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画记】冷枚: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上)

 真友书屋 2020-08-03

关于冷枚在绘画史上的成就,道光版《胶州志》卷三十有《冷枚传》,其中写道:“冷枚字吉臣,别号金门画史。旧《志》:工丹青,妙设色。初师五官正焦秉贞,后与秉贞名相埒;画人物尤为一时冠。国朝康熙时供奉内廷。为桐叶封弟图,尤著名于时,有数本,盖因仁皇帝友爱庄亲王而作。又尝奉敕作南巡图。秉贞奉敕绘耕织图,枚复助之。”民国版的《增修胶志·冷枚》的评语基本类似:“冷枚,字吉臣,别号金门画史。旧《志》工丹青,妙设色,初师五官正焦秉贞,后与秉贞名相埒。画人物尤为一冠。清康熙时供奉内廷,为《桐叶封弟图》尤著名于时。有数本盖因仁皇帝友爱庄亲王而作,又尝奉敕作《南巡图》。秉贞奉敕绘《耕织图》,枚复助之。《画征录》载,山东人惟秉贞与枚及州人法若真、高凤翰四人而已。”

两相比较,共同点为都谈及冷枚是焦秉贞的弟子,因为天分再加上勤勉,后来冷枚在绘画上的名气与其师焦秉贞相并列,而他最擅长的绘画题材乃是人物,在康熙年间进入皇宫工作,有名的作品乃是画过《南巡图》,还帮助焦秉贞完成了著名的《耕织图》。

冷枚 《养正图册》第01开

关于冷枚入宫的时间以及他在宫内的工作地点,相应史料未见记载,而关于清代的宫廷画师,《清史稿·艺术三唐岱传附论》中记载:“清制,画史供御者无官秩,设如意馆于启祥宫南,凡绘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装潢贴轴皆在焉。初类工匠,后渐用士流,由大臣引荐,或献画称旨召入,与词臣供奉体制不同。间赐出身官秩,皆出特赏。高宗万几之暇,尝幸馆中,每亲指授,时以为荣。其画之精美者,一体编入《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二书。嘉庆中,編修胡敬撰《国朝院画录》,凡载八十余人,其尤卓著可传者十余人。”

清代宫廷画师最初并无官制,他们跟某些技工一起在如意馆内工作,地位等同于工匠。再后来,皇帝会用一些有官职的绘画者,而乾隆皇帝对画工颇为重视,常常亲自去如意馆中指导。在嘉庆朝,还由胡敬编撰了《国朝院画录》,将一些好的作品及画师收录其中。而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中称:“国朝踵前代旧制,设立画院,凡象纬疆域,抚绥挞伐、恢拓边徼,劳徕群帅,庆贺之典礼,将作之营造,与夫田家作苦、藩卫贡忧,飞走潜植之伦,随事绘图,昭垂奕襈。材艺之士,先后奋兴,百数十年,秘笑琅函,载在御府图编者,难以悉数。”

冷枚 《养正图册》第02开

关于如意馆的情况,陈传席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中也有谈及:“如意馆始出现在乾隆初。在此之前有‘画作’、‘绘画处’。康熙时期还有一个临时机构书画院,临时集中一批画家完成一批任务后即告结束,王原祁曾任书画院总裁,主持《万寿盛典图》的创作,王石谷也曾参加《南巡图》的绘制。大约因宫廷对绘画的需要,又成立如意馆和绘画处。”而对于如意馆的地址以及里面的工作人员,该书中又写道:“如意馆址在圆明园内,不仅有画家如冷枚、唐岱、陈枚、沈源、金昆、卢湛等人及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还有各种‘好手匠人’,从事装裱雕刻、镶嵌乃至于家具衣物的制造等等,实际上就是为皇帝的衣食住行服务的。‘绘画处’设于内廷和圆明园的慈宁宫、咸安宫、斋宫、南薰殿等处,分别养一批画家为宫廷服务,绘画处根据旨意调度安排画家从事绘画工作,有的是创作,有的是从事家具、殿宇的装饰等等。清代的宫廷画家基本上都在这几个地方,直至清亡。”

这段话中提到了冷枚和其他一些画家以及西洋画家郎世宁、艾启蒙等人,都在圆明园内的如意馆中搞创作。中西艺术家共处一室,有时还按照皇帝的指示联合搞创作,故他们在绘画理念及技法方面应该有着很多的交流与沟通。按照胡敬的说法,当时的中国画家将西洋画法称之为“海西法”,这种画法与中国传统技法很不同,故中国一些画家对此不太接受,比如邹一桂在《小山画谱》卷下“西洋画”一条中对此持批判态度:“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冷枚 《养正图册》第03开

