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鬼?战国最丑陋的货币——鬼脸钱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经年所遇,温暖你我

鬼脸钱:丑陋的战国货币

孙叔敖是楚国的一代名将,是楚庄王的得力助手。孙叔敖不仅注重政治,而且还十分注重发展经济。他在安徽寿县南修的芍陂,就是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水利工程。

他关注人民生活,关注市场情况。当时市场流通的货币面值小,楚庄王换了一些大面值的,结果市场出现了萧条景况。孙叔敖立即劝说楚庄王:变更币值,以小为大,老百姓不便也。得到楚庄王的应允后,孙叔敖提议制作了一些很小面值的钱,三天后,市场就恢复了繁荣景象。

这种小面值钱就是鬼脸钱。孙叔敖的故乡河南固始县,相传古有晒金滩,过去除出土过大量的鬼脸钱之外,还出土过铸钱的铜范。如今每当下过雨之后,小孩们偶尔也能在沙砾中捡到雨水冲出的鬼脸钱。由此可推断,孙叔敖的故乡可能是当年铸造鬼脸钱的地方。

  

(鬼脸钱)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商业大城市的涌现和金属铸币形态的发展及大量使用。各诸侯国都拥有自己的货币,如铲布币、刀币、方孔圆钱等等。货币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战国时的楚国,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故铜铸币一直沿用着仿制贝的形态。这是一种有文的贝形铜币,俗称鬼脸钱,又称蚁鼻钱。

鬼脸钱的形制,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钱身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而且上面有的阴文。

鬼脸钱,因为它一来很小,二来形状像人的鼻子。当你的视线一接触到这枚钱时,看到的是瘦削的鼻梁、深邃的眼眶,额头上长长的横纹,五六绺披散下来的头发和一张正在哭泣的歪嘴,一副鬼脸就跃然眼前了。此钱的字与脸达到了有机融合,字中生脸,脸中生字,阴阳互生,浑然一体,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鬼脸钱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鬼脸钱的别称甚多,如猿头币、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按贝形来分,有普通贝、鎏金贝、空壳贝、合背贝等。

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因此被历代钱币学家所重视。

  

最早记录这种铜仿贝为鬼脸钱是宋代洪遵《泉志》。书中写道: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这里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刻镂的是什么文字的贝,大概是铸有字形和字的两种。

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字形就如同一只多足的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字仿佛是一个鬼脸,也有人认为是古文字,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

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  貌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

  

鬼脸钱的正面有阴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目前发现楚贝的铭文有紊、咒、安、君、忻、金、行、匋、贝、三等。一般为人脸形,文字多见为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字多解释为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鬼脸钱的含义至今未有定论。清马昂《货币文字考》说,蚁鼻乃蚁形文字和鬼脸钱的鼻子二者的全称,因世俗不识币文,遂以其形而得名。后来有人认为蚁鼻钱即小钱之意。还有人认为蚁鼻钱的造型取龟背纹的图案化,因此蚁鼻钱就是史料记载的先秦龟币

  

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 ~ 3世纪,乃战国中晚期。除楚铜贝以外,这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仿铜贝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其大小、重量、价值比较统一,而且能够大量就地铸造,以其他货币无法相比的优势进入了流通领域。

  

我曾见一枚硕大厚重的鬼脸钱,大约为一般蚁鼻钱的15倍,令人叹为观止。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此钱竟是鎏金的。鎏金层除靠近底部周缘已剥落外,其余完好无损、熠熠生辉。这枚钱从其形体大小和鎏金推断,可能是鬼脸钱之王了。

  

鬼脸钱无疑是楚国流通最广、数量最多的货币。新中国成立以来,见诸报道的蚁鼻钱出土总数为15万多枚。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字。出土集中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等省的楚国故地。

已发现蚁鼻钱的币文有19,占出土总量90%以上。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平均约重4.37克。普通鼻钱传世较多,几乎没有伪品。但是,切莫以为任何鬼脸钱都能唾手可得,如币文等都是极为难得的珍品。

  

河南固始人俗称鬼脸钱为印由。据当地的一些老人讲,他们在孩童时期,大人常把这钱穿上数根彩色的线,系在他们的手腕上,说是可以避邪。直到文革前,固始县周边的小孩,手腕上大都系过印由。后来,这种现象虽已不多见,但是,散落在民间的鬼脸钱仍然不少。

  

鬼脸钱的铸造、使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颇受收藏者的青睐。楚国铜贝多系出土文物,民间传世品甚少。因其长期埋入地下几千年,通体锈绿深入骨胎,后人难以仿造。

目前古玩市上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品,有其形而无其神。应该注意的是,人工锈绿与出土锈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轻轻磨擦,锈色就会脱落。特别是字鬼脸钱,应留神有否做伪痕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