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红卫 | 秋游大相古寺 探访先贤遗迹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太相寺村是糜杆桥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凤翔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北山脚下,渭北环线穿村而过,因古时村后的天竺山上修建有大像寺而得名。目前有八个村民小组,以优质红富士苹果为主要经济作物。

大相寺古称大像寺,坐落在北水沟村和太相寺村中间天竺山(也叫卧虎山)的半坡平台上。寺院地势较高,站在院边可俯瞰太相寺村和水沟村全貌,若逢雨过初晴,则可俯视到凤翔县城周边的广大地区。寺院前面的崖畔下有一眼清泉,称为虎泡泉(概因天竺山后面的主山叫卧虎山的缘故吧),又叫金沙泉(源自苏轼诗《大像寺》),当地老百姓称作湫池。泉水经年累月奔流不息,汩汩溢出,叮咚作响,汇聚到前面一个方塘内。我小时候听当地人将这个方塘叫湫池水库,蓄水比较多,水深近3米,站在坝面四周向下观看,水面如鉴,波光潋滟,黝黑深邃,目不见底,一股肃杀之气。里边养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等。我小时候经常偷偷地用母亲缝衣服的针,在煤油灯上烧红,再用钳子弯个勾,去地里挖点蚯蚓,将母亲缝衣服的白线穿在勾上,然后从家里的扫帚上抽下一根竹棍做成一个简易的鱼竿,就跑去水库钓鱼了。印象中去了几次,蚯蚓让鱼吃了不少,但一条鱼也没有钓回来,回来还让父亲饱揍一顿,厉声告诫:“再去水库玩耍,回来就把腿打断”。因为那时,那个水库经常淹死人,每年夏天小孩子去游泳,都有淹死的,其中有两次,都是两个小伙伴同时被淹死。现在回想起来都叫人毛骨悚然,有点后怕。

据同行并做向导的太相寺村李老先生介绍:他小时候湫池的边上有石板、石栏杆,湫池也被石条箍得方方正正。在湫池流经水库的中间大约有十几米的水渠,古人用石条砌成,水质清冽,川流不息。因湫池的水冬天是温的,不冻手,正好成为附近几个村庄妇女洗衣服的好去处。只要不下雨,水渠边每天都有许多洗衣服的妇女,边洗衣服边拉家常,谈笑声很远都能听见,东村的、西村的,张家的、李家的,在过去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那里成了信息传递的发源地。趁着拉家常的时机,东西两村的妇女也在那里促成了许多人间姻亲。这不,我们过来刚好遇见一位妇女在洗衣裳,我仔细一看搓衣服的巨大石板上还有古人雕刻的图案,李老先生说,这就是当年湫池旁边的石栏杆的挡板,后来被人拆掉放在这里洗衣服。

若逢艳阳高照,久旱不雨,田里庄稼萎靡不振之时,东西两村的善男信女就会组织人去湫池祈雨。我那时年龄尚小,想跟着一起去看看怎么祈雨,无奈老被大人斥责,不让去,所以一直没有去成,徒留遗憾。隐约中记得,一般祈完雨后不几天,不知是朴素信仰还是良好祈愿,老天爷定会降下甘霖,想想也挺神奇。现收藏在凤翔县博物馆的一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风伯庙同孙西坡寅长祷雨憩大像寺次韵碑》上就记载了一次当时的凤翔知府刘泾和凤翔知县康一元一同去风伯庙(在大像寺西500米处)祈雨时在大像寺休息的事情。证明在大像寺祈雨的历史已经很久了,而且几百年来从未间断。

记得贺国丰先生有一首陕北民谣《祈雨调》,描写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祈雨仪式中的一段唱。后来该曲被作为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片头曲。那恓惶、苍凉、悲壮、深情的曲调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龙王救万民哟!

清风细雨哟,救万民!

嘿,救万民!

天旱了哟,着火了,

地下的青苗晒干了,

嘿,晒干了!

······

我心目中最震撼的祈雨场面是电影《黄土地》结尾的祈雨场面,几百上千个陕北后生在黄河滩上穿着雪白的陕北短褂,扎起裤腿,扎着鲜红的腰带,头扎白羊肚手巾,擂起震天的大鼓,朝天吹起长长的陕北大唢呐,打起腰鼓,扭着秧歌,黄土飞扬,声震寰宇,蔚为壮观。

这些年,为了生计在外面打拼,再也没有去过湫池。这次刚好在老家养病,下午闲得生烦,遂决定去那边转转。发现水库的水已经很少了,被人承包种了莲菜,正好有几个人在采莲菜。原来只知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没想到地处西北黄土高坡的渭北高原,也能种植莲菜,而且莲菜还长得这么肥壮。看了采莲的过程和农民采出来的莲菜,才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出淤泥而不染”。最近看了一篇贾平凹的散文,里边有一句“在肮脏的地方干净地活着”想必也是看了采莲后得出的感慨吧!