在那个时代,持这种观点者还不在少数,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还是有些画家经过学习,领略到了西洋画的妙处,而后将一些优点吸收,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之中。樊波在其专著《中国人物画史》中称:“当时实际情形却是,许多画院画家非常认真地学习西画(‘海西法’),如康熙年间的焦秉贞、冷枚,雍正年间的高其佩、王幼学、唐岱、沈源、陈枚,乾隆年间的莽鹄立、丁观鹏、金廷标、张维邦、姚文瀚,都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人物画)中融合了西画因素,并且经常奉旨与西方画家从事绘画合作。”

这些愿意接受西洋画法的画师中就有冷枚,而他尤其是在人物画技法方面融入了西画因素。樊波在文中还特别强调,雍正年间年希尧在郎世宁的指导下,写了一部《视学精蕴》,该书乃是借鉴了意大利画家波梭所著《画师与建筑师用透视学》一书的观念,樊波认为该书的出版乃是“从理论上对西洋画法作了明确的认可”。

但是,中国画家对于西洋技法的吸收是有保留的,他们并没有照搬西画技法,而是将其吸收转化,而后再利用,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故樊波在其专著中作出了如下总结:“实际上,盛行于清代宫廷绘画中的洋风洋调有两种路数。一种是以中国画家(如焦秉贞、冷枚、莽鹄立)为代表,立足于中国绘画而参用西方绘画,他们的创作和作品构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艺术变革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他们融合中西所作出的初步尝试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另一种是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画家,他们在以西画影响中国绘画的同时,也试图借鉴和吸收中国绘画的艺术手法和造型观念,他们在与中国画家共同合作中对中国绘画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他们不少人物画作品大都呈现中西融合的风貌。”

冷枚《避暑山庄图》 现藏故宫博物院 

想来冷枚正是在这种氛围中,积极从西画技法中汲取养分,而后融会贯通,然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为此受到乾隆皇帝的看重。从相关史料来看,冷枚在宫中作画的时间,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但雍正朝的内府档案中未曾提及冷枚之名,而乾隆时期的记载最多,由此也可看出,他在宫中受重视程度的升降。杨伯达在《冷枚及其〈避暑山庄图〉》一文中分析说:“玄烨死后,冷枚在内廷的命运,不甚明了。有关档案资料可供研究的有:一、雍正时期‘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没有冷枚创作活动的资料;二、‘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雍正四年三月十六日画画人名单中没有冷枚之名,雍正十一年三月初三的慈宁宫画画人叁月份银两内仍无冷枚之名。据上面的材料分析:雍正时期,或者说在雍正初年,冷枚已离开内廷,不再在画院作画,成为一名在野的民间画师了。现存故官博物院的《农家故事册》,款‘雍正庚戌深秋,金门画史冷枚画’,就是冷枚离开画院后于雍正八年(1730年)之作,所以至今没有发见过雍正时期冷枚‘臣’字款画的原因即在于此。”

关于冷枚在宫中受到重视程度的变迁,故宫博物院的聂崇正先生在《清宫廷画家冷枚其人其作品》一文中,经过查阅《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对相关状况进行了梳理,其结论为:“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即位,十分奇怪的是,在雍正十三年间,他的名字却从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消失了,这是令人很不解的事情。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分析,有迹象表明:冷枚与康熙皇帝被废黜的皇太子有所交往。冷枚一定是受到此事的影响而被雍正皇帝所弃用的。不过冷枚虽然不在宫中当差,却被雍正的儿子弘历吸纳在宝亲王府内作画。所以等到雍正皇帝去世后,皇子弘历即位,新皇帝马上于乾隆元年(1736年)将画家冷枚招进宫中供职。”对于这种猜测的依据,聂崇正在该文的结尾写道:“在康熙时冷枚还画有《十宫词图》册和《养正图》册,都是以古代历史上的帝后人物入画。其中的《养正图》册(又称《圣功图》)是专门为皇太子学习而画的,而康熙时的皇太子自然就是后来被废除掉的允礽,这应当就是冷枚于雍正年间离开宫廷的原因。至于到了乾隆时,冷枚又奉命在宫中画了《养正图》册,那多多少少有些安慰画家的意思在其中。”

冷枚《梧桐双免图》 现藏故宫博物院

按照聂崇正的推测,冷枚无意间卷入了康熙朝皇太子之争,雍正即位后,对这些皇子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冷枚也受连累,因此被弃用。但是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却对冷枚的画风很欣赏,他将冷枚召入自己的府第继续绘画,在弘历登基后,又立即公开下令命冷枚创作。比如乾隆元年正月初九日的《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载:“内大臣海望奉上谕:于四月二十六日,将冷枚画得《龙作雨图》绢画一张呈进讫。于二年六月初七日,将冷枚画得《老妪解诗图》绢画一张呈进,奉旨:着托纸一层。钦此。”而聂崇正还称:“档案里的‘将冷枚叫回造办处’这句话,非常说明问题。”因为:“冷枚就随乾隆皇帝的命令,进宫再次成为宫廷画家,成为了著名的中外宫廷画家郎世宁、唐岱、沈源、丁观鹏、张为邦等人的同事。冷枚虽然在乾隆初年再次进入宫中,而事实上他供奉宫廷的资格比以上诸人都要老得多。”

