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岗三虎秦琼、程咬金、李绩,三人在凌烟阁的排名上为何吃了亏?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0-08-04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帮助他称帝以及帮助他创造"贞观盛世"的功臣们,仿效汉明帝刘庄在云台阁纪念云台二十八将的方式,在皇宫中建立了一座凌烟阁,选择出了贞观名臣24位,并请绘画大师阎立本描绘出了这24位功臣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中,表示对这24位功臣的尊敬和看重,李世民本人也经常到凌烟阁追忆和怀念。

在凌烟阁功臣榜的武将序列中,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秦琼、程咬金和李绩(徐茂公)三人,拜《隋唐演义》的广泛传播所赐,这三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三人在归唐后,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就已经早早的封公拜将,全是手握兵权的高级实权将领,在实际的官职和爵位上,远远超过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绝大多数人。

秦琼在投唐后,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已经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爵封翼国公,程咬金在投唐后,也因军功爵封宿国公,李绩因为是带着部队和地盘投唐,又是瓦岗寨一脉在李密死后的最高领导人,所以比秦琼和程咬金还厉害,官职做到了河南大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爵封舒国公,他本名姓徐,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李渊赐姓李。

而位居凌烟阁功臣榜上,且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地位能超过秦琼、程咬金、李绩这三人的,除了李孝恭这样的皇室宗亲外,也就是同样位居唐朝开国功臣的"太原元谋功臣"中的几位,比如柴绍、殷开山等,其余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贞观时期风头强劲的名臣良将都还不入流,在朝廷中都没有位置,甚至包括后来的大唐军神李靖当时的爵位也仅仅只是县公,实权也比不上李绩。

可在凌烟阁功臣榜的排位上,秦琼、程咬金和李绩三人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程咬金仅位列第19位,李绩和秦琼更惨,分别位居23位和24位,当上了正、副班长。和秦琼一样位列两大门神的尉迟敬德排在第7位,在瓦岗寨时没什么存在感的魏征和张亮分别排在第4位,第16位。为何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功成名就的这三人会在凌烟阁上的排位中如此落后?


秦琼的地位很尴尬,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都不重要

史书上关于秦琼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描述得很含糊,按照正常的道理说,秦琼是李世民相当欣赏和看重的将领,秦琼也是在李世民麾下屡立军功,史书上就曾记载:"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两人之间有交情,秦琼当时的职位也值得李世民拉拢,可实际上从最后凌烟阁的排位来看,李世民或许是对秦琼有不满的情绪,秦琼或许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秦琼从王世充处抛妻投唐时,李渊曾对他表示:"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并且李渊在他执政的时候也基本上做到了,秦琼被允许跟随李世民作战,李渊在他立了功后从来都是大加封赏,给予实权,爵位也做到了异姓臣子的顶峰,可以说,李渊对只是一个降将的秦琼是有恩的,还是很深的恩情。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秦琼是否如演义中写的那样有真义气,或者是假义气,都不太可能参与明显是要对付李渊指定的继承人的"玄武门之变",那相当于是背叛李渊,而没有参与政变就是不支持李世民,那么在凌烟阁上的排名当然不会高,能挤进排行榜中,估计已经是李世民看在秦琼曾经随他东征西讨且屡立战功的份上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毕竟史书都没有说清楚,可实际上,参与比不参与还差,因为参与了政变是对李世民有功,但对李渊就是有愧,李世民不是笨蛋,心中也是有杆秤的,李渊对你这么好,你能背叛他,那么将来是否也会背叛自己?那么对秦琼的感官也会严重下降,贞观年间没有重用秦琼也就说得过去了。

秦琼在贞观年间不被重用,没有新功,慢慢的也就被别人超过去了,自然在凌烟阁中排不上好名次。还有一种可能是秦琼有病无法参与贞观年间的战事,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是引用秦琼自己的说的话:"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所以,秦琼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都不重要,夹在李渊和李世民中间的他其实很尴尬,贞观时又没有军功,被甩在最后也就正常了。


