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然唐法:日本“平安三迹”书法选 (藤原佐理篇)

 d大羊 2020-08-04

藤原佐理(天庆7年944年-长德4年998),平安时期的书法家,在日本书道史上,继平安初期的“三笔”之后,小野道风墨迹称为“野迹”,与书法家藤原佐理的墨迹(佐迹),藤原行成的墨迹(权迹),誉称“三迹”。

小野道风开创的和样书风,又被佐理继承、发扬光大,使草书的线条更加洗练柔润且富有弹性,颇似假名那样连绵游丝的笔法穿梭其间,显得格外生动且变化莫测。

 御堂关白道长(966—1027)所著的《大镜》一书,主要内容是以藤原氏家族的荣华史为中心的历史逸事,书中对佐理的评价是性格懈怠,因常喝酒致烂醉,故有“如泥人”的绰号。从当时的公卿日记及实录来看,这也是时人对他的普遍评价。因此,我们在他的书信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他自责、致歉、谢罪的陈述。因嗜酒成癖,饮酒后又醉如泥人,耽误了许多要事,所以酒醒后往往要做一番检讨,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 《诗怀纸》 --

香川县历史博物馆藏

怀纸是书道用语,是指书写汉诗、和歌等按一定的格式书写下来的纸张。本作品,是作为唯一的自平安时代的诗怀纸现存至今的贵重作品。





 







-- 书信《恩命帖》 --

三之丸尚蔵馆蔵

-- 书信《离洛贴》国宝 --

畠山记念馆藏

正历2年(991年),佐理(时48岁)写的书信,内容是回忆佐理任大宰大贰(太宰府的次官)时,在赴任地途中忘记了向摄政藤原道隆表示感谢的事,是请妹妹的儿子的藤原诚信转交了给道隆的说和的道歉书。驱使了有速度感的草书体的个性性的书法的风格是特色。

-- 《头弁帖》 --

个人藏

《头弁帖》被认为是佐理五十五岁时的笔迹。长德三年(996)四月五日他被任命为太皇太后宫权大夫,翌年正月二十五日兼任兵部卿。此帖可能是他再度归还京都之后的作品。中锋用笔,圆润遒劲,因墨色浓淡干湿极尽变化,故而大大地增强了节奏跳跃的旋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