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白日焰火》:人生有种种输法,无法逃脱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国产电影《白日焰火》拿下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廖凡获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据说这是华人演员第一次获得柏林影帝。

这样的影片不能不去看看。

开篇就有火车,而且是那种很少见的客运小火车,像地铁一样背靠窗户的座椅,简陋而粗犷。落魄的警察张自力弄丢了女人,攥着离婚证在站台上无奈地伫立,看着列车渐行渐远。

站台历来是道别的地方,原以为这次也只是一个作别的道具。可剧情缓缓切入后,才发现列车居然是影片中最黑色的聚散场所。

不仅冷冷清清的客车上滋生出怪诞的爱恨情仇,南来北往的货车也成了罪恶利用的工具,罪犯把肢解的尸块从天桥上扔到一列列煤车上,天女散花一般疯狂。


疯狂的理由却很 “浪漫”,因为复杂感情的纠缠掺杂,案件动机才有了合理的解释。显然,曲折的情节是打动评委的重要因素,扭曲的情感也会诱发出更多悬念,双重作用力下,影片的吸引力和压抑感如影随形。

因伤离开了警察队伍的张自力说自己不是想赢回来什么,只是想输得慢一些,于是跌跌撞撞地把自己扔进了案件中。

隐藏在黑暗中的梁志军何尝不是输得精光的赌徒?他失去了一切,甚至用生命权下注的爱情,于是他无法克制罪恶的冲动,最终无法留住爱情。当他倒地毙命后,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吴志贞终于哭了,可是我看不出她的哭泣是因为心痛还是因为爱,甚至只是突然的释然,或者本能的恐惧?

梁志军是最大的输家,输得一无所有,从殡仪馆出来时还有个骨灰盒,到火车上已经了无痕迹,陪着吴志贞的男人也成了张自力,更要命的是这个男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只是百无聊赖,只是为了给自己颓废的人生找个出口。


张自力给了女人一段白日焰火,突如其来地腾空而起,又悄然决然地转瞬即逝。最终一个人的时候,他在喧闹的练舞场漠然地恣意扭动,孤独起舞。

故而,生命的代价下没有赢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轨迹,如同纵横交织的铁路编组场。

来来往往的列车从四面八方悄然进入,再悄然流出,它们只是来过,停留过;放下过,也带走过;最终是聚了,又散了,过程就像是冰刀划过的印痕,深浅不一,弯曲各异,在零乱中迷失,又在零乱中逃离。

时间或者地域只是一个平台,被层层冰雪覆盖、凝结。

但是,我仍然不喜欢用生命的自重来构筑艺术的分量。人的生命是最沉重的,当感情超越了生命,它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人性的控制。用生命拼接起来的另类感情,一定无法行走到远方。

罪犯把尸体抛撒出去,抛撒到最能承受、最能远离的列车上,是否寄托着罪恶不再回来的愿望?是否象征一种自我的发泄和慰藉?影片没有告诉答案,可是我知道,即使是咆哮前行的钢铁身躯,列车也无法负载这些不能承受之重。

很欣赏导演在意境表述上的高超技巧。影片不断用黑白鲜明的色差切换时空:或者幽暗迷离的夜总会,灯火阑珊的铁路编组场;或者钢筋铁骨的铁路大桥,呼啸而来地动山摇的铿锵列车;或者冰天雪地的惨白,夜色四沉的巷道。

冰刀在地上呲呲作响,微弱的亮光下,人影像心情一样潜行闪动,视觉备受冲击,心里也会本能地升起寒气来。在国产片的镜头语言中,这种带有沉重反思色彩的风格无疑会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

另外,过于真实的剧情也考验着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先后牺牲的多名警察,残酷冰冷的情节颠覆了传统的塑造角色的方式。它让我们锥心地知道,警察们努力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时,往往会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有些牺牲甚至只是缘于一丝丝的同情和放松,更让人痛惜无比,难以接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