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鉴赏】妈妈,我病了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8-04

个人简介:

朱红娜,笔名秋月、古棠、红海棠。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已在《羊城晚报》《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2014、2015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小小说排行榜。

[小小说鉴赏]妈妈,我病了

                                             朱红娜

我又梦到妈妈了。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崭新的衣服,可衣服太小,我怎么用力也穿不进去。突然“哧”一声,衣服线口断了,裂了一大口子。

我惊醒了。惊醒以后抱着床头的布娃娃哭了。

妈妈说过,我是男子汉了,不哭,不流泪。

可是妈妈,我做不了男子汉,我一想你,眼泪就不争气,就自己跑出来了。

妈妈,你别怪我,大毛二虎他们也像我一样,他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也哭,也流泪,也不是男子汉。

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妈妈了。与村里其他人一样,妈妈与爸爸常年外出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但是,我知道,妈妈爱我疼我,只要我生病了,妈妈就会很快回到我的身边来。我每天盼着自己生病。

可我每天还是蹦蹦跳跳,一点生病的迹象也没有。

一天,我突然吐了,吐得一塌糊涂,吓坏了老奶奶。奶奶急忙带着我去镇上看医生。医生拿体温计让我夹在腋窝,我没夹紧,“啪”,体温计碎了一地。医生咕噜了一句什么,不再给我测体温,用手在我头上试了试,然后又拿听筒在我胸口、腹部和背部游来游去。冰凉的听筒如同家里的老鼠令我讨厌,比听筒更冰凉的医生最后说了一句“没事,回去吃点药”,就给我开了几包药。

吃了药的我还是吐,药还没吞下,又吐了出来。奶奶带我颤颤巍巍跑到村口小卖部,给妈妈打了电话。

妈妈,我病了。对着话筒,我的委屈全都涌出来了。

小星,小星,你怎么了?我能感觉到,话筒那边的妈妈跟我一样,恨不得把电话线扯断,扯出一个真人来。

妈妈第二天火急火燎赶了回来,看到我瘦得眼眶都大了好多,泪水就像坏了的水龙头,止也止不住。我抱住妈妈,不停为妈妈擦眼泪。

妈妈,我病了,我想你。我偎在妈妈的怀里,感觉妈妈的怀抱就是一个暖暖的被窝,柔柔的,真舒服。如果妈妈一直在家多好啊。

妈妈回来了,我的病好了,不吐了,我又蹦蹦跳跳上学了。

几天后,妈妈说,小星,你的病好了,妈妈要走了,妈妈请假要扣钱的哦。

妈妈的话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套在我的脸上,我鲜花一样刚刚开放的笑容瞬间枯萎了,眼泪泉水一样冒了出来。

第二天,妈妈正要出门,蹦蹦跳跳的我又吐了。

小星,你怎么了?妈妈一看到我呕吐,脸色都吓白了,声音也跑调了。

妈妈,我又病了。我低着头,声音跟猫似的,有气无力。妈妈丢下旅行包,背着我坐摩托,转公交,直奔县医院。

县医院挂号窗口长长的队伍蛇一样摆动着,我从妈妈背上溜下来,站在妈妈的身后拉着妈妈的衣角,一步一步缓慢往前移动。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没病,不用看医生。但我嘴唇努力蠕动了几下,还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医生问了我几个问题,我“哎哎”地像是呻吟,又像是回答。医生开了一大沓单子,让我做检查。我去撒了尿,拉了屎,抽了血,最后,妈妈带着我去做什么CT,医生说要排除脑部病变。

走进CT室,看到庞然大物的机器,我感觉到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它是不是有透视眼,能看透我的心思的?能看穿我的一切?我很害怕。

妈妈,我不做CT。我老鼠一样窜到妈妈背后,不肯上去。

小星最听话,别怕,你躺上去就行了,不会疼的,做了CT就知道你有什么病了。妈妈哄我。

妈妈,我没病。我对妈妈说。

小星乖,先做CT看看。妈妈继续哄我。

妈妈,我真没病。我大声说。

上去,再不上去就打针了。妈妈生气了,恐吓我。

妈妈,我骗了你,我没病,是我自己弄吐的。我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我豁出去了。

你骗我?你怎么骗我?妈妈很惊讶。

你老是不回来看我,我想你了,我想我要是生病了你就回来了,可我老师不生病。大毛就告诉我,把手指塞进喉咙里就会呕吐,呕吐就是生病了,我就学大毛把手指塞进喉咙。妈妈,对不起,我不是真的要骗你,我是想你回来看看我。我一边说一边哭了起来。

妈妈一把抱着我,“哇”的一声,跟我一起大哭起来。

(此文曾发表在2014年第9期《百花园》)

编辑评论:朱红娜的小小说《妈妈,我病了》感人肺腑,它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以孩子的视角,写孩子对在外打工的母亲的思念和感触。在文章里,我注意到有一句话令人深思:“我每天都盼着自己生病”。为什么一个健康的孩子会每天盼着自己生病?那是因为父亲母亲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而只要孩子一生病,母亲就会回来看望孩子。因此,孩子就算身体健康也会每天盼望自己生病,希望母亲能抽空回来。在不生病的情况下,孩子为了留住母亲,他却“把手指塞进喉咙里”,让自己呕吐,这样,母亲就会带他去看病,他就可以多一点时间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可是,为什么母亲不能常常请假回来看望孩子呢?文中也有提到:“妈妈请假要扣钱的。”这就在心理方面形成一个矛盾:母亲想请假回来看望孩子,却又担心自己被扣钱,进而被老板解雇。因此,这篇小小说既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外出务工者总是要搁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而长期在城里打工奋斗的艰辛和无奈,又反映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期盼年轻进城务工者能常回家看看而不得的孤独心境。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召开,在十九大报告里,我看到党中央对农村留守孩子的关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是的,农村留守孩子和老人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完善的关爱服务体系关爱他们,让这一群体不再孤单,我们任重道远。

                                                                                本期责任编辑:黎桂良

  

稿

1.必需是作者原创作品,在媒体发表过的请注明。

2.作品必须未在其它公众平台发表过的。

3.请认真校对,杜绝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

4.投稿主题请注明:投稿兰亭新苑。作品直接粘贴。并附上作者简介和个人照片一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