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冷兵器发展到后期为何只剩下刀剑矛?

 tjboyue 2020-08-03

中国古代冷兵器五花八门,在民间说法最多的就是十八般兵器。一般演义里,要是说那个人武功高强,都会说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十八般兵器,民间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这些兵器被编入相声贯口,广为流传。

在《水浒传》中,十八般兵器变成:矛锤弓弩,统鞭锏剑,链过斧钺,戈戟牌棒,枪抓。而古代,兵器并不只是这十八种,这些只能算是具有代表性质的兵器而已。

那么,就题主问题,为什么这些兵器,最后只剩下刀剑矛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青铜戈

第一类兵器:在合并优化中消亡

在古代,各个朝代的兵器不尽相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兵器也在不断优化。有一些同质化的兵器,会在合并中逐渐消亡。这些兵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矛、枪、戈、槊。

这些兵器,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长兵器,而且既可以马战,也可以步战。从样式上来看,这些兵器有很大相似点,因此,这些兵器在融合中逐渐消亡。最先消亡的是戈,这个兵器可以刺,可以砍,在春秋战国以至于西汉,都是热门兵器,但戈太过长,也太过笨拙,一条戈可以达到三米长,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吃亏很大。于是,相对轻便灵活的枪、矛、槊出现了。

第二个消失的是槊和矛,槊,在唐朝,堪称尖端武器,长度可以达到三米,而且是马战的利器。但随着宋朝,骑兵衰落,这种槊就消失了。矛和槊其实差不多,也是马战的长兵器,也因为马战的衰落,而消失。最终,结合了矛、槊、戈三个兵器优点的枪,笑到最后。

奇门兵器戟

第二类兵器:奇门兵器,难以批量制造,因而消失

和同质化兵器相反,奇门兵器因为独特,而消失。这些奇门兵器,像是锤、戟、鞭、锏、钩、叉、镗,过,都属于奇门兵器。

这些兵器的特点是,长相怪异,而且招式也和普通兵刃大不相同,这些兵器,必须长时间训练,才能操纵自如,而且,如果没有用过这些兵器的人,无法发挥兵器的威力。

怪异的兵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制作起来非常费劲,不但耗时耗力还费钱,更无法大批量生产,即使生产出来,也很难让军队都练好。于是,这些奇门兵器,逐渐成为仪仗队的标配,无法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

流星锤

第三类兵器:软兵器被自然淘汰

软兵器,像是链、抓、流星锤,以及民间软鞭,双截棍三节棍一类。这些兵器,使用范围不大,而且和奇门兵刃一样,作起来困难,无法大规模装备部队,另外,没有几个人愿意用,很可能出现敌人没打着,甩到自己人身上,在大军团作战中,要是这些兵器缠在一起,那乐子可就大了。于是,像这些兵器,很多人会当成暗器使用,比如水浒传中的石宝,善于使用流星锤。但他的主兵器,还是大刀。

久而久之,这样的软兵器,民间武艺的宠儿,渐渐被军队所抛弃。

青铜钺

第四类兵器:权威兵器成为一种特权象征

这类兵器,只有一个,钺。这个从周朝就出现的兵器,早就已经不是兵器,而是权力的象征,后来的加九锡中,就有钺。于是,钺成了权力的象征。

但在民间,另一种钺也广为流传,比如白眉大侠里面的夏遂良,使用的是三尖匕首钺,童林传中童林,使用的是子母鸡爪鸳鸯钺。但历史上的钺,类似于斧头的形状,与民间的钺,有着本质区别,民间钺,依然可以归为奇门兵器。

明朝火器三眼神统

第五类兵器:被火器淘汰的兵器

火器的出现,让大量冷兵器被淘汰,一些官方重点管控的兵器,如弓、弩、这些兵器,逐渐被淘汰,弩只存在于博物馆,而弓箭成了竞技。在火器出现后,冷兵器落入民间,成为民间强身健体的工具。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奇门兵器消失,训练方法和招式也消失了,于是,民间在选用兵器的时候,选择的都是一些常规兵器,好练的兵器,而刀剑枪矛这些兵器,成为首选。久而久之,刀剑这些兵器在民间极为常见,古籍传说中的其他兵器,逐渐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