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随着天气越来越闷热,无论踏出家门,还是走进屋子,都热得像“大火炉”,热出一身汗。城里的植被更少,大街上车水马龙,各种尾气的排放也加重了这种热,回到家就想迅速凉快一下,这时,空调成为了夏季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器,俨然就是一个“续命神器”。但是经常吹空调,最怕的就是吹着吹着吹出病!长期在空调房待着,漫长的夏天过去,人多少会不知不觉吹出点毛病来,“空调病”可不止是头晕、头痛、感冒那么简单,还会引起呼吸不畅、关节损伤等不适症状。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在热到根本离不开空调的日子里,如果不注意科学地使用空调,长年累月恐怕留下病根,因而,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该如何避免“空调病”呢? 1 调节风口朝上吹 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自上而下循环。刚开空调时,可以使用高风档加快房间空气与空调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房间的温度能够快速接近设定温度。当觉得舒适后,即可将风速设为低风档,减少噪音。 2 3小时后开窗通风 专家介绍,3小时室内不开窗换气,室内空气就可能不新鲜;6小时内不换空气,空气就严重污染,污染的程度可能会危害健康。 空调开久了,室内的供氧不足,容易导致感冒、嗜睡、反应力迟钝等症状。因此,当空调开够3小时就应打开窗户通通风。呼吸和置换新鲜的空气对身体是有益的。 3 风口处放一盆水 在空调房待久了,会感觉皮肤变得干燥,这时因为冷空气带走了水分、加速泪液蒸发。在空调的出风口放一盆水,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皮肤干燥的症状。 4 清洁空调 空调不清洗,危害健康又费电。长时间不清洗的空调,到底有多脏呢?有实验数据显示,一年没清洗的空调,霉菌总数是马桶的3—6倍,细菌总数是马桶的15—30倍!人体吸入这些细菌后会影响呼吸道,有患肺炎、慢性疾病等健康威胁。此外,堆积的灰尘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用起来更费电。因此,空调使用前需要做一次彻底的清洁。 (本文转自“科普株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