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思道2020.8.2.头条号 《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是绝对主角,但又不同于常规小说从头到尾都写主角,实际上贾宝玉和林黛玉经常成为失踪人口,两三回不露面不稀奇,其他人物则轮流占据主场,上演了一部部配角变主角的正传的短篇故事。例如:刘姥姥逛大观园,探春理家,尤二姐尤三姐,鸳鸯抗婚,香菱学诗,秦可卿丧礼,凤姐协理宁国府,贾瑞风月宝鉴。这些时候,宝玉黛玉就是空气。比如回想《射雕英雄传》,郭靖黄蓉之外人物的单独故事很难连贯成正传,《陆小凤》从头到尾都是他自己的主场。可《红楼梦》又和《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水浒传》这类不断变换主角的不同,宝黛始终是贯穿全书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西游记》取经四人组和红楼有些相似了。 红楼梦人物比较复杂,分成四组,主子组,丫鬟组,奴仆组,外援组。主子组的记忆方式是从贾府的祖先按辈份一代一代往下记,丫鬟组的主要记忆方式是从贾府的祖先按辈份一代一代往下记,好像一样哈。 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做个简要回顾,以显摆显摆我是多么了解红楼 >0< 人名 主要成就 作为一名红雪茄的我的简评 (排名毫无逻辑 >皿<) 坠儿:偷虾须镯。可能是冤枉的,有人说是谐音罪儿,我不太同意,我认为是命运突然坠落。 袭人:上位。不要太讨厌她,理论上来说,我们周围都是她,塑料友情还少吗? 林黛玉:诗。我对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的喜爱,超过唐诗三百首。对于爱情,只有满脑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土鳖才会拿结婚生孩子说事儿,这也正是大多数人永远达不到林妹妹境界的原因,林怼怼对情的态度,是超越爱来爱去的灵魂之恋,可能有人说:那有什么用,人最终还不是要回到现实生活吗?对对对怼怼,你说的怼,所以你永远只能是井底之鳖,看不到井外还有天空外还有宇宙外还有道。好激动啊写这么多>u< 柳湘莲:相信了贾宝玉的屁话导致尤三姐的死。为什么红楼梦里除了贾环全都是二,二爷,二郎泛滥。柳湘莲有一个未解之谜:柳≈林,湘=湘妃竹,莲=水芙蓉荷花,细品。这是我个人发现,红学界似乎从未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给我自己点个赞>7< 芳官:演绎了林黛玉的黑暗面?林黛玉影子组成员之一,代表了林黛玉也有芳官撒泼耍赖淘气折腾的隐藏属性,至于为什么隐藏,可能是因为做为主子不能那么没溜吧,林黛玉闷骚,我的天呐,不敢往下想了~ 晴雯:带病夜补金雀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分身(鲁智深:谁找我?),我的天呐,不敢往下想了~ 柳五儿:死给你看。林黛玉影子组成员之一,成功演绎了黛玉悲哀的延伸。 龄官:画了个蔷。林黛玉影子组主力,成功演绎了黛玉专一和矫情的延伸。 尤三姐:死给柳看。理论上讲不是林黛玉影子组成员,但和柳湘莲扯上关系,参考冷二郎未解之谜,或许也暗示了宝黛必将悲剧或其他什么。 林红玉:跳槽。原文虽说她因犯宝玉的“玉”字,改名叫小红,但是,除了书中人物叫她小红外,作者做为上帝视角写她的时候,都仍然用“红玉”,并不用“小红”,这表明了作者本心上对她的疼爱和封建阶级制度所谓“犯名”的不屑,但是我发现弹幕评论,甚至红学家们,甚至脂砚斋批语,大多数都也叫她小红,显然没有读懂作者的良苦本心,所以刘心武说的好:文本细读,细读会发现很多密码。脂砚斋连这个都读不懂,所以说脂砚斋终究不是作者肚子里的蛔虫,未必100%了解作者本意,可信度也需打折。这也是我个人发现,红学界似乎从未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再给我自己点个赞>7< 茗玉:有人找我?红学里有个共同的观点,凡是带“玉”字的,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宝玉,黛玉,妙玉,红玉,蒋玉涵。但是有一个,几乎没人注意:玉钏儿。还有一个,根本就没人注意:茗玉。茗玉的“茗”,应该和茗烟有关,“玉”自然和宝玉有关,但是,难道暗示了茗烟和宝玉,我的天呐,不敢往下想了~可能有人到现在还想不起来茗玉到底是谁,刘姥姥讲雪抱柴故事提到的那个虚构女孩,我认为这个名字一定有特别的意义。这还是我个人发现,红学界似乎从未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给我自己点个三连赞>7< 防杠注:以上说的我个人发现,是指不是从任何其他地方看到,而是纯靠我自己脑壳灵光一闪发现的,但并不表示其他地方一定没有,万一呢(防杠率80%,难免仍有20%漏网精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