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说“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原话出自歌女,流传千古

 农俗闲话 2020-08-02

五光十色的电子世界中,诗词歌赋总能不经意间给人以历久弥新的回味。虽然吟诗作对并非今人所长,但在古人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传统由来已久,我们也不遑多让,虽然少了平仄格律但读来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而网上流行的诸多妙语不正是如此吗?

比如这句“林深时见鹿……梦醒时见你”,如此情意绵绵是否有种想要摘抄的冲动,虽然化自李白的“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而除去本身的格律限制外,在情感的表达上是否更符合当下热恋情侣的心声。还有这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出自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网友摘抄四字另加三字便使其瞬间流行开来,而起根本原因正是唤醒了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古典诗词的浪漫情怀。

然而,网络金句大多流行一时,但终究不能流行一世,究其原因或非名家所作或因时过境迁,但终归还是流于形而短于神以至于更新迭代层出不穷,不如古人逐字推敲情境交融以致数年才得一千古流芳之佳作,这些佳作观之心旷神怡,嚼之回味无穷,虽然时间推移但却从未境迁。

而今天要说的这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同样流行于网络,许多妙笔生花之时更是信手拈来喜不自胜。但终归昙花一现沦为尘埃,反观出处则流芳至今,千百年来无数人以此言志表心。而成就它的除了苏轼本身登峰造极的文学功底外,而词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才是其灵魂所在,没有经历此事便无所感也无所境。苏轼这首词原文是: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而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是千古流传朗朗上口的名句,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这句话其实并非出自苏轼,而是题中名叫寓娘的歌女。根据后世学者研究,当时苏轼好友王定国因为“乌台诗案”而牵连贬谪到岭南之地,而寓娘抛弃锦绣繁华不嫌岭南荒芜而毅然随行。事后随其归来的时候,苏轼与好友宴饮,席间问及寓娘岭南风俗是否适应,寓娘含笑作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为感动,便即兴创作并将寓娘的原话赋予词上终成千古名篇。而此句不仅反映了寓娘情操的美好和人品的高洁,也同时反映了寓娘与王定国坎坷的遭遇。命途多舛无归处,唯有心安处处家。这种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焉能不流芳百世又何尝不古今受用。

如此相较之下,流芳百世与流行一时皆因阅历与心境的境界各异。然而,诗词言志传情而已,既已志表情达又何须高下之分。子非鱼,子鱼各得其乐,而其乐融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