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赞美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

 晓洲读书 2020-08-03

你是否经常指责孩子?你是否经常对孩子说“你真笨”之类的话?你是否经常打击孩子?

答案,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应该是肯定的。

在这里举个例子,你会更有触动:

孩子趴在桌子上苦苦地思考一道数学题,眼看着就到最后一步了,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妈妈在一旁看着心急,不由发起火来:“你怎么这么笨呀!就最后一步了还想不起来?”孩子满脸的不高兴,说:“我不是已经想出前面那么多了吗?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妈妈轻蔑地说:“嘿嘿,连道题都做不出来,还想让人表扬呢,真是不害羞!”孩子含着眼泪冲进自己的房间,“呯”地把门关上了。

看到这里,我很心酸,也很愧疚。

心酸的是,场景中母亲太伤孩子的心了,非常吝啬自己的赞美,而挫败孩子的自信心!

愧疚的是,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很对不住孩子。

可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全凭个人感受行事去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只是淡淡地夸奖几句,更多的是告诉孩子要谦虚,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之类的话;

·内心里觉得孩子很优秀,可嘴上从来不说;

·经常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很有影响的,会让孩子表现得十分脆弱和消沉。

但有些父母却一味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宽松: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差,当然不能表扬;孩子努力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不能表扬,因为这会使孩子骄傲,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失败。

这样想法是错误的,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赞美,无论父母,还是孩子。

赞美孩子,会使他努力向上。相反,如果父母动不动就骂孩子“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有可能变得比你想象的还笨。

假如你的孩子学习比较差,而你对孩子说:“你的学习很差,恐怕再也赶不上了!”孩子这时肯定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差等生,再努力也没用了,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然而,如果你对孩子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通过努力,一定能赶上班里的其他同学的。”那么孩子一定会对自己信心倍增,从而努力赶上。

其实赞美是一种爱的表达,不仅可以用语言抒发,赞许的目光、夸奖的手势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赞美的效果。

如果你善于运用赞美,就会发现它能够创造奇迹。

所以,对孩子多一些赞美,而少一些指责打击。

那该如何赞美孩子呢?以下5点值得借鉴!

第一,当孩子做了值得赞美的事情时,再去赞美

这种方式是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没有原则地一味对孩子加以赞美,特别是孩子做了错事时,也去赞美,就会使孩子养成是非不分、骄横跋扈的坏习惯。

第二,要抓住适当时机赞美孩子

因为,当孩子做了值得赞美的事而未得到赞美时,父母都“熟视无睹”,就好像是给孩子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所以,当孩子正在做或已做完某件事情时,应及时给予赞美,如果一时忘记了,最好设法补上。

第三,赞美的重点应该放在“努力”上,而不是“能力”上

对孩子的赞美和奖励应根据孩子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了提高,而不是仅仅看孩子的考试结果。

第四,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赞美整个人

这是一种尊重事实,不夸大其词的方式。

比如,当孩子做出了一道较难的数学题时,最好不要说:“你真行!”而应说:“这道数学题做得很好。”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过分的赞美,会给孩子播下爱慕虚荣的种子。

第五,赞美要有新意,不要为同一件事多次赞美孩子

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简单赞美,孩子就会陷入“赞美疲劳”,所以应该不断选择新的角度,发掘新的内容,特别是孩子潜在的优点。

例如,孩子如果学习好,仅仅是称赞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就显得没有新意,还不如赞美他学习方法独特,效率很高,以促进他更加注重效率和方法,这样会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因此,作为父母,应该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潜在的东西,给予赞美和肯定。

所以,孩子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或他做完了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得到赞美,而且要有方法地进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