李绩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又是单独一个派系,需要一定的打压

李绩在李渊执政时期的实权和地位比秦琼和程咬金高得多,他可以算是一方诸侯,特别是在李密死后,至少在前瓦岗寨一系的军方将领中,他已经是地位最高的领导人了,整个大唐军中出身瓦岗寨的都要以他为首,包括秦琼、程咬金。李绩和李靖一样,在当时已经是一路总管,但爵位比李靖要高,就算随同李世民征战,也是各自统领一军,互不统属,比如史书上的记载的是:

平建德,俘世充,乃振旅还,秦王为上将,勣为下将,皆服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庙。

这样的一方诸侯似的人物,在李世民还没有当上皇帝时,只能拉之为盟友,而不能像对待尉迟敬德、侯君集那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手握兵权的李绩也不可能参与"玄武门之变",对于李绩来说,他不参与皇室之间的争夺才是最妥当的,他是能独自统兵的大将,今天可以参与李世民发起的政变,明天是否也可以参与李世民的儿子发起的政变?


李绩和秦琼、程咬金不同,秦琼和程咬金是长期被李世民统辖作战,可以当成部下看,如果不参与李世民的政变可以视为对李世民不忠,李绩就没有这个顾虑,同样,李世民也知道轻重,所以并不在意李绩没有帮助自己搞政变,但他把李绩放在凌烟阁排名中倒数第二的位置也是存在了打压的心思,打压原因有三点:

  • 李绩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重视程度要低于原秦王府嫡系,否则容易让嫡系部下有意见。

  • 李绩是单独一个派系的统兵大将,是可以制衡关陇贵族的,基于军中的平衡,不能轻易的损失掉,拔太高反而会让他遭受攻击。

  • 李绩年轻,可以让后来的皇帝接着使用,而且他是武臣,地位要相应的降低。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即使李绩的实际官职和爵位早就足以傲视大多数排在他前面的凌烟阁功臣,李世民依旧在制定排行榜时把他甩在最后,李绩实际上也完成了李世民的期望,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成为辅政大臣的他,代表着军方一直站在皇帝身后,在李治打倒长孙无忌夺权的行动中,还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凌烟阁功臣中的最终成就也仅仅只次于李靖。


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参与核心的行动,功劳上落后于他人

程咬金和秦琼、李绩相比,在李渊执政时期的地位稍有不如,但也是有一定实权的将领,比尉迟敬德、侯君集这样在朝廷中没有实际职位的秦王府私兵的地位还是要高不少,比如李建成、李元吉要铲除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时,尉迟敬德、张亮这样的可以直接抓起来拷打,但对程咬金这样在朝廷中有正式职位和实权的就只能用行政命令调离:

七年,隐太子谮之,出为康州刺史

不过他是被视为秦王府的人,没有秦琼那样在李渊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也没有李绩那样有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调离到外地,没有李世民的直接帮助,恐怕会出意外,所以程咬金也很干脆的劝说李世民动手:"大王去左右手矣,身欲久全,得乎?知节有死,不敢去!"。但他同样是有一定兵权的大将,不可能去帮李世民做简单的打手。


而且,像程咬金这样的即被视为是李世民的死忠,又有兵权的将领,肯定是被严密监视的,带着他去玄武门反而容易暴露。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没有参与最危险,也是最核心的伏击行动,是在外面带着他能统辖的部队负责秦王府的保卫和肃清李建成、李元吉余党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起直接在玄武门那以死相搏的人,功劳要小上不少,在凌烟阁上的排位也就不会太高。


综上所述,秦琼、程咬金和李绩这三位因《隋唐演义》而在民间中知名度最高,并且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封公拜将的三个人为何在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名比较靠后的原因也就大致出来了,三人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参与政变行动或没有参与最核心的行动,其中,还只有程咬金是明确投向李世民一边的,另两位严格来说,当时都还算不上是李世民的部下。


三人都是有兵权的将领,即使去帮助李世民,也不可能亲自上场做打手,和尉迟敬德、侯君集那样需要拼命才能获得功名的不一样,他们可以有选择权。三人还都有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全部不是在朝堂上影响力最大的关陇贵族中人,秦琼是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程咬金和李绩都是山东豪强出身,在以关陇贵族为主导的初唐时期,天生就比较吃亏,李世民在制定凌烟阁功臣榜时也需要照顾方方面面,所以这三位也就只能委屈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