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喜庆之事,均可撰联相贺,其中以婚联、寿联使用最多。可采用通用联,用人所熟知的吉祥语表达美好的祝愿;也可根据对方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 一、婚联 婚嫁是人生大事,得佳联祝贺,既可增加新婚时的喜庆气氛,也是日后很有意义的纪念。民间常使用通用婚联,如: 鸳鸯比翼; 龙凤呈祥。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吹箫堪引凤; 攀桂喜乘龙。 花灿银灯鸾对舞; 春归画栋燕双栖。 通用婚联还根据不同季节景物特点撰写,如夏季结婚贺联: 栀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栀子花、莲花都在夏天开放,而“同心结”、“并蒂花”都是用于贺婚的语词,可谓切时切景。 文人之间则多为量身定制。如古代某士人贺同窗成婚联,切合对方还在攻读诗书准备应举的身份: 他日定为天下士; 今宵先会月中人。 吴汝纶贺李鸿章子结婚联,则切合对方显赫的家世: 将相传家真有种; 阳和得气便成春。 婚联嵌男女双方姓氏,也是一种讨巧的手法,如民国联家郑煜卿贺李、黄两姓联姻联: 李树连枝,秾开并蒂; 黄书万卷,佐读得人。 有些婚联则从新人所在地方入手,如笔者贺天台友人新婚联: 友之乐之,初调琴瑟; 今夕何夕,共羡神仙。 上联“友之乐之”用《诗经·关雎》诗意,“琴瑟和谐”则是形容夫妻恩爱的习语。下联“今夕何夕”语出《越人歌》,多用为对良辰的赞叹;而天台有刘晨阮肇遇仙的传说,故用“神仙”字面,寓“神仙伴侣”之意。 纪晓岚生性幽默,贺人新婚也不忘开玩笑。亲戚牛姓太守为子娶妻,他作贺联: 绣阁团栾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从字面看,是一副非常得体的婚联。其实暗藏玄机:上下联分别暗用“吴牛喘月”、“对牛弹琴”成语典故。牛家人没有发现,直到纪晓岚点破,他们才恍然大悟。 婚联还曾被用于外交场合。1890年,光绪帝大婚,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贺礼是一台自鸣钟(当时应该还没有“送钟”的忌讳),钟座上用汉字刻着一副贺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一般的汉学家写不出如此典雅得体的楹联,可能是英国王室请某位颇有才气的华人撰写的。 时代风气也体现在婚联里。如民国时期冯玉祥贺罗元铮、冯理达新婚联,可称民国内容、冯氏风格: 民主新伴侣; 自由两先锋。 到了当代,反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内容也频频出现在婚联里,如: 立新风只生一个是男是女皆好; 破旧习有利两家嫁女嫁男都行。 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 夫敬妇妇敬夫夫妇相亲。 二、寿联 清代民国楹联鼎盛期,名人过生日,寿联如潮。康熙六十大寿和乾隆八十大寿两次大典,祝寿楹联蔚为大观,已见前述。光绪末年袁世凯过五十岁生日,《申报》记载他收到五百副寿联。康有为六十岁生日,黎元洪、冯国璋、张勋、张元济、陈三立、叶恭绰等政要名流都送寿联致贺。 蔡东藩《中国传统联对作法》中说撰写颂祝类楹联当用“端庄”风格,即“圆而不滑,工而不佻,文字间含有一种雍容华贵气象”。撰写寿联,用这种风格是最为得体的。如清许佩璜祝史贻直寿联: 三朝元老裴中令; 百岁诗篇卫武公。 史贻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是清中叶重臣。寿联以唐代“中兴名臣”裴度(官终中书令)和寿近百岁(享年九十五岁)的春秋卫武公为喻,非常得体,尽显雍容华贵气象。 李钟荣贺孙子翼母七十生日联: 介寿献西母蟠桃,一千岁花,二千岁实; 忘忧羡北堂萱草,四十年苦,三十年甘。 联语紧扣“母亲”和“七十岁”这两个主题,用典巧妙。 清代学者刘凤诰为生于十一月十一日的某人作贺寿联: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下联用《庄子》“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典,把本来平淡的上联救活了,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楹联大家梁章钜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嘉庆七年(1802)成进士,历任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代理江苏巡抚、广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等职。七十岁生日时,友人王叔兰送他一副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富如诗集,略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上联写其主要经历,下联写其主要著述,重点突出,概括到位。 也可自己给自己祝寿。自寿联又是另外的风格,常使用自我反省、自我调侃的口吻。如某人五十自寿联: 已过一万八千日; 应知四十九年非。 下联典出《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表达了勇于反思、否定旧我的勇气。 郑板桥六十自寿联则寓得意于诙谐之中: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普通场合也可选用通用寿联,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这副: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另外的通用联如: 诗谱南山,筵开西序; 樽开北海,彩绚东阶。(男用) 花灿金萱,瑞凝堂北; 星辉宝婺,彩映弧南。(女用) 凤凰枝上花如锦; 松菊堂中人比年。(夫妇双寿) 三、其他喜庆活动 楹联适用面很广,除了婚联、寿联,其他任何喜庆活动都可撰联相贺。过去比较多的是贺人乔迁、赴任、开业、升学等。 乔迁联兴起较晚,前人记载不多。有写得非常典雅的,如《对联话》转载丁修甫贺魏虞臣迁居金华联: 其人多才,卜毕万之后必大; 此乡信美,绍金华学派真传。 毕万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受封魏地,其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金华学派是南宋哲学家吕祖谦等创立的儒家学派。上联切其姓,下联切其地,洵为佳联。 纪昀贺法式善梧门书屋落成联: 小筑当水石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法式善是蒙古族人,清代官员、文学家,其才华受到乾隆帝赏识,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此联赞屋及人,虽略显夸张,但还是得体的。 又如佚名撰贺新居落成联: 杰构地偏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达人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赞新居环境优美,并赞主人高雅不俗。 民间贺乔迁多用通用联,如: 新春迁新宅; 福地启福门。 燕过重门留好语; 莺迁乔木报佳音。 乔第喜迁新气象; 门庭不改旧家风。 旭日随心临吉宅; 春风着意入新居。 贺升学联,在祝贺的同时寄予厚望: 持身勿使丹心污; 立志但同鹏羽齐。 天下兴亡,肩头重任; 胸中韬略,笔底风云。 贺开业联是近代工商业发展之后兴起的。撰写和赠送要注意对方的行业特点。如贺商场开业: 利泽源头水; 生意锦上花。 货有高低三等价; 客无远近一般亲。 贺餐饮开业: 盈门飞酒韵; 开业会春风。 酒店新开杨柳岸; 青帘高挂杏黄旗。 贺文化公司开业: 雄心开伟业; 妙墨系春秋。 在传统诗文雅集等场合,撰联致贺是一种不错的助兴方式,尤其是楹联组织的重大活动,更少不了这种“自家物事”。如刘太品贺烟台市楹联学会二代会联: 望名区生李太白豪情:虹作线,月为钩,欲钓乎东海; 闻盛会赠逍遥游壮语:负青天,垂云翼,将适于南溟。 庆贺联所用材料,要突出喜庆的特点,可用红纸书写,也可以选用特殊的纸张,如寿联用印有福寿图案的红纸,婚联用印有双喜图案的红纸。可用黑色墨汁,也可用金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