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林洲:养心重于养身

 时光捡漏 2020-08-0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养心重于养身

文  |   曹林洲

通常我们认为,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分的睡眠,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四个基本要素。前两点人们基本都能做到,后面两点能做到的就少了。如何才能够做到后两点,特别是第四点呢?

1.悟透生命2.读懂金钱3.看淡生死。以上三点,虽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你有修心养心的意识,再不断地学习,实践,感悟,慢慢地便会拥有一颗从容淡定的心,为健康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悟透生命

梁漱溟先生,一生从未读过大学,但他懂得生命的意义,勤读善悟,很早就著书立说,颇有思想和主张,25岁被蔡元培校长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教授学生印度哲学,先生一生信仰佛教,研究佛学和儒学,深谙佛儒真谛,弃小乘而求大乘。在北大任教7年后,,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主动辞职,为救国救民而奔走,先后在山东、河南搞乡村建设运动,兴办教育,为军阀统一奔走,创建民盟,为国共合作奔走。文革期间多次遭到批斗,家藏文物字画被一洗而空。先生阅历丰富,思想独特,表里如一,素食一生。晚年对自己一生遭受的不公待遇非常的淡定。读先生的作品和关于先生的作品,使我对先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先生用他一生实践和淡定的心态诠释了对生命的深透理解。老人家的心胸就像湖泊一样平静、宽广、博大、透明、真实。在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使生命有了真正的内涵和意义,也滋润了老人家的心身。因此先生轻松从容,以享鹤寿。

(二).读懂金钱

香港影视大王邵逸夫先生,享年107岁高寿,一生资助海内外教育事业150亿。记得2014年先生刚去世时,全球化华人深切哀悼,有一位所谓的教育专家却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什么邵逸夫年轻时也干过违心的事情,跟女星…云云”。看了他的微博,当时我就跟了个帖子,大意是“孔雀开屏本来是非常漂亮、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可是就有些变态的人偏要溜到后面去看屁股,还嫌屁股丑,这不明摆着是哗众取宠嘛,邵老的公益社会价值有目共睹,值得尊敬。试问,您虽然没有邵老那么多钱,可是在您的承受范围内愿意捐一千五百元,一万五千元吗?邵老先生不是最有钱的人,在我看来却是一位最读懂金钱的人,先生用他的善举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滋养着自己的心身,因此他老人家才横跨世纪、长命百岁”。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谁金钱越多,就越幸福,而是让金钱心安理得的体现了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才是金钱的主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三).看淡生死

我有一位93岁的老革命患者,祖籍山西人,老人17岁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第四野战军,老人讲,在四平保卫战中他们一个连牺牲得只剩下几个人,解放了东三省后又一直打到海南岛,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全国解放后他又去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一部电影叫《奇袭白虎团》,白虎团的团旗就是他跳上桌子卸下来的,老人自豪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死的理解,老人说他们村同他同一时期参加革命的八个人,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就剩下他一个,能活下来都是奇迹,就像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仪式上讲的,活着的都是幸存。如今的社会太好了,要啥有啥,党和政府每月给我这个啥事都不干的人每月发那么多的离休工资,我满足得很,战争年代我的最大奢求是能吃饱饭,能好好睡一觉。我饶有兴趣地问老人能如此健硕的秘诀,老人异常平静地说:“看淡生死”,老人看了看我的反应,接着又说:“我从来不吃保健品,饮食很清淡,睡眠很好,还是社区老年门球队主力呢”。听完老人的话,我的脑子第一感觉,“噢,原来不怕死反倒容易健康长寿呀”。

我们是普通人,不可能像梁老那样博大精深、悟透人生,淡定从容。不可能像邵老那样熟谙金钱,善心善行,巨款资教。不可能像老革命那样历经战争,浴火重生,看淡生死。但我们可以向老人们学习,从修心养心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善事做起。莫要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天命。做好自己,肩负起时代和家庭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有善心行善举,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盼望着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看开生命只是过程这个现实,充分丰富生命的内涵,修心养心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不因善小而不为做起,养心重于养身。

 作者简介 

曹林洲,陕西眉县人。宝鸡市人民医院医生,热爱国学,喜欢诗文,爱好字画、集邮、象棋、篮、足球。微信号:383990597

悦读推荐

曹林洲 | 立储杂说

曹林洲 | 性格决定命运


责任编辑 | 辛  克

 文稿审核 | 李  强

 本期组稿 | 刘建生

稿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