此时正值深秋时节,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成了残枝败叶。记得《红楼梦》中,宝玉要差人去拔掉塘里枯荷,黛玉说那是残荷,她虽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但独独喜欢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多有诗意呀!这真是黛玉触景生情、多愁善感的性格写照。我则喜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待到明年七月满池莲花开放时,一定回趟老家,感受一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实意境。

大像寺是凤翔的一大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宋代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曾游大像寺,作《大像寺》诗:“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倒浸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僧来汲月归灵石,人到寻源宿上方。欲续茶经校奇品,仙飘留待羽仙尝。”  想必苏轼当时二十几岁,正意气风发,和朋友来游这大像寺,当时的金沙泉(虎泡泉)水流很大,水面也很大,映照得天都白了,水流的声音在很远都能听到,苏轼还留宿在金沙泉上方的大像寺里,寺里的僧人拿出好茶来招待这位从府里来的年轻秘书长。想必以苏轼的才气、名望,寺里肯定要把这首诗刻石勒碑在这大像寺,据太相寺村的老人口口相传,说是曾经有这块碑,只可惜九百多年了,石碑早已不知所踪了。

元代至元乙丑(1265年),宪使致岩胡居祐陪同监宪中斋普颜实立,副宪汉臣张公,佥宪完者秃,显卿幕宾唯贤勾龙,正卿杨公等游太相寺,作《仲秋观稼出郊游太相寺》诗:“禾黍秋成岁可观,登临萧寺倚空山。寒云满岫天将雨,幽鸟一声僧自闲。午枕斋鱼惊客梦,虚廊钟磬度禅关。普门祠下灵泉水,流出余波润世间。”我这次来大相寺,还有幸见到了这通元代石碑,矗立在大殿旁边。石碑高约一米,青白石质地,虽历经751年,但刻工精美,字体秀丽隽永,四周雕双阴线,内刻一圈蔓草纹花边,碑头上方平面处,雕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寓意“飞来有福”或“福在眼前”。碑头雕有云纹,在云纹的中间两侧,各雕一只展翅飞翔的仙鹤,碑文字体以行书为主,清秀洒脱,功力深厚,有“二王”及《圣教序》风格。

明代凤翔举人秦中游太相寺,作《和元胡廉宪游大像寺》诗:“停舆古寺暂游观,冷淡泉兮冷淡山。传谷钟幽伸佛教,悬峰树底养僧闲。点埃不惹超凡梦,五蕴皆空脱幻关。自古禅林皆乐此,西来旨趣异人间。”  这首诗可能是秦中看到了立在大像寺院内的元代胡居祐的《仲秋观稼出郊游太相寺》碑后写的一首和诗。

从以上文人的诗作可以看出,北宋时此庙叫“大像寺”,元代叫“太相寺”,明代叫“大像寺”,清代也叫“大像寺”(据雍正县志,乾隆县志)。据中华民国23年(1934)的凤翔县志载“安河乡辖6保,其中第五保包括水沟,仵家庄,万家桥,太相寺”。笔者估计可能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改“大像寺”成“太相寺”了。从立在娘娘殿旁边的《太相寺重修娘娘殿碑记》上看,庙始建于周朝时期,达汪在此修庙,建有娘娘殿。唐末大丞相杨孝义,避闲寺院时,建佛祖大雄宝殿,并在西院重建娘娘庙,而后大相寺香火日盛,名气很大,遂为西府名刹。

我家里收藏有一张家传的1953年凤翔县政府颁发给我爷爷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面清楚地写着“大相寺乡仵家村”。怎么又叫“大相寺”了?不是前面民国23年县志已经写成“太相寺”了吗?难道是把“太”字写错了,少写了一点成“大”了?有人说用通假字“大”通“太”,大了一点就是“太”,大得很了也是“太”,凤翔人至今有句口头语“大得太太”,其中缘由,有点搞不懂。“像”通“相”,所以“大像寺”改成“太相寺”这样解释确有几分道理。因为佛教典籍里,一般把“像”称作“相”,如《金刚经》中有:“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等等,还有很多。至于“大像寺”、“大相寺”、“太相寺”这三个名字的源流与演变的路径如何,还要有识之士去整理发掘和研究,咱一个普通老百姓怕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了!咱只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中有佛”便已经阿弥陀佛了!

作者简介


屈红卫,凤翔人,现居西安。进城后才发现居长安较易,因为吃成了胖子。

精彩悦读

魏晓婷 | 男孩女孩变奏曲(一)

魏晓婷 | 孝在邻家

魏晓婷 | 不知道

魏晓婷 | 乐在种田

张忑侠 | 我读魏晓婷小说《伤城》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