腊的起义也要在几十年后才会爆发。而慕容复偏偏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幻想着一朝发兵,推翻宋朝、重建燕国,实为逆天之举。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某种意义上来讲,慕容复原本就是抱着一种“梦想总是要有,万一遇见了鬼”的侥幸心理去谋划自己的事业,他既不是为了拯救苍生,也不是替天行道,充其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点私欲和虚荣。

这一点和他自幼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联。

自从他那幼小的心灵就被种下了“反宋复燕”的种子,这棵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成为压在他心头上难以卸下的躯壳。明知不可为,也会打肿脸充胖子去尝试一下。看似悲壮,实则悲催。

当然了,凡事瞬息万变,没有那么多绝对。宏观层面的不足,有时候可以通过微观层面的精心运作进行弥补和调整。通过吹一个天大的牛逼,吸引一伙人跟着完成一番大事业的案例,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罕见。

那么,慕容复真的从微观层面中弥补了自己创业条件先天不足了吗?除了吹牛逼之外,他还干过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吗?

显然也没有。

我们所说的微观层面,通常包括创业者本身的禀赋以及他为人处世、运筹帷幄的水平。

我们先从慕容复本人聊起。

作为创业团队的核心领导,慕容复的性格禀赋将决定这个团队能否走得更远。

可惜从实际表现来看,他距离乔峰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个段正淳。

优渥的家庭出身外加小鲜肉的颜值和偶像派的气质,使得慕容复生就一副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的公子哥秉性。

很多时候,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反而会成为阻碍一个人从优秀跨向卓越的屏障。

因为自视甚高,原本可以和乔峰、段誉等江湖豪杰结为朋友,成就一番伟业的慕容复,却对这些人弃之不理。混到最后,慕容复非但没有凭颜值吸引来新的追随者,就连老爹给他遗留下来的四个创业元老也弃他而去,慕容公子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乔峰被罢免了丐帮帮主职位之后,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广交人脉,完颜阿骨打、耶律鸿基等当时的豪杰、霸主都先后和他成为结义兄弟,就连《天龙八部》的顶级大佬扫地僧都对他大加赞赏。

想要做成事,先要会做人。可惜慕容复人生之路上最重要的这门课并没有学好。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但凡自视甚高的人,往往会生就一颗“玻璃心”,稍有风吹草动,他们那颗傲娇的小心脏就受不了了。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如是,慕容复也不例外。

慕容复在破解玲珑棋局的时候,就因为丁春秋的寥寥数语,便乱了心神,险些拔剑自刎。在少室山,被乔峰当众摔了个四仰八叉之后,慕容复再次拔剑抹脖子。身为团队的领袖,却动不动就开启自毁模式,这样的心态又如何能堪当大任。

除了自视甚高之外,慕容复还有个性格特点,那就是心胸狭隘。

慕容复之所以不愿意结交乔峰等人,说白了,就是看不惯乔峰武功比他高,混得还比他好。他宁愿错失这样的顶级资源,也要固守自己那点所谓的“脸面”和“自尊”。

在少室山,当乔峰面对中原武林人士的围困,临危不惧,爆发出一股英雄气概的时候。慕容复手下众人包括王语嫣在内都为之动容,纷纷希望慕容复出手相助,以成就“北乔峰,南慕容”携手对抗天下英豪的美名——更何况,慕容复在蒙受冤屈的时候,乔峰还曾经帮他解释开脱。

而且从更深层次考虑,慕容复的终极计划是推翻中原武林人士所拥立的大宋王朝。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分析的话,乔峰所供职的辽国,和他的目标是一致的。此时慕容复如果出手相助乔峰,不仅是成就了一番江湖美名,更是可以进一步和乔峰建立一个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日后就算乔峰不助他,至少他可以通过乔峰这层关系,直接和辽国皇帝耶律鸿基商讨如何瓜分大宋。

但是慕容复却令人大跌眼镜地选择站在乔峰的对立面。

我们不妨推敲一下此刻慕容复那点心思:手下员工虽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我要是言听计从的话,那我这个领导人的高明之处如何体现?更何况他们出的主意是让我去帮乔峰那厮,难道他们不明白我对那厮有多么不爽吗?

在这种小心思的左右下,慕容复决定将错就错,抛出一个“收服人心,为我所用”的牵强理由,堵上了王语嫣、邓百川等人之口,直接向乔峰亮剑了。

其实乔峰和中原人士的那些仇怨原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慕容复涉身其中,既收买不了人心,反而和乔峰的关系彻底闹僵了。

后面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慕容复非但没能在天下英雄面前逞英豪,反而遭遇了平生最大的羞辱。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心胸狭隘的领导者,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出昏招,其结果就是将大把的好机会彻底断送了。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而他们只在意自己那点可笑又可叹的虚荣心和自尊、脸面。

关键时刻的选择,往往不是算计出来的,而是凭你的良心和道义去抉择出来的。慕容复的下场,说明他不单是心胸狭隘,而是在为人处世的道义、良心方面,都存在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

同样面对乔峰受困,平日里好酒好色的段正淳,却讲了一番慷慨豪迈的话:

“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

大理众将士们不禁动容,齐声道:“原当如此!”

在这一刻,员工们的心牢牢地和段正淳凝聚在一起,都将他视作值得生死追随的好大哥。

其实一个领导人是否值得追随,不是体现在平日里如何讲一大堆豪言壮语和心灵鸡汤,而是在关键时刻对道义的把握和对义利的取舍。

慕容复性格上的一系列缺点,使得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现更是一塌糊涂。

前文说过,慕容复对于乔峰、段誉永远是羡慕、嫉妒、恨,结果失之交臂。

可是见到“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在开黑会的时候,慕容复却萌生了结交、收编他们的念头,甚至不惜自降身份,留下来帮他们除掉“天山童姥”,看到他们准备杀死一个少女——童姥本人,也不闻不问,连最起码的道德观都荡然无存。

“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无道义,和山贼土匪没什么区别,指望这群人去谋划“逐鹿中原”的宏图大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慕容复收编这群人,除了贪图他们人多势众之外,更多的还是想从他们身上寻找那种鹤立鸡群、众星捧月的快感。就好像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不和同龄人玩,偏偏跑到幼儿园去当孩子王一样。

到最后,慕容复更是丧失了三观和底线,无论是至亲还是友人,都纷纷杀害、抛弃,转而认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为义父。

此时,距离他彻底失败、疯癫,只有一步之遥。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一个没有眼光、没有胸襟、没有底线,却又盲目自负的人,最终功败垂成,看似悲壮,实则是世间的必然,命中的注定。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金庸先生对慕容复内心世界的描写,堪称绝妙:

在西夏王宫,宫女曾经问慕容复:

“公子生平在甚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

那一刻,慕容复“突然间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他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甚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感到真正快乐过。”

其实纵观慕容复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一直活在一种自相矛盾、自我纠结的人生当中,想成为像乔峰那样的大英雄,可惜风度和魄力不够;想当一个不可一世的枭雄,然而城府、狠辣又欠火候;学做段正淳,却放不下心里那点抱负和虚荣。

就好像鹿晗、蔡徐坤,放着偶像派明星不做,偏要去挑战李云龙、高育良、林耀东这样的角色,结果彻底找不着北。

(完)

慕容复创业失败的启示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