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工作养不了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你家娃是“隐形”留守儿童吗?

 绿衣5k33zxxu1e 2021-07-31

你家娃是”隐形”留守儿童吗

作者 绿衣

1、

提起留守儿童,

我们大脑浮现的第一画面多是“农村”“贫困”“外出务工”等,

确实每年春节之后多少父母“狠心”地掰开拉着自己衣服的孩子的手,

多少父母不得不抛下泪水长流的孩子去远方打工挣钱。

留在乡村里又怎么能够给孩子买得起衣服?

怎么凑得够孩子的学习费用呢?

……

不说远了,

自己班上就有好几个学生是这样,

读书6年来从没看到学生的父母,

他们要么跟着奶奶,要么跟着亲戚,

虽然没有像那种极端的偏远乡村里面的留守儿童那样“活着没人疼,死了无人问”的境况,

但是这几个学生都比较内向,

不爱说话,有什么事也喜欢独自忍受。

2、

这种显形的留守儿童大家都知道,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是爸爸妈妈在身边,

娃娃也成了留守儿童,只是是“隐形”的。

记得上次开家长会时,

学生的父母没来,学生来了问我可以坐进去听不?

打电话问其家长,

竟然说不知道要开家长会,

因为他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

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起床。

早饭、午饭都是给几块钱让孩子买着吃,

午饭后的一段时间孩子就野马样自由自在,

好在没出安全事故。

晚饭孩子自己回家煮,

作业没做完就让老师帮着让孩子补。

父母更多是给予一些金钱吧!

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也说,

真的没办法,孩子放学时生意正好,

只能把孩子放到爷爷、奶奶家,

等到她回家时孩子都已经睡了……

很多父母或出于生活的压力,

或出于工作的限制,

或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被迫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各种托管学校“寄养”,

少则一周半个月见一次孩子,

多则半年甚至数年才和孩子相聚一次。

总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

拼尽全力,生怕自己将来后悔。

当然也有父母好像是在孩子的身边,

但是他们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手机,

看朋友圈、刷网页、玩游戏。

甚至在吃饭时目光都瞄着手机的。

人在孩子身边,

心却早已在远方,完全是一种假性陪伴。

3、

对很多父母来说,

无法有效陪伴孩子可以理解,

毕竟生存压力巨大,

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钱,

老人也需要赡养,这都需要去承担,

谁不想陪着孩子成长,实在是做不到啊。

赚钱陪不了娃,陪娃赚不了钱的痛时时都上演。

网上看过一个帖子,

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寄宿。

母亲对孩子说:

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

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

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

女儿说不恨。

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

等我长大了,

也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

无论陪不陪,孩子都会长大,

父母都会一天天变老。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美不过夕阳红,

有儿孙绕膝,可以经常看见子女,

就是一种福分。

然而长大的孩子却打拼的打拼,

成家的成家,

父母就成了留守老人,

一年也难得见上孩子几次。

对于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同样如此,

陪了老人赚不了钱,赚了钱陪不了老人。

有多少留守儿童未来就会有多少留守老人。

按照现在孩子的成长规律,

真正在自己身边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而已,

就是从出生到小学,

很多孩子上初中就开始住校了,

就算一直不住校上大学了同一城市娃也未必会粘着你,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多与孩子一起玩乐,

一起读书做事。

不要等你老了,

想让孩子回家看看自己的时候,

才发现自己成了无人关爱的留守老人,

才发现孩子把他曾经承受的都还回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