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强 | 买卖双方的套路互使

 时光捡漏 2020-08-0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今天下午从郊区回西安路上,经过一段乡村公路,路边全是摆摊的,主要是卖樱桃和杏子的,还有几个卖小吃食的。网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调侃: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今天一看:农村套路亦不浅,城市未必玩得转。这篇文章就与下午的几件交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路过那里时,首先看到的是满满当当红艳艳的樱桃,全摆在路的两边接受检阅和各种买或不买的品尝。我大致一瞅,基本上是从城市里到不远处旅游景点逛完返回西安的,基本上车牌都是陕A,打扮也大都很城市化。一般情况下,摊主肯定会慷慨地让买主随便品尝的,会话说都是自家种的樱桃,没啥不能尝的。有一个摊主让不确定是否会是顾客的人尝了一个之后,对方还想再尝一个,却被拒绝。那个人,显得有些恼羞成怒,转身走了。只听见,那个摊主大声对隔壁摊主说,你瞅这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买主呢。都不问价,光尝哩。尝完,装出一副并不好吃的弹嫌样。然后,又换一家,再尝再不买。等会,吃饱了,更就不用买了。那个尝的人听见后,拧转身回来,说我今天就将刚尝的一笼子樱桃全买下,你看我是真心买主不?摊主忙麻利地给顾客装樱桃和称重算账收钱,喜开颜笑地道歉说刚才开玩笑呢。这个时候,我似乎明白了,好像其中是有套路的。至于,谁给谁使,或许,都有可能,但最终胜利者肯定是卖家。但他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像摊主那样方式说话,很容易激怒顾客,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吵架甚至打架也未为可知。但从最后的笑容来看,或许摊主有一定把握的。

想着,一般情况下,在产地卖的东西肯定要比市面上的便宜,所以,我也想买一些樱桃。我选了一个看上去年龄较大,头发花白的老人的摊子,他的面前摆了四个筐子,各筐樱桃大同小异,但光泽和品相略有不同。我随意尝了一个樱桃,老人就用期待和谄媚的眼神望着我。其实,我吃着感觉有些酸的。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好着的,不错的樱桃。我经常这样说话,买或不买。这样说话有时是一种维护卖主自信的做法,有时却是有风险的,尤其自己尝了说好,但又不买时。那时,除非是以价钱为理由拒绝。我问樱桃咋卖呢?人家说看你要好的,还是要一般的?其实,当时,我并不能真正区分哪一筐更好一些。内心里,我想买一般的樱桃,不想买贵的。可能是出于所谓城里人的自尊心,我没有直接表达这个意思。只是,我装作很懂的样子,随手指了一筐樱桃,人家就说十五元一斤。我说,在城市里到处这种樱桃最多十元钱,我想着人家会说再加一点钱就卖给我。我正等着如何和人家讨价还价呢,我的心理预期是12元一斤,实在不行就13元一斤。结果,人家说看你是个实心买主,就按你说的价钱全都给你。其时有半筐樱桃,本来我只想要三五斤的。就这样,我买了计划之外的双倍数量的“便宜”樱桃,也不知道称准或不准。在西安的早市上,我是买过几次樱桃的,因为那都是二道或几道贩子,人家摊主一般不主动说让顾客品尝后再决定买或不买,我也不会主动去要求尝一下再说。一般都是根据色泽、外观和价钱决定购买与否。双方,似乎都有一种默契。只有在樱桃产地或樱桃园里,顾客们一般才会理直气壮地随意品尝樱桃。有时,卖主虽然心疼,但为了不得罪可能会成交的生意,只好忍着心里的不情愿。偶有确实小气或实在过分的顾客,会因为品尝樱桃太多的事情,双方并不成交,也会吵架或置气。这是难免的,其中的套路也会有的。这种情况下,我更理解和支持卖主生气和窝火。

樱桃已经下来十天左右了,现在进入了完全成熟期,所以,铺天盖地的都是。销售差异就比较大,今年产量整体并不大的。我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俗客。每年的时令水果,我都喜欢吃,也几乎都吃遍了。但真的,很少能记住那些水果当时的大致市场行情。对一棵树上摘下来的樱桃,经过卖主仔细挑选自己划定出来的不同等级确定的价钱,我也无法区分合理或贵贱与否。更无法与城市里,相当品质的樱桃作以比较。所以,我在哪里买这些东西,都是随心所欲的。但避免为了被卖家看出我傻,所以,有时,也装作很聪明或了解的样子,“细心”挑选一番并讨价还价。这里面的套路,主要是使给自己看的。

