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心明斋 2020-08-02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最近重温了周星驰的《美人鱼》,影片的主线很简单,就是人鱼们为了保卫家园与人类抗争的故事。开篇就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工业废气遮天蔽日;茂密的丛林被砍伐得满目疮痍;不断排出的化学污水把河流染成了诡异的翡翠色,犹如一沟绝望的死水;被宰杀血肉模糊的大量鲨鱼;无一不在控诉着人类过度开发气球引发的生态破坏危机。

故事由此展开,讲述了富商刘轩为了得到填海批文,在海底放置声纳,破坏海豚的生存环境,以此赶走海豚,哪怕明知道声纳可能会把海豚杀死,也丝毫不在意。为了生存,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命,美人鱼们决定绑架项目的责任人刘轩,对他处于“死刑”判决。 于是,他们开始小心翼翼策划复仇的计划,派出人鱼族最美的女孩珊珊去勾引刘轩。 没想到心善的珊珊和内心本善的刘轩接触后假戏真做,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八爪鱼要杀刘轩的时候救下爱人一命,最终刘轩克服了种种困难,取消了填海项目,最终把所有财产都捐给环保机构。 故事的结局也非常美满,人鱼的爱情结出了果实,与心爱之人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

影片的口碑非常高,观众们除了对故事中的爱情,魔幻,搞笑等元素大加赞赏之外,也引发了对生态环保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但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从关于幸福的问题,也就是“什么会让我们幸福”这一主题入手,对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和心路历程加以分析,反思追寻幸福当中的人生智慧,希望可以对我们的生活包括人生价值观有所启发。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叔本华: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感知力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叔本华

来自人鱼族的珊珊,可谓出身贫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所有族人都栖身一艘破船里,随时面临灭族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被指派成了一名“间谍杀手”,如果换做其他人,应该都会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悲伤吧?但珊珊丝毫不受这些影响,她感受到的是这个世间的美好,从她吃烧鸡的时流露出来的满足,从她给受伤人鱼放消炎药这些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再到最后她把自己感知到的这份幸福传递给刘轩……

福楼拜的同代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赞同歌德的观点,而且在这一点上比他走得更远,他相信,我们的天性注定了我们究竟会幸福,还是不幸。在他看来,我们的感知力(今天我们会说基因)决定了我们幸福或者不幸的倾向。幸福的第一要义在于……有幸福的秉性!天生的活泼,他说:“可以决定我们痛苦或是快活的能力。”柏拉图早就区分了脾气暴躁的人和天性快活的人,对于前者来说,即便是有利于他们的事情,他们也很少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而对于不利于他们的事情,他们更是很容易愤怒;相反,对于后者来说,有利于他们的事情能够令他们感到快乐,即便遇到不利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感到愤怒。如今,我们会说,有些人看到的总是杯子里空的那一半,而另一些人看到的则是满的那一半。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的幸福,幸幅取决于我们的个性,而总的说来,我们只在乎自己的命运,在乎我们拥有什么。”叔本华接说道。然后,他又带着那种特有的促狭,添油加醋道:“命运是可以得到改善的,面原本朴素的生活不会对命运索要得太多,只是笨蛋总还是笨蛋,蠢货也依旧是蠢货,哪怕身边边围绕着天堂里的美女。”唯一的事情就在于学会了解自己,这样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生活。但是,在叔本华看来,我们无法改变,易怒的人继续发怒、胆小鬼继续怯儒,焦虑的人仍然焦虑,乐观的人总是乐观,病态的依旧病态,天性的力量依然是天性的力量……这位哲学家区分了:

我们原本的面貌:个性,力量,美,智慧,意愿……

我们拥有的东西:我们拥有的和我们占有的;

我们代表的东西:社会地位,名誉,光荣。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后面两点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经常觉得幸福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财产以及我们在别人眼里重要与否。可完全不是这样,叔本华说:永远的不满足、竞争、对峙、人世沧桑、命运多舛……这一切都会毁了我们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幸福仅仅是建立在“拥有什么”或是“代表什么”的基础上。在叔本华看来,幸福应该是在我们本性的“存在”之中,即我们原本的模样,幸福在我们内心的愉悦中,是我们能够感受的、理解的、想要的果实:“一个人的自身比起这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或者他所给予别人的表象更能带给他幸福。”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如果说我赞成叔本华的观点,却也只能是部分地赞同。经验告诉我们,幸福与我们的感知力密切相关,与我们的性格、我们的个性密切相关。某些个体要比另外一些个体更倾向于得到幸福,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因为他们乐观,因为他们天性快乐,因为他们总是容易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在情感上是平衡的……我能够赞同的是,我们私底下的天性使得我们趋于幸福或者不幸,这一切远比我们拥有的东西和我们的成功更加重要。

