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 谭 | 麦 客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张 谭

麦 客

       

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作家邵振国的一篇《麦客》,让关中平原世世代代都在重现的这一民俗为世人所熟知。

麦黄时节,是龙口夺粮!因为小麦成熟后,最怕大风和雷雨,特别是连阴雨。如果遇到一连几天、十来天的连阴雨,小麦就会长芽,芽麦有毒,吃不得。这样一来,农民一年、十个月的辛苦就基本上算是白费了!所以,在这几天,收割、碾打、晾晒,最需要老天的配合,也最需要人力!甘肃天水、庄浪一带的农民,因为自家的小麦还没有成熟,处于“闲天”;也有一些河南的农民,因为小麦成熟早,已经收割、入仓、夏收完毕。他们就成群结伙地拥入关中,帮助当地人收割。关中人把他们都叫做“麦客”!麦客们出外帮人割麦,也最怕雨天没有“生意”,如果没有人请他们,那吃、住就都有问题了。住还好说,夏天嘛,随便哪里都能凑合。那“吃饭”可就麻烦了!所以他们随身都带着干粮。干粮就是用小麦、大麦、豌豆等的面粉炒熟做成的干面粉。因此,关中人又把他们叫做“炒面客”!当然,这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也没有人会因为雨天没有干活而不给他们管食宿。炒面,也就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一代的麦客们向顾主索要啤酒、香烟甚至于香烟还有品牌要求、吃饭要有肉等等。一般地,厚道的关中人都是会满足他们的!大家都知道,出门在外不容易,只要他们能给我们好好干活,这些个花费都不是大事。前几年各县区和乡镇还设立专门的“麦客接待站”,负责这些远方客人的生活和生产。

在这个“麦子上场、秀女下床”、“龙口夺食”的用人时节,那些操着生硬外地口音的麦客们成群结伙地来了、来给我们割麦了!于是大家都热情地招呼他们。在饱餐之后,主家就带领或三五个、或二三个挑选来的麦客到自家地里,给他们指定地畔。麦客们就开始飞快地挥镰收割。挑选麦客,不在于是否年轻,而在于他的饭量!当地人讲:“能吃就能干”。一般地在几个小时之后,主家还要到地里看一看,看他们是否会偏离地畔、他们是否有水喝,再叮咛几句。

到下午,或那块地割完的时候,一般就会再管待一顿饭,然后是计算工钱,送客!现在也开始给没有“下家”的麦客们再管一晚住宿的。但那些憨厚的麦客们是不会白住的,他们一定还会替主家干一些零碎活。

陕西的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民风勤劳、淳朴。脚下的黄土深厚肥沃,气候冬冷夏热、雨热同期,盛产小麦,也有人称之为“关中大粮仓”!关中,自古也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只是有些年份会闹干旱。所以自先秦起直到汉末,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外地的麦客在夏季到这里干活,目睹当地人较高的生活水平、较好的文化素质以及周到的待客礼节,深为羡慕!他们说:这里富裕啊,“天天过年,晚晚串钱”!于是,很多人把女儿远嫁到这里,到这里上门落户的也不少。

小时候见到年年都会光顾的、脏兮兮的麦客,本想他们大都来自甘肃庄浪、定宁和镇远一带应该是从西边过来才对。后来才听他们说:早在当年的四月份,他们就背上行囊、拿上工具、带着干粮炒面,走出家门,一直向东进发。因为小麦是从东边开始成熟的。所以他们要从家里步行二十多天赶到渭南“开镰”。然后再一路向西、一直割到自己家!而且这麦客的“手艺”还是“祖传”!父亲带儿子,以后儿子再带自己成年的儿子,世世代代沿袭不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好多甘肃地区的妇女甚至也加入了麦客的行列,她们干着与男人一样的活,有的甚至比男人还能干!也有的看到关中的富庶,甚至舍家撇业,在陕西另外嫁人生活!

我在“申新”纱厂工作时,因为工厂有自己的生产任务,甚至还要需要加班加点,所以厂里并不支持夏收。也因此,我几乎没有过割麦子的体验!解放后,在上大学期间,学校曾经动员、组织大家到厂区附近的生产队支援夏收,我这才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割麦”!割麦需要技术,才能又快又干净、麦茬也不高。但是技术还在其次,主要还在于体力!在割了两、三个小时之后,就腰疼起来,干不了活了!当地农民安慰我说:“慢慢割,歇一歇。连我们这些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来说,也怕割麦。这是所有农活中最累的活啊!”至此,我才体会到了麦客们的真“功夫”!

1997年,到夏收的时候,我的大儿子在农村,也有几亩承包地。我就想,我也已经退休,不用再考虑上班的事了,就想给儿子搭把手。只要不割麦子,小一点的劳动量,也还是可以的。于是,我和老伴一起回到老家,算是支援夏收!

当时,已经有收割机参与夏收了。收割机的效率高、速度快,省时、省力,人称“铁麦客”!但是,对于新生事物,人们一般是有一个从观望到认可并接受的过程的。村里几户有大牲口的人家,看了机器收割以后,都认为麦茬太高,把本应用来喂牲口的麦草都留在地里,也是糟蹋;麦子收割也不干净,有浪费;还有车轮轧过的地面,也会影响秋粮的耕种和生长。因而都不用收割机,而是采用传统的收割方式:人割、拉运到场里压麦摞,等天晴了再摊、晒、碾打,然后晾晒、入仓。

儿子年轻,接受新事物快,加之他还有另外的事做。因此,节省时间就是第一要求了!他种有五亩地,叫了“铁麦客”一会儿就完了,几十袋子白花花的小麦就拉回到晾晒场,经过了几个太阳,也就顺利入仓了!从那几年起,外地的麦客明显少多了,本地的麦客有所增多,收割的价码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一来,饲养大牲口就有点不合算了。于是乎,村里的大牲口就减少乃至于消失了。就是有几户,也只是奶牛、肉牛、肉驴这些。

2011年夏收,因为儿媳妇要带自己的小外孙,家里就忙不过来。我们又回了一次老家。这一次,村里的变化更大了。家里三面临路,都是水泥路面,车辆出入已经不会沾泥了!更为我所惊讶的是,年年随处可见的麦客队伍已经全然没有了踪影,农家自己动手割麦子的也几乎没有了,麦场上往日那挨挨挤挤的麦捆、石碡碡,更有那大晒场,也都没有了踪影!我到家一看,儿子半躺在沙发,拿着手机遥控指挥!我出村去看,在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里,几台收割机像小船一样游动其间,几乎看不到人影——天热,人就都躲到阴凉处“享福”去了!

改革开放,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有了实力“真正”实现机械化生产,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传统的耕作、种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也彻底解放了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朝历代,到了夏收时节,人称“忙里”,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全家出动,就是没有成年的娃娃、裹着小脚的老太,也要同大人们一起到地里、场里“受罪”。满地是人,家家在忙,麦地里草帽上下晃动,镰刀左右挥舞,麦捆横七竖八——这种手拿肩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说:麦黄天,石头也要瘦三分。人,退不了三层皮是不行的!但如今,有了这新式“麦客”,加之甘肃等过去相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麦客”,这一沿续千多年的事物,已经成为历史,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