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为什么要全资收购搜狗

 亲斤彳正禾呈 2020-08-04

前不久,腾讯宣布将以9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搜狗。老冀算了一下,腾讯大概需要花费21.27亿美元的代价。如果这次交易成功,搜狗将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摘牌。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注意到了,这次收购明显不符合腾讯过去的佛系投资风格。之前,腾讯也投了不少公司,包括京东、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大众点评、拼多多,基本上都是只持有少数股份和投票权,只要能够达到业务上的协同就可以了。而这一次,腾讯却选择了全资收购搜狗,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先看搜狗有什么?搜狗最强的还是搜索技术。2003年,搜狗成立;2004年8月,搜狗推出搜狗搜索,力图挑战百度的霸主地位。

问题是此时的百度已经做了将近5年的搜索,积累了明显的领先优势;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又有了雄厚的资本和人才优势,更加难以超越。

陷入苦战之中的搜狗在2006年6月推出了搜狗输入法,本来是无心插柳,却没想到一炮走红,从此在工具软件的路上一路狂奔。2008年12月,搜狗又推出了搜狗浏览器,由此“三级火箭”战略成型:通过拥有海量用户的搜狗输入法,带动搜狗浏览器的安装,然后用搜狗浏览器拉动搜狗搜索的普及,最终实现流量的商业变现。

总体来说,这套打法还是相当有效的。2010年3月,Google宣布推出中国大陆市场,其搜索份额被几家分食,搜狗成为中国大陆排名第二的搜索。

作为互联网公司,最关系的当然就是流量。成为第二的搜狗,开始雄心勃勃地准备挑战百度的老大地位。

不幸的是,移动互联网来了,以微信、手机淘宝、美团点评、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超级APP”迅猛崛起,瓜分了大部分的流量。更致命的是,APP属于封闭花园,只要APP的开发者不开放,搜索引擎就无法搜索到APP当中的任何内容,这与PC互联网时代的链接跳转模式是天壤之别。

由此,即使是搜索老大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分配战中也败下阵来,更别说搜狗了。最近几年,百度通过重点发力手机百度APP,也将其做成了超级APP,算是扳回了不少。而搜狗则一直缺乏更好的办法,只好以接受腾讯投资为代价,换取腾讯的部分搜索业务。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搜狗至少有1/3以上的流量来自于腾讯。

不过,通过微信占据了移动互联网流量制高点的腾讯,也不是没有隐忧。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无外乎就是先收集海量流量,然后建立流量分发机制,最后通过广告和电商(或者游戏)变现。

一直以来,腾讯的游戏变现能力非常强大,一家就占据了中国游戏市场2/3以上的份额。但是,腾讯的广告变现能力却并不是很强,一直落后于百度和字节跳动。

腾讯的广告变现能力之所以不强,主要还是因为流量分发效果并不理想;而要实现理想的流量分发,就需要用到搜索以及相关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