《造办处档案》中在乾隆朝记载有冷枚之名约十几处,比如乾隆元年正月十二日:“员外郎常保将画画人冷枚,家口甚众,钱粮不足度用回明。内大臣海望着画画人冷枚俟到圆明园去时,除伊在本库每月所食钱粮十一两之外,再给饭银三两,俟画完时再将饭银停止。”

冷枚《连生贵子图》 现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有人告诉皇帝说,冷枚家中人口多,生活较为拮据,于是皇帝下令让冷枚到圆明园去搞创作,以此特意给他加了饭钱。到了下个月,皇帝又批准给冷枚的两个儿子加饭钱:“二月十七日,内大臣海望口奏,画画人冷枚有一子,现今帮伊画画,欲照画画人所食次等钱粮赏给工食,应否之处,请旨。奉旨:知道了。钦此。本月二十三日,员外郎常保来说,回明内大臣海望,给冷枚之子冷鑑三等钱粮及衣服银两。记此。”到了乾隆二年四月十四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着将官房查几间给冷枚居住。钦此。”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冷枚的关照,弘历不但给冷枚补贴,对冷枚的两个儿子也予以关照,后来还找出几间官房让冷枚居住,可见冷枚在乾隆朝受到的关照程度最高,究其原因,当然是他的绘画作品受到了弘历的喜爱。比如乾隆元年三月七日的《造办处档案》载:“太监毛团传旨:着将画绢冷枚几块,令伊随意画画。钦此,画得惜花春起早一、爱月夜眠迟一、漠漠水田横一、万寿绢画一、雪艳图一、海天旭日一。以上三月至十二月画得,由画画人沈源交进。搦管构思图一、锡飞常近鹤一,画能作雨一、钵龙致雨图一、老妪解诗图一、高士跨骞图一。以上二年四月至十一月画得,由首领萨木哈交进。三阳开泰一、贮看丰年一、松枝引鹤行一、自王来朱砂判一,以上二年十二月至三年五月画得,司库刘山久交进。”

导航指示冷枚故居并不在医院院内

皇帝命太监拿给冷枚几张画绢,让他随意画什么都行,可见对冷枚的信任程度很高。但任其发挥的同时,弘历有时也会作具体的指示,比如乾隆元年八月二十六日:“太监胡世杰交冷枚人物画一张,传旨:着冷枚照样收小些画一张,其人物大小不用动,其画上圆光窗户放大些,画得时贴在此插屏上,钦此。”另外弘历有时候会命冷枚绘制肖像画:“二月初一日,首领李久明将冷枚画得《圣帝明王图》画稿十二张,持进交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呈览。奉旨:照样准画册页。钦此。于四年七月十六日,催总白世秀将画得《圣帝明王图》册页十二片,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 

小广场中心看到一块太湖石

还有一件事也可说明弘历对冷枚的重视,乾隆四年正月初五日《造办处档案》载:“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冷枚现画《圣帝明王图》《养正图》,上面像着冷枚画,其余另着人画。再将《养正图》着冷枚起稿呈览,侯准时再画。再着冷枚将册页手卷随意起稿几张呈览,亦准时再画。再将冷枚现已画完未画完俱伺候呈览,嗣后冷枚所画之画,凡面像俱着伊画,其余另着人画。钦此。于初七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冷枚画稿十张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准画七张,《世掌丝纶》《福随春至》《渴骑奔泉》《红线效颦图》《英雄奇遇图》《芝兰竞秀》《儿孙绕膝》。于三月初三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冷枚《桐阴刺绣》画稿一张交太监毛团呈览,奉旨:准画,钦此。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四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将冷枚画得开脸相《桐阴刺绣图》绢画二张,随稿样一张交八品官高玉、太监毛团呈览,奉旨:着‘春雨舒和’画画人画。钦此。于本日将冷枚画得开脸像《桐阴刺绣图》绢画二张,随样稿一张,交首领李久明持去讫。”

奔此石而去

弘历命冷枚创作《圣帝明王图》《养正图》等,明确地说这些作品中的人像由冷枚来画,其他的服饰及器物景致等可由别人来代笔。弘历并且说,自此之后可定为规矩,凡是让冷枚创作之画,他只画人像,其余的都让别人来画。这个记录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冷枚到此时年岁大了,如果让他创作整幅作品,恐怕其体力难以支撑;第二冷枚所画人物肖像最受弘历所喜爱,而他人所绘得不到皇帝如此青睐,故弘历宁可让其他人代笔也坚持命冷枚来画人物容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