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四川省广元市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西南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青川县、利州区、元坝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因境内有“剑阁道”而得名。 火烧寺今名鹤岭镇,位于剑阁县东南部,距今县城105千米、老县城51千米,紧靠嘉陵江,地势险要,是苍溪通剑阁、剑门一线的门户。长征沿线企业联盟。火烧寺战斗(1935年3月29日)是红四方面军度过嘉陵江后,川 军杨 选福旅斗智斗勇而发动的战斗。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之后,兵锋直指剑阁县城,欲夺剑阁县,必克剑门关,而火烧寺则扼守剑门关门户。 川 军精悍善战的29军刘 汉雄部杨选福旅,严密布防火烧寺。全旅兵力大多布于北起火烧寺,南抵瓦碹垭一带的山梁上,长达5千米。长征沿线企业联盟。整个防线地势两头陡峭,中间低平,百余米长的瓦碹垭深陷其中,犹如马鞍形。杨还命部下砍去沿梁树木,留着半人高的树桩,夹以横七竖八乱放的树木作为掩体工事,轻重火力交相布置,严锁垭口。另外,杨 旅还控制着附近群峰中的制高点——马鞍山,布置岗哨于山顶石寨内,远近高低,皆了然于目。 1935年3月29日,由苍溪塔子山过江的红30军,通过侦察地形,摸清敌防后,决定兵分三路会攻火烧寺。第 一路经张家坝、越月儿山进击马鞍山,端掉敌人岗哨,控制制高点;第 二路经带林山,迂回穿插火烧寺,担任围抄任务。 29日上午8时左右,第 一路部队迅速登上了马鞍山南门,经火力试探,寨内毫无反应。于是冲入寨内,发现门窗锅灶俱毁,满目狼藉,北门大开,乃知敌军惧怕,早已弃寨而逃。10时许,第三路部队抵达目的地,经鸣枪为号,速从范家沟、峰儿梁直扑作战关键地——火烧寺的天 然门户瓦碹垭。 战斗一开始,敌 人凭借着有利地形、精良装备和坚固工事,向红 军一、三路部队发起猛攻。红 军并不与之硬攻,而是采用佯攻,进退倏忽,将敌 军引出打进,打进引出,这样反复四五次,搞得敌 军人心涣散,士气不振,毫无战态。长征沿线企业联盟。杨 选福见状气急败坏,亲临火线,挥枪叫骂:“抵住!抵住!谁再后退一步,老子就枪毙谁!”然而叫骂未绝,飞弹击中其右臂。惊吓之下,杨选福蛇伏鼠窜般仓皇而退。所谓“金汤之守”旋将不保。 11时许,红 军第 二路部队已顺利完成围抄任务,绕至火烧寺背后,截断其援退之路。随着三发信 号 弹腾空而起,二路部 队迅速发起冲锋,杀声四起,响遏行云。一、三路部 队亦变佯为真,形成两头向中间揍的夹攻之势,敌 军腹 背受击,晕头转向,乱作一团。红军枪炮继续猛烈轰击,敌人伤亡惨重,主力大部队被歼,余敌舍身跳崖,腿折臂断,比比皆是,呼爹唤娘之声不绝于耳;溃散胡奔,被 逼进浑凼池者,立成网中之鱼,大多缴 枪投降,少数负隅顽抗者,立被击 毙。“金汤之守”遂成倾土。 下午4时左右,战斗宣告结束,取得了渡江后的第 一次重大胜利。 火烧寺战斗的胜利为红 军西进北上,占领剑阁县城,攻克剑门关拔掉了钉子,扫除了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