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生艇脱钩装置,复不了位,有几人弄懂---弄不好摔艇、滞留没商量!

 船舶讲武堂 2020-12-17

某轮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救生艇艇钩释放装置存在脱钩释放手柄无法复位,止动杆无法止动的重大缺陷。众所周知,救生艇是最主要的救生应急设备之一,也是安全检查的必查项目;亦有其它船舶在澳大利亚PSC检查时因类似缺陷而被滞留的先例。为此,笔者通过将这次故障的处理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供船员弟兄参考学习参考。


一、故障现象

左艇艉艇钩释放装置的保险拔销无法正常插入到位(请参见图片1),(拔销正常保险状态请参见图片2),从而拔销释放手柄复不到位、止动杆B无法锁止(请参见图片3吊艇装置释放操作说明和图片4释放操作装置及各手柄正常状态)。
  

二、船员调整经过

在轮机长主持、指挥和甲、机两部门配合下,船员在救生艇架上用葫芦钢丝绳固定艇艏、艉吊钩,检查了保险拔销传动软轴活络正常,调整了艉脱钩释放软轴的长度(软轴长度调整后的状况请参见图5),艉艇钩释放装置的保险拔销得以插入到位,从而拔销释放手柄及止动杆B正常复位。至此,船员误认为调整到位并将情况汇报给公司。
然而,因为船员未彻底弄清救生艇释放脱钩装置的结构原理,没能掌握调整的要点,简单地调整艉脱钩释放软轴的长度后导致顾此失彼,使得本可以正常到位的脱钩释放手柄(A杆)却无法复位了,从而止动杆A无法止动(请参见图片3、6)。即在放艇过程中,救生艇安全浮于水面之前,受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的止动杆A失去应有的保险功效,此时若不小心打开拔销、扳动脱钩释放手柄,救生艇就随时有可能脱钩从高空掉入水中的危险,严重威胁船舶、船员的安全。而如此显眼的缺陷在各类安全检查中也难逃被滞留的风险。
 

三、原因分析

从船员调整的情况看,救生艇保险拔销不能正常插到位,根本原因在于受脱钩释放手柄及传动软轴控制的艇艉脱钩装置止动块未完全到位,这与某轮在澳大利亚PSC检查因艇钩止动轴未能完全转到正常位置而遭滞留的缺陷如出一辙。脱钩释放手柄未完全到位,止动杆A不能将释放手柄锁紧,这将会导致救生艇意外脱钩的情况随时会发生。虽经船员自修调整,解决了拔销释放手柄正常复位问题,但是由于只单方面调整了艉脱钩释放软轴的长度而未能真正调整艉脱钩软轴的行程,不但导致了脱钩释放手柄无法复位,而且下次放艇脱钩后同样问题将仍然出现。

四、故障排查、修理过程

虽然问题发现后,船员在主管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船公司想方设法做了大量工作,试图调整修复,但由于船员对救生艇释放脱钩装置的结构原理未能吃透,没能掌握调整的要点,且对在救生艇架上调整脱钩装置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为此船组机务主管于3月下旬上该轮,带领船员现场加以检查、调整,彻底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具体步骤如下:
1.    用两把5吨葫芦及钢丝绳固定在救生艇艏、艉吊钩旁的检修吊环上,艏艉平衡收紧葫芦至吊钩不受力,然后按应急脱钩步骤操作脱钩装置(请参见图片7、8)。
   

2.    首先排除外部阻力导致艇钩装置止动块未完全到位的可能。分别脱开艏、艉艇钩释放手柄传动软轴与艇钩止动块传动杠杆的连接,检查艇钩是否灵活,止动块及其传动杠杆动作是否活络。检查释放手柄传动机构是否灵活及软轴阻力是否正常。检查拔销释放手柄传动软轴及拔销动作是否有卡阻。拔销手柄传动机构是否灵活及其软轴是否有卡阻。
3.    将上述脱开的相关部件重新连接妥,通过调整艏、艉脱钩软轴两端的调节螺母使脱钩释放手柄可以扳到正常复位的位置,从而止动杆A可以有效止动(请参见图片4)。要注意尽可能保证脱钩释放手柄端软轴的螺牙长度相同(请参见图片9)。
 
4.    将艏、艉艇钩复位,通过操纵脱钩释放手柄将艏艉止动块复位。分别调整艏、艉止动块传动杠杆端的传动软轴调节螺母使止动块完全锁紧吊艇钩不留间隙(请参见图片2、10)。
5.    检查艏吊钩释放装置的保险拔销能够正常插入到位(请参见图片11)。而艉吊钩因软轴的行程不足问题未彻底调整,艇钩释放装置的保险拔销仍无法正常插到位(请参见图片1)。
 

6.    拆开救生艇机罩后移开蓄电池箱(请参见图片12),可见到艉脱钩软轴护套定位调节螺帽(请参见图片13),松开上下调节螺帽,调节软轴护套高度至保险拔销可以顺利插入止动块传动杠杆下部(请参见图片14、2)。再视情调整艉止动块的脱钩传动软轴调节螺母使止动块完全锁紧吊艇钩不留间隙。
 

7.    调整完毕后,通过操作脱钩释放手柄进行救生艇挂钩、脱钩操作试验正常,艏艉止动块完全锁紧吊艇钩,脱钩释放手柄可正常复位,止动杆A有效止动。通过操作拔销释放手柄检查保险拔销插、拔动作正常,拔销释放手柄复位、止动杆B可正常锁止(请参见图片4)。
8.    检查艏艉挂钩并正确锁止止动杆A、止动杆B,逐步放松葫芦待艇钩受力后再检查艇钩复位正常,脱开葫芦、钢丝绳等吊具。
至此,该救生艇释放装置存在的问题彻底消除,由于当时左舷靠泊,不具备放艇到水面的条件,船长预抵下港锚地后择机放艇下水并进行脱钩操作,利用演习中的实际脱钩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
救生艇的管理,一直容易出问题,也是各类检查中导致滞留的高发缺陷,这与直接责任人三副缺乏管理经验、对救生艇特别是脱钩释放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熟悉有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