摆在最上面或最前面的,一般都是好的,也是用来吸引顾客的。顾客,也多是根据这个来确定水果品相的,继而再看价钱决定购买。等我买好樱桃时,突然看见旁边还有一家卖杏的,个大色黄。我家以前种过杏树,我父亲生前几年砍掉了。我一直也是很喜欢吃杏子,每年只要碰到,必定要买来吃的。今天碰到,自然不会放过。问时,人家说三元一斤,我说十元四斤。摊主稍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我。我并没认真准备扯锯式的讨价还价,因为我想的是可能就按我的成交。这种10元整钱几斤的买卖套路,大抵如此。说好价钱后,我想着“随手”抓前面的杏子装袋,人家没有特别阻止我,但也不停地给我装后面的杏子。我注意到,有些就有自然烂或碰软烂的杏子。我们在彼此心照不宣中,一个往里放不好的,一个向外挑不好的。到最后成交之后,我发现还有几个没挑出来的坏的,而且,有些杏子上虫眼比较多。这个是自然规律,也不怪果农的。但我也没有退回去,或者,再从筐里拿一个出来“顺便”尝尝。因为,杏子相对较大,所以,卖主一般不让尝的,我也没有刻意要求尝一下。也有打开一个让尝半个做法的。

这些路边摊,大都是附近的果农自己家来这里批发和零卖的,所以,给人的心理感觉是,都卖的是自己家的水果,肯定会便宜的,东西也挺放心的。卖主们,也大抵打的是这种感情牌。事实上,我也发现有一些卖主,并不是真正的种家。这个我有明确判断依据的,但因为并不妨碍购买水果的选择权,所以在这不赘述了。这个套路较温情。

因为这些地方短时间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气候。摊主们,流水般地从早晨一直摆到晚上,并且路的两边都排成了长龙。尤其,今天是周末。所以,附带出了一些其它小生意,比如,小吃或饮料等。在走之前,我刚好看见有一家写着蓝田正宗饸饹的小吃摊,虽然非常地简陋。但看到那个直接撑在锅上方的用杠子的手工压制饸饹机,我还是很有兴趣地要了一碗。似乎比平常在城市或县城吃的饸饹数量差不多,但价钱贵了一元钱。一般,人的心理预期是这种路边临时摊的,肯定要便宜一些,但也不一定会好吃或不好吃。端上来一吃,就知道还是上了卖家的套路。其实,应该不算套路,毕竟,人家没用特别虚假的宣传来哄我。只是,确实名头叫得很响,但实际做得相当难吃。这在过去多年的吃货经历中,是经常能遇到的,我自己应该有这种预知的。

饸饹里没有一丁点的底汤菜,只有几片韭菜飘花。我忍不住问那个老妇人,她说最近没时令蔬菜,只有韭菜的。这话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最近进入了夏天,时令蔬菜很多。而且,能配饸饹吃的普通底汤菜也更多的。主要是他们不想增大成本,所以,才如此做法。那个给我们压完饸饹的看起来憨厚的老头子,此时说了一句很巧妙但也经不起推敲的话:我们卖的不是其它饸饹,我们卖的是酸汤饸饹。我笑着反驳了一句:你这汤一点也不酸呀。那老头,连忙让老伴给我再加一勺醋,并没征求我意见。酸得我更吃不下去,勉强吃完付了钱开车走人了。

半小时之内,我进行了三次小的交易。两次买水果,一次吃饸饹。我和卖主之间,相互都使用了一定的套路,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或目的。但,最终一无例外地是卖主胜了,而我失败了。但我并没因此而痛恨或生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不堪、衣着沾土、面相苍老,一笑就露出空洞的牙的脸。价钱和质量不说,光是称准或不准,都在两可之中。我有充分怀疑的权利,但并不想去验证。卖主,经常拍着胸脯保证,但未必都是真话。我也来自那个辛苦得靠天吃饭的农民阶层,所以,我即使不刻意表现出同情和理解,但在实际买卖中肯定是有所侧重和倾向的。我买的任何东西,经常是价高质次且不定需要。

同样一种产品,在产地路边摊或地里,和在固定摊位或其它渠道售卖时,会是不同的经营模式和定价机制。买主和卖主在进行交易时,又分别会采用不同的套路手段。这个,我想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即使是同一个卖主,换一个地方卖;即使是同一个买主,换一个地方买。

文章到这里,想起一句很有几分玩笑,也很有几分真意的话: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买卖交易,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博弈。相互祭出自己的套路,这本身也会是一种公平的选择权利。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