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庄子源《千年的守望》指导老师:何晓玲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03

       点击上方蓝字中外小作家网再点关注长按文末二维码添加编辑投稿 平台作文被《人民日报》《中华网》《百度》多家报刊网站转载

千年的守望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 庄子源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水,更美是那家乡人。

                               ——题记 

    八月二十三日,一段仅十六秒的航拍洪峰过境的视频瞬间刷爆了朋友圈,也登上了央视新闻微博,展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千年丝毫未减的魅力:

    远方山影绰绰,云雾缭绕。滚滚岷江水,从那里奔涌而来。水声如雷,气贯长虹,虎啸龙吟,雷奔电泻。那声声怒吼,那波波巨浪,仿佛铁了心的牛,犟了性的驴,要奔流直下,要冲破一切梏桎。连日的暴雨,激发了它亘古血脉里两千年前的野性,于是它咆哮着,嘶吼着,试图找回曾经的跋扈。可它最终被鱼嘴一分为二,东西相隔,从此再不相望;它最终折服于人类的智慧,一路平缓地流去,唯留一声沉重的叹息。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能使岷江这头巨龙,府首称臣,造福中华?

    这便要从李冰任蜀郡太守说起。

    秦昭王末年,岷江洪水泛滥,黎民多灾。李冰见此惨状,决心治水,历经八年,终成伟业。此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以延用至今。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不曾学过水利,却有水一般广阔的胸怀;他不能使风唤雨,但有信念与毅力。他是一个平凡却又非凡的,忧天下之忧的匹夫。“深淘滩,低作堰”,八年如一日,他懂得了如何与自然和解。他让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故事,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他化作一尊石像,镇于江间。“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他守护着都江堰,守护着家园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守护着这一方水土,这一方黎民。

    坚持、务实、专注、敬业,这是李冰“功成不必在我”默默奉献的精神,亦是具有时代感的“工匠精神”,更是传承千年的“中国精神”!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是李冰成就了这样一个堪比长安的蜀地,一个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于万水千山中遇见你,方悟中华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