就像影片中,能使刘轩感到幸福的,并不是社会意义或者物质意义的成功(尽管这些也能够作用于他的幸福),而是能够让自己自我完善,能够让自己平复过往的伤痕,改变或者超越使自己感到不幸的想法的内在的功夫,正是这内在的功夫赋予我们在个人以及社会意义上充分发展的权利。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与叔本华有所分歧。如果说他的确很有道理,强调幸福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感知力和个性,但他却大大低估了我们能够作用于自我,作用于我们的感知力这一事实,我们能够充分发展我们的感知力,最终更好地实现我们最深层的向往。

而且,在这位哲学家的身上,有一种奇怪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的幸福说几乎具由基因决定论的性质,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告诉我们能够变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准则!也许是因为他的一生太过不幸,叔本华对于智慧的期待远比他自己想象的要多。叔本华自小处于病态中,十七岁时,父亲的自杀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创伤,而接下来的一生之中,他一直经历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和情感上的失败。开始时他爱上了一个女演员,可女演员却并不爱他,这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失望之情。在完成其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他又和贴身女仆发生了关系,后者生下了一个死婴。接着,他又不得不放弃与一个病重女人结婚的计划。后来,他迷上了一位歌唱家,可这位歌唱家也没有能够正常地足月怀孕生产。于是自此之后他放弃了一切结婚的可能。可他的职业生活也不再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愉悦。尽管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书上,可他的作品却并未引起关注,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毫无反响。而他在大学里的教职同样带给了他残酷的失望。他在大学里教授的课程经常会被取消……因为没有听众。以至于他不得不死了心放弃教职。我们当然能够理解他对于生活的悲观态度……虽然不会完全赞同。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可我却尽可能反过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通过心理的和精神的练习,改变我们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目光。刘轩在刚开始的时候追求的是金钱至上,但是当珊珊问他:你赚那么多钱用了来干嘛的时候,他显然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回答,还有什么比钱更重要?珊珊却说:假如这个地球上没有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事情后,刘轩最终把所有财产都投进了环保事业,成了环保慈善家。显然他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目光都改变了。因而我和叔本华一样,都认为幸福或者不幸都因为我们自身,我也认为“同样的环境,每个人却拥有不同的世界”。但是我和他又完全不一样的是,我认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简要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我们具有某种天性,使得我们趋向幸福或者不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在的条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夫妻关系、富有或贫穷,等等)对于幸福产生的影响甚小:

随着我们对于自身,对于生活的着法的改变,随着我们改变自己的看法、想法、信仰,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幸福,或者不那么幸福。

钱能够带来幸福吗?

刘轩的钱多到无法想象,几百亿的生意几秒钟就能决定。身边美女如云,然而靠金钱堆砌起来的奢华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对身边的人总是很大声呼呼喝喝。唯一让他开始感到幸福的时刻却是跟珊珊一起吃鸡的那天晚上,跟珊珊一起玩游乐场的时光。这就不难理解到最后他抛弃了奢华的物质生活去跟珊珊一起享受余生的举动了。

经济危机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安全感,而如果生活富足,对于钱未必能百分之百地让我们觉得更加幸福之类的判断,我们就会有所犹豫。我们都知道儒勒·列那尔饶有趣味的反诘:“如果钱不能带来幸福、那就还回去!”然而,世界各地的社会学调查仍然显示,钱并不是个人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切入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将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各自的生活满意指数进行对比。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富有国家的人应该比所谓发展中国家的人感到幸福。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美国或瑞典的幸福率与墨西哥和加纳的幸福率差不多,然而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却是十倍的关系。

要想幸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避免超出自己的范围去衡量是否“更加”幸福或者“更加”富有。哲学家塞内加在这句美妙的表述中就阐述了这个意思:“只要你想着还可能更幸福,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尽管如此,塞内加还是将金钱放入所谓“可取的”事物中。在这点上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占有必要的财产更好,而不是被剥夺所有的财产。但是,和大多数古代哲学家一样,过量的财产对于幸福而言不仅不是必要条件,甚至会有所损害,因为会随之产生因为财产带来的忧虑,如害怕被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管理,对别人产生嫉妒,等等。寓言《补鞋匠和富翁》的故事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个问题。极度贫穷,需要投入所有的精力维持生存,这当然会阻碍幸福感,但是一味地追求财富也同样致命。古代智者都说,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一旦拥有已经足够满足基本需要的财产,就必须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朋友,留给我们的热爱所在和内心世界。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民意测验显示,在这方面,存在着很有趣的悖论。如果我们问:“在你看来,能够让你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钱和物质条件不会出现在主要因素列表当中。几乎在所有国家,人们都趋向于认为,家庭、健康、工作、友谊和精神世界是幸福的主要支撑因素。

