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梦仙都

 青春的散文诗 2020-08-03


醉梦仙都

青柚作家:墨泉先生
 
雨后初晴夏消暑,乘云醉梦入仙都。一阵风雨后,天空逐渐放晴,此时的仙都,溪水之上泛起丝丝薄雾,环绕在山石峡谷之间,百年沧桑的石梁桥上农夫披着蓑衣,牵着耕牛,不时有白鹭飞过,狗吠鸡鸣之间,嘴角微微泛甜。
沿溪而上,临溪漫步。抬望眼处,宛似火烧岩般的江南“小赤壁”气势宏伟的横立一边,游步道鸟鸣清脆,乱石叠嶂,溪中巨石上的亭台飞檐,在一片杨柳的映衬下,仿佛在诉说着好溪故事。凝灰岩的山体是亿万年前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千百年来这条好溪冲流的作品。崖壁之间,时而宽敞,时而险窄,传承了仙都石工的匠人精神。溪水转弯,随即山体变化,凹凸隆起,高低渐明,大肚岩的大肚精神也在向游人诉说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故事。
自古仙都有仙人,自古仙人采仙草。仙草不为别用,那是医者仁心,道法自然的治病医人之术。巨石之间别有天地,青砖灰瓦,香火云天。仙都观位之其中,因为信仰的虔诚,因为文化的流传,在这里你能看到古人最善良的本真。
有山石溪流处必是文人云集地,文人之地,怎能少了传道授业解惑之书院。群贤毕集之处,怎能少了传承千载文章诗篇的摩崖石刻。宋代理学家朱熹先生,讲学至此,历代墨客云集,加之匠人之功,将千百年来的游记诗文刻于石上,留给后人传诵。独峰之下,好溪岸边,书声朗朗,古木参天,后世之人不忘前世之师,崇学爱学是一代代人民最淳朴的情怀。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游之于此,不禁赞叹此溪水之上有巨石拔地起,离地百丈余。轩辕之功在华夏之始,在古代,有功之人必能登仙升天,位列天庭。巨石之上,黄帝铸鼎炼丹,感化上天,便骑龙而去。虽是传说,这也寄予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对先人的无限敬畏和感恩。“北陵南祠”都是华夏儿女祭祀先祖,传承文化的重要场地,山谷之间,祠宇楼阁,红墙青瓦,拾阶而上,虔诚与敬仰在这里交融,仿佛是一次穿越数千年的历史对话。楼阁上的匾额楹联,飞龙走笔,字字情深。
登高山而小天下焉,步虚山顶,眺望众山小,蜿蜒流转的好溪,如青龙盘卧,连绵山峦,农耕田间,背篓还家,溪畔村落顺流而建。刚抬眼,此时已是落日余晖,金黄遍地,村子里又是缕缕炊烟,飘渺弥漫在溪水之上。
于是我,深呼一口气,像是喝了农家的土烧酒,脸庞通红,醉梦其中。

收稿人:  拾遗之肆

编辑:拾遗之肆


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为她朗诵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一首为他朗诵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