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清山:山外有山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洛阳雁阵——

中国铁路作家

河南省作协会员

获第一、二届儿童文学金近奖,冰心新作奖。

著有散文集《麦子的语言》、《一个人的火车》

      了       匕

三清山:山外之山

云雾三清山

           阝               

眼前,就是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道教名山三清山。

仰望良久,你像在仰望传说中的天宫图,仰望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你不由想起李白《蜀道难》里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翌日早晨,一行人登上缆车,开始翻越两座山峰。

脚下是苍翠的山峦,幽深的山谷,周围是呼呼的山风,你仿佛在踏云飞升,尤其在缆车快速滑行的时候,悬着的心掠过麻酥酥的感觉。

下缆车,沿紧贴石壁的水泥小道款步而行,偶尔有一棵松树横于道心,人们弯腰过去,也就罢了。起初大家都不以为然,这不过是普通的山间悠游嘛。

待至走过一段路,不经意向下一望,险些惊出一身冷汗来。这哪是脚踏实地的闲庭信步?你是在万丈绝壁间的栈道上行走啊!你简直不敢再靠着树根状的护栏了。

对面的山腰处,一行人逶迤而行,说笑间隐进山那边了。你听到漫山的藤蔓和繁密的枝叶间,传来一串串清脆的鸟鸣,就像晶莹的露珠,滴沥圆润地滑落。

开始攀登台阶。刚转过几个弯,仰望,就见一条巨蟒形状的山石横空兀立,直冲云霄。这是三清山标志性的景观,巨蟒出山。

这条巨蟒在云里雾里蛰伏了多少年,才得以探出头角,遥望苍天?莫非道人们修炼于此,年深日久,这只巨蟒也暗中沾染仙气,通了灵性?

可是,它到底没有冲云而去,而是把欲飞青天的姿势永远定格,定格在世人千年的仰望里。

三清山作为道教圣地,相传是东晋升平年间葛洪偕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的地方,又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酷似道教鼻祖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而得名。接下来,你看到一座山峰:“司春女神”,有人说,应该叫“思春女神”。虽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

频频回首,随着栈道回环,从不同角度看去,山石的形状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起初是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妇”,接着是一位“贵妇”,等到攀至高处一望,那块偌大的山石,已幻化成一位姿态娴雅的妙龄少女。少女高挽发髻,侧身端坐,凝望远方。

她到底是一位季节之神,还是情感之神呢?女神遥望的丰姿,引逗着多思的人们浮想联翩。

沿栈道而行,你会被路边挺出的一朵艳红的山茶花深深感动,你会被一株盘踞在山石上的小松树感动。

山茶花的红是寂寞的,松树的根是裸露而艰难的。那些被风雨摧毁的藤蔓和枝条,触目惊心地向你展示着另一种生存的悲壮。然而,整座大山是那么郁郁葱葱,不仔细看,你不会发现郁郁葱葱中卑微生命抗争的细节。

有两颗松树倚在一块光秃秃的山石上,一棵已经干枯,一棵青翠苍然,俯身相望,像一对痴情的恋人,守护着地老天荒。他们说,这叫“生死恋”。

花岗岩的山石,堆积出各种意象来。有一只“狐狸”,伸出嘴巴去咬那只石“鸡”,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中,像一个千古寓言。

在这座山中,历代潜心修道的人是不是都像那只痴心的狐狸呢,成仙的梦想则是“鸡”,永远隔着难以抵达的距离。

还有那只得到宝贝的“猴王”,喜不自禁地低头瞧着手里的爱物,仿佛忘记了日月的流转。他,是不是从奔赴西天的路上,偷得半日闲的猴王孙悟空呢?他难道忘记了取经的使命,忘记了花果山的神仙日子,而独自沉浸在三清山的清风明月与泉石松涛之中?

从南清园到西海岸,一路走来,你想起那首《山路十八弯》清新婉转的曲调。眼前云烟渺茫,过客匆匆,面对青山,不由人不感叹人生苦短,唯有青山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