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阶梯|​噎膈是难症 关键须早医

 369蓝田书院 2020-08-03

噎膈是难症  关键须早医 

张建民同志:
你好!
从来信中知道你村受人尊敬的张大伯,最近死于“梗积病”,临死前的一段时期很痛苦,因此想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并想学会治好这个病的方法,解决这类病人的痛苦。你这种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现将你信中所提的有关问题综合回答如下。
“梗积病”是民间的说法,由于病人进食梗阻,最后滴水不进而活活饿死。从前得了这种病是很难医好的,故人们称此病是“千古难治之症”,不过近年来医学(特别是肿瘤学)的发展,已使许多早期病人获得治愈。
梗积病,中医称为“噎膈”。噎是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是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为膈之渐,膈是噎之甚,故二者合称噎膈。
噎膈的病因是什么呢?《内经·阴阳别论》说:“三阳结谓之膈”、“膈塞闭绝,上下不通,暴忧之病也”。《诸病源侯论》认为:“皆由阴阳不和,三焦膈绝,津液不利,忧虑嗔怒所生”,仲景《金匮要略》更具体指出:“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清代徐灵胎补充说:“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医碥》又说:“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根据前贤的论述,噎膈之因,以情志因素为首,其次饮酒(热酒)过多,或过食辛辣香燥热,或进食过烫、过快,引起局部损伤的也常见,其发病机理《诸病源候论》认为:“忧思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宣流使噎。”因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流,便聚而成痰;而恚怒伤肝,肝伤则气郁,气郁则血液不得畅行,遂积而为瘀,于是痰瘀胶结,阻塞食道,故食难下行。食不下行,精微无以化生,故口干咽燥,大便干涩,肌肤枯槁随之而成。所以徐灵胎说:“噎膈证,每由湿痰死血阻塞胃口(食道),阳结于上,阴涸于下”,实为构成本病的主要病机。至于酒色香燥亦不外积热耗阴,精少液枯,都可加速本病的形成。
你提到噎膈与反胃如何鉴别?反胃亦称胃反,或翻胃,是食物入胃经久复出,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食而不化,酸臭难闻,多由胃寒引起,一般预后良好。而噎膈则不同,凡进食即梗阻,先是吃干饭梗,后是吃稀粥也梗,最后滴水不入,即使勉强吃进一点东西也会马上吐出,发病多为老年人。《医贯》说:“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若一下胃,无不消化,不复出矣。唯男子高年者有之,少无噎膈。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男女老少皆有之”。这里,赵氏把二病鉴别得很清楚,证之临床,确实如此。
你谈到噎膈与西医的什么病相似?据我临床所见,噎有功能性疾病(食道炎、食道痉挛),也有器质性疾病(食道憩室、食道癌、贲门癌),一旦发展至膈证,大多为器质性病变,且多为癌证。如何鉴别是功能性疾病或是器质性病变呢?常用食道吞钡检查法,此法简单易行,公社医院都可展开。如怀疑器质性病变,应尽快作食道拉网,或用食道镜、胃镜检查法确诊,以便及时确定治疗原则和判断预后。
噎膈病的治疗原则,如是功能性疾病,中药治疗效果是很好的,曾治女性病员,因吞咽困难三月,以“食道癌转来我院治疗,经吞钡检查食道完整无缺,食道镜检诊断为食道炎,服中药50余剂后病愈。但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如食道癌),就必须根据病情灵活选用治疗方法。一般在早期,除食道上段或年高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应尽快手术切除。对不能手术者,可选放射治疗或中草药治疗。至于中医治疗,一般可分为以下四型。肝郁气滞型:症见胁肋胀满串痛,偶因郁怒诱发进食梗阻,停食后可自行缓解,苔薄脉稍弦,此属噎膈早期;治以疏肝理气降逆法,方用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白芍、枳实、香附、厚朴、旋复花、郁金、丹参、甘草。水煎服,日一剂。
但此型患者多不就医,故使病情继续发展约经过三个月即出现痰气交阻型。
痰气交阻型:进食梗阻加剧,不能自己缓解,仅能进软食,呕吐痰涎多,胸膈痞满隐痛,形体渐瘦,大便多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理气降逆,豁痰开窍法,方用二陈汤合消瘰丸加味,药用陈皮、法夏、茯苓、胆星、浙贝、玄参、牡蛎、黄药子、蚤休,海藻,夏枯草。水煎服,日一剂。
此型病虽巳加重(中期),但尚能进软食。因本病多为老年患者,老年软食量减亦为人之常情,故仍有部分病员未必就医,约3~6月即发展成瘀血内结型。
瘀血内结型:进食梗阻更剧,只能进流汁,甚则水饮难下,胸骨后疼痛,或有烧灼感,体质更渐消瘦,肌肤枯燥,大便坚硬如羊粪,小便黄少,舌红少津,舌边尖有瘀斑,脉細涩。治以滋阴养血,破结行瘀法,用《兰室秘藏》通幽汤加味,药用当归、生熟地、桃仁、红花、蜣螂、土鳖虫、黄药子、石见穿、急性子、水蛭、丹参、白花蛇舌草,水煎服,日一剂。
此型病属晚期,但只要积极治疗仍有部分病人可望缓解,延长寿命,如治高××,男,60岁,舌咽梗阻半年余,现水饮难进,经西医食道吞钡检查,发现食道中段有2~3厘米一段扩张受限,边缘欠光滑,但钡剂通过尚好。食道拉网查发现“部分食道上皮细胞呈重度核异质,并发现鳞癌细胞”,诊断为食道癌.以后病情迅速加重,饮水难下,来我院治疗。自述进食梗阻疼痛,仅能吃稀粥少许,出气灼热,打呃时疼痛更甚,伴有头痛,咳嗽,多梦易惊,舌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涩,用上法加减治疗,约5个月梗阻消失,精神饱满,体重大增。后因患肝病出现全身黄疸,虽经保肝利胆退黄治疗,两年后死亡。病至此型,治疗困难,不治则1~3月即可死亡。
气虚阳微型:瘀血内结型未能控制,病情继续发展,水饮不下,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气短乏力,泛吐清涎,面足浮肿,舌淡苔薄,脉细弱,治以补气健脾,.温中回阳降逆法,方用理中汤加味,药用党参(红参)、黄芪、白术、茯苓、干姜、旋复花、水蛭、三七粉、白花蛇舌草。
此型正气衰微,不胜攻伐,在扶正前提下兼以攻邪,虽不能转危为安,仍能延长岁月。
这次就谈到这里吧。
此致!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处   韩志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