为什么一方面,我们觉得钱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觉得,它在幸福中的重要程度远不如家庭、友谊和健康呢?一个富有却不健康,或者缺少情感关爱的人当然会不如一个收入菲薄但却健康、拥有美好人际关系的人幸福。我认为,这方面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

第一个原因在于我们都向往自己还未拥有的东西。自然,我们会将个人幸福感的增长列入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之列。民意调查中,大多数回答问题的人都比较健康,对自己的情感和职业生活也较为满意。但是他们认为,如果能够拥有在他们看来正不幸缺少的东西——钱,他们会更幸福。再加上我们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活在一个不停地挑起占有欲望的世界中。广告的狂轰滥炸,对于他人财富的展现,这一切最终都更加尖锐地刺激了我们的物欲,于是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对钱的需求。最近有一些研究——当然还有待证实,首次对幸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揭示。即使我们上有片瓦遮体,也能吃饱肚子,我们还会因为没钱去度假或者没有办法购买高价的手机而感到痛苦。十八世纪中叶,让-雅克·卢梭已经让我们注意到,我们很快就会习惯技术进步为我们带来的舒适。而起初只是简单的方便很快就会演变为“需求”,于是我们会“因为失去而感到痛苦,而拥有时也不觉得幸福”。如果在今天,我们没有车,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这在大多数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对此,我们又能怎么看呢?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幸福的传染

影片中刘轩的幸福是被珊珊传染的,这点毋庸置疑。

科学研究也证明幸福的确是可以传染的。“幸福就像是冲击波。”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如是说,他的研究持续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了五千个个体。“幸福取决于人们所接触的其他人的幸福。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将幸福看作机体的现象”,研究进一步明确道——这似乎让我们觉得有些好笑,“一个幸福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幸福的可能性提高百分之九,而一个不幸的朋友则会让我们幸福的可能性降低百分之七。因为如果说我们的幸福可以促进他人的幸福,反过来也成立,不幸也是可以传染的。

幸福的这份感染力、我们可以通过电影或者媒体的多棱镜效应来表达。例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运动员在取得赛事的胜利后开心的样子,我们自己也会感动,尽管与我们完全没有关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2004年世界杯,刘翔破纪录之后,中国上下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们在街头拥抱陌生人,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都沉浸在这份共享的欢欣中。再如,有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父亲或者母亲重新找回他们失去的孩子,或是人质释放之后他们亲人的那种幸福感,经过若干年的分离、他们紧紧地拥抱,再或是一个病得很重的孩子突然间治愈了的那种极致的幸福感,我们也都会满怀感动,甚至热泪盈眶。

然而,有些人会因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恼怒,尤其是彼此处于竞争状态的时候。比如若兰对珊珊的嫉妒,到最好不顾一切想要杀死珊珊。现实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看到职业领域的对手或是情敌遭遇了失败和磨难,有些人甚为高兴。在生物学家看来,这种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多得多的态度正是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优势。将竞争对手淘汰出局有利于个体自身的生存,或者能够让他在群体内部得到一个更好的位置。而在佛教的阐释中,这种竞争精神却是一种毒药,它使得幸福取决于他人并处于负面循环中别人失败,他就感到高兴;别人成功,他却感到不幸。佛教指出,内心安宁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不要比较,放弃竞争精神战胜一切嫉妒心。达到这种境界最好的解药就是学会幸福着他人的幸福。

从欲望到厌烦:不可能的幸福

生活如钟摆一般摇晃着,从右到左,从痛苦到烦恼。——叔本华

影片中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就是刘轩吃鸡吃着吃着突然哭了起来,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上街去捡东西吃,后来有一天他父亲捡到半个鸡腿,就是这样的味道。因为受过穷苦的滋味,所以从小立志,要赚很多钱。但是现在他的钱已经多到花不完,赚钱的欲望却更加强烈,觉得没什么比钱更重要。所以珊珊会说,假如这个地球上没有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自然选择的目的在于物种的继续存活,而不是个体的幸福。为了适应环境,继续生存,我们发展了三项能力,而它们恰巧成为个体幸福的障碍。

适应性”是我们用来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能够因此忍受痛苦以及重复。然而这一能力又至少具备两个不好的方面:我们因此能够适应不幸,从而不再追求幸福;反过来,我们同样能够适应自认为幸福的状态,从而不再觉得幸福。

这一现象还会更加突出,为了避免危险,比较起正面事件我们总是会更加关注负面事件。我们的大脑会向这方面发展,只标记问题,将注意力放在这些烦恼上,而不是流连于正面事件。

