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药学看什么书更好?药师介绍两本亲证好看好用的中药书

 昵称17447218 2020-08-03

有人曾经问,学习中药看哪本书更好,能把每一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描述的很细致、形象具体,方便记住?

在我看过的中药书里,有两本书非常符合这种体验的,一本是《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另一本叫做《思考中药》。

这两本书都有个共同点,都是讲得非常细致具体、灵活,而且偏于临床应用,采用娓娓道来的形式,用词非常接地气,所有专业术语都进行了解释。同时,横向打通了中药的很多相关知识,还介绍了很多有用的中医的知识。

比如《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会告诉你,白芷的“芷”,是芳香的意思,这就更容易记住这个药是有芳香气味的,而芳香气味的药,一般是可以通鼻窍的。

中医里有一种“取象比类”的理解方法,在这两本书中都有很好的解释。

比如,《思考中药》里曾介绍,凡是有节的药就能通,如竹子、竹沥、芦根、藕节、石菖蒲。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这本书是《中国名家名师讲稿丛书》中的一本,作者是张廷模,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一位教授。

这本书是按照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的顺序,将每一味中药掰开揉碎了细讲。不仅会讲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还会讲为什么这么归类,这么归类的依据是什么。药师认为,很多事知道了为什么,是真正理解了它,理解了才更容易记住。

下图图片为我自己拍的书的外观,和书内容中我有做过笔记的部分。

《思考中药》作者是清艾轩的唐略医生,唐略其实是两个兄弟的笔名。这本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讲中药不是按照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的顺序,而是另用一种纯中医思维,采取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顺序进行分类。

比如,桑叶归为木部,桂枝归为火部,石膏归为金部,地黄归为水部,白术归于土部,类似于古医书的思路。

内容也是用娓娓道来、掰开揉碎的形式,讲每一味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组方和禁忌,同时还会讲一些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讲得非常细致、全面,可读性强。

唯一的缺点是,由于每一味药材介绍的很详细,有关联的地方几乎都讲了,所以由于篇幅的原因,导致介绍的药的数量相对较少。

如果你是偏向于中医院校的教学思路学的中医中药,是中医、中药或其他医疗健康专业的学生、学者,建议优先看第一本《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如果你偏向于民间中医,从中医理论出发学习中药学的民间中医、中医爱好者,建议优先看第二本《思考中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