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时间】第七期|ST段抬高及压低的形态学特点|非特异性、原发性和继发性ST-T改变(朗读:赵珺)...

 lsjxs 2020-08-03

Reading  TIME


【读书时间】

栏目


第七期



  





READING  TIME
【读书时间】第七期第一部分:
ST段抬高及压低的形态学特点







心电图导联根据探查的心脏解剖范围和冠脉供血分布划分为高侧壁、下壁、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后壁、右室这七个导联组。

采用导联组的方法来判断病理性ST段抬高或压低导联,可大致了解受累的心肌解剖范围和相应冠脉供血。

《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认为≥2个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或压低超出正常标准,即为ST段偏移异常,但要结合受检者的临床背景和心电图QRS-ST-T的形态进行综合评估。



ST段抬高的形态学

ST段偏移包括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可以出现2种及2种以上ST段偏移形态。

红色圆圈处为J 点,草黄色圆圈处为T 波顶峰,连接两点,观察抬高的ST 段和连线的关系,把ST段抬高分为三种类型:

  • A. ST 段位于连线下方,凹面向上抬高(最多见,多为生理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

  • B. ST 段位于连线之上,上斜形抬高;(其次)

  • C. ST 段高于连线,凹面向下或弓背向上抬高。(最少见,但高度提示心肌损伤严重(包括缺血性和非缺血性)

强调:不能单纯依靠ST段抬高形态判别病因。

常见ST段抬高的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药物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异丙肾上腺素

  • 变异型心绞痛

  • 普鲁卡因酰胺

非缺血性心脏病
  • 正常变异

  • 早期复极

  • 左心室肥厚

  • Brugada综合征

  • 急性心包炎

  • 应激性心肌病

  • 急性心肌炎

  • 急性肺栓塞

  • 室壁瘤

  • 继发于宽QRS波,例如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心室起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
  • 脑血管意外

  • 高钾血症

  • 颅内压增高

  • 低体温

  • 脊髓损伤

  • 过度通气

ST段压低的形态学

心肌缺血时,ST段呈下斜形压低和水平形压低的诊断价值最高,上斜形压低多为生理性ST段压低。(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局部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段呈上斜形压低,如de Winter T波)

红色圆圈处为J 点,草黄色圆圈处为J₆₀,连接两点观察J点和J₆₀的斜率走向:

A.J 点和J₆₀位于同一水平面时,ST段呈水平形压低;

B.J₆₀低于J 点时,ST段呈下斜形压低;

C.J₆₀高于J 点时,ST段呈上斜形压低。

同一患者可有≥ 2 种ST段压低改变。

左心室肥厚伴ST-T改变

心室肥厚常伴ST段压低和T波负正双相、倒置。左心室肥厚的ST段下斜形融入T波前支,ST段初始部或中部略凸和T波不对称倒置,多见于V4-V6导联,临床易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当V1-V3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下形抬高,临床易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患者中,左心室肥厚和早期复极是最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两类心电图改变。

上图. 左心室肥厚的典型ST-T 改变:① ST 段微凸;② ST 段整体呈下斜形压低并融入T 波前支;③ T 波呈不对称倒置。


下图. 一例左心室肥厚伴ST-T 改变,Ⅰ、Ⅱ、aVF、V4—V6导联ST 段压低伴T 波倒置,V1—V2导联ST 段抬高1 ~ 2mm,6 个导联出现ST 段压低不要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左心房异常;③左心室肥厚;④ ST-T 改变,请结合临床。



READING  TIME
【读书时间】第七期第二部分:

非特异性、原发性和继发性ST-T改变




非特异性ST-T改变

非特异性ST-T改变指心电图ST段下移<0.5m,T波倒置深度1mm。所谓非特异性是指这种ST-T改变不能作为特定的诊断依据,但可以是排查疾病引起心肌损害的线索。多见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更年期的女性,也见于过度呼吸、高碳水化合物进食等生理情况。为正常变异或一些疾病的最早期临床表现。

女性,26 岁。临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系统疾病。

上斜型ST型压低

平板运动试验常见非特异性ST段压低,即上斜形或U形压低,压低的PR段、J点和ST段近乎个光滑的“U”形曲线

A. 肉眼快速判读,如果下斜形PR 段、J 点和上斜形ST 段组成一个假想的光滑曲线,则上斜形ST段压低系心房复极波影响所致。
B. 测量J₆₀ms 处ST段偏移量,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
C. 作J 点的垂线和倾斜PR 段的延长线,两者相交于O 点,测量J 点和O点的距离,两者距离超过1mm有意义

原发性和继发性ST-T改变

当QRS波间期正常,表明心室除极经由正常传导系统完成,除极迅速,产生窄QRS波(间期<120ms)。窄QRS波的T波方向和QRS主波方向一致,一旦出现ST-T改变,说明心室复极异常,属于原发性ST-T改变。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都能引起原发性ST-T改变。

当心室除极顺序改变,例如束支阻滞、心室预激、室性节律、心室起搏节律等情况时,心室除极大部分或完全通过心肌-心肌传导完成,除极缓慢,产生宽QRS波,心室复极顺序跟随变化,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这种并发于除极异常的复极异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

继发性ST-T改变的T波方向与QRS波最后一个组分的方向相反:

当为R或R'波时,T波完全倒置,伴ST段下斜形压低;

当为S或S'波时,则T波直立,伴ST段相应压低或抬高。

A. 一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宽QRS 波,V1导联呈rR' 型,宽QRS 波最后一个组分呈R' 波,伴继发性T 波倒置,ST段下斜形融入T 波前支。
B. 一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宽QRS 波,V6导联呈有钝挫的R 波,伴继发性T 波倒置,ST 段呈下斜形融入T 波前支。
C. 一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前间隔心肌梗死,宽QRS 波,注意T 波方向与R'波方向一致且合并ST 段抬高,这是心肌梗死早期引起的原发性T 波直立超过继发性T 波倒置,综合表现为T 波直立。
D. 一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终末QRS 波组分为R' 波伴T 波直立,提示存在原发性ST-T 改变因素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

《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一书|心电学院医学图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