最后,这种持续的“不满意”状态使得我们一直在找寻更好的,希冀更多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总是在不停地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一适应的特性却很可能成为幸福的障碍,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中。

让我们集中来看看最后这一点,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几乎所有对幸福有所思考的哲学家都关注到了。能够及时满足需求和欲望当然能够给我们带来真实的满意感。我饿,于是能吃饱让我感觉很幸福;孩子希望得到一个玩具,拥有它就能够给孩子带来满足;工薪阶层终于获得了期待已久的晋升,等等。但是这些满足感的时间相当短暂,因为会出现新的觊觎。“只要我们追求的目标还远,我们就似乎超然于一切目标之外的东西;而一旦得到,我们又会欲求别的东西,生活中一直不变的饥渴让我们永远处于气喘吁吁之中。”继伊壁鸠鲁之后,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如是说道。人类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在此欲与彼欲之间奔跑不休。从此之后,我们应该和康德一样,区分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深层的、持续的和总体的幸福,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和所有的向往:“幸福是我们一切偏好的满足,既在广度上就多样性而言,也在深度上就程度而言,还在绵延上就存续而言。”但是,这种幸福是不存在的,所以康德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总结说,尘世的幸福是无法企及的。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也和柏拉图一般,认为幸福只存于彼世。对于高贵和正直的灵魂来说,真正的幸福在尘世水远就只是值得期待的东西,不应该去追求它,而是通过自己的德行或是纯洁的生活让自己配得上这份幸福。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叔本华赞同康德对于尘世幸福的怀疑态度:“对于任何愿望的满足都不能产生持续的、无法替代的幸福。这就好像我们对个乞丐的施舍,或许可以挽救他今天的生命,但却只是将他的不幸延续至了明天。只要我们为愿望所萦绕,只要我们总是屈从于欲望的驱使,屈服于因为欲望而产生的永远不断的希望和恐惧,只要我们水远屈从于我们想要的,就永远不会得到持续的幸福和安宁。”但是,与康德不同的是,叔本华也不相信彼世存在水恒的幸福生活。因此,叔本华必然坠入了一种更加激进的悲观主义之中,就像哲学家提醒我们的那样,当我们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之时,即便是在平稳之中,我们也会变得麻木! 欲望带来的恐惧令我们感到痛苦,而满足之后的平静又让我们坠入厌烦之中:“因此生活如钟摆一般摇晃着,从右到左,从痛苦到烦恼。”在他看来,幸福是不可企及的目标,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我们才能够以一种不够完全的方式品尝到它的滋味,因为对于艺术家来说,创造是永远的、新的源泉。所以,幸福只能通过相反的方式得到理解,他总结说:所谓的满足或是满意只是暂时中止了痛苦和被剥夺感而已。叔本华进一步肯定道,随着经验的增加,我们不再追求幸福和快感,我们只是尽自己所能避免痛苦和不快……我们知道,在这世界我们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东西,我们能够安静地承受的东西,就是没有痛苦的此刻。

对于很多现代思想家来说,对于幸福的定义就止于此,是介于两段痛苦之间的时刻。弗洛伊德也是如此:“我们谓之为幸福的东西,从狭义上来说,来自达到高度紧张的需求的突然满足从其本质而言,只能够作为阶段性的现象存在。”

实际上,康德、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对于幸福的定义与“自我”运转的机制是趋于一致的:世界屈服于我们的欲望。因而幸福是虚幻的。但是这种定义忽视了我们精神的作用,我们可以远离这种运转的模式,只希冀生活“原本的样子”。智慧可以将愿望融入对生活的热爱之中,而且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并非我们所期望的样子。这的确是对于智慧的绝佳挑战,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

《美人鱼》:幸福无关金钱与欲望,而是感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

总结语

幸福,其实就是热爱并享受自己当下的生活。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看待幸福。一种是把它当作一种强烈的激情,比如考试金榜题名,在公司的努力得到上司认可升职加薪,找到两情相悦的人等等。另一种是让我们的存在沉浸在一种永恒的情感中。后者这种幸福不再是简单的、转瞬即逝的快乐,这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寻求的最重要的智慧。当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平相处时,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喜悦。它来自幸福或爱的光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自觉地把它与幸福和爱混为一谈的原因:生活的快乐,感激的情愫,内心的和谐或世界与我们之间的和平的感觉。这种快乐不是像一种收获外在的东西一样落入我们的手中。这是真相在内心揭示的结果,它已经潜伏在我们体内,我们需要使它发掘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清洁工作,清除我们体内的一切企图阻止我们到达这份安定与平和的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