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知识】国宝未必就是钱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经年相遇,温暖你我



国宝未必就是钱

 

1930年秋,上海藏泉家张晋先生应邀观赏英侨纽曼钱币藏品。突然,他发现王莽时期的“国宝金匮直万”钱也在其中,不禁喜出望外,激动万分。

纽曼在清光绪年间曾任西安邮务长,和清末满族重臣端方颇有交情,喜好收藏我国青铜器和古钱。张晋与其商让数回,终于得手。后来,这枚国宝钱藏入上海藏泉家陈仁涛之箧。解放前夕随陈流落香港。上世纪50年代初,陈氏经济拮据,欲售藏品。经张烔伯先生斡旋,我国政府毅然以重金将国宝赎回人民怀抱,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小小古泉珍品,历经千年沧桑,百年颠簸,落叶归根,重返故里,令人感慨万端。

在中国古泉苑中,“国宝金匮直万”钱堪称名驰中外的奇葩。此钱传世极少,向为泉界所珍视。

自古以来,众人对国宝金匮直万钱充满了好奇,历来泉界争论颇多。《汉书·食货志》载,国宝金匮直万泉乃新莽货币,由泉首和泉身组成,泉首为方孔圆钱,直读“国宝金匮”,泉身为方形泉,身面背各有二道直纹,中篆书“直万”两字。

清代李佐贤《古泉汇》最早著录一枚残品,近似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廓,篆书直读“国宝金匮”,传闻为陕西西安出土。

据说,1901年,西安农人掘土时得二品国宝金匮直万钱,皆完好无缺,可惜很快消声匿迹。后来得知完品一辗转于张丹翁、余挺生、张乃骥等清末民国的藏泉大家之手。另一枚仍然是杳无音信。后有行家分析,张晋先生所获得的那枚“国宝”钱,应该那枚杳无音信钱的失而复得。

2000年初,我在写作《传世古》时,曾专程赴西安,想采访年近90高龄的西安文物鉴赏家阎秉初先生,他知道很多西安的古玩往事。可惜先生病重,未能如愿。

后见先生的回忆得知,民国初年他家曾在西安南院门开设五洲大药房,于药房一侧另辟有一间门面的古玩店铺,由其长兄阎履初经营,雇用外号叫“陈聋子”的一位学徒(街面上人称“陈相”)站柜台。平时为之挂眼,拉纤收货的主要有与阎家有旧的回民坊古玩商人金三、马二等人。

约在民国八、九年前后,西安城西北隅杨家城(汉未央宫遗址)一带农民在耕田时发现“国宝金匮”钱单枚,即告知陈聋子,陈不敢作主,金、马二人遂相邀找阎履初,力劝阎购回此物,阎从未见过这种东西,为慎重起见,便将此物携回家中让其父阎甘园观看。

阎甘园认出此物即为闻名于世的新莽“国宝金匮”钱。又见此钱十分完整虽稍有土花剥蚀,但遍地开花体青绿,品相极佳,连说:“这东西好,还没见过这样好的东西。”急命儿子购回此物,阎履初听了他父亲的话,这才花了几十个现洋把这枚珍贵的“国宝金匮”买了下来。

多年之后,阎甘园应冯玉祥所邀南下,尝居上海,遍交沪中书画、古玩界耆老、名流。曾将家藏国宝金匮钱一事告诉某友,有余挺生者闻讯后原付重金购买,阎甘园遂写信告诉西安家中的长子阎履初,让其速携此物来沪,后以千金之值售于余挺生。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所录的“国宝金匮”拓本,大抵均系余挺生所收之物。解放后,余挺生病逝,这枚钱也就不知动向。

西汉末年,黑暗腐败,土地兼并,农人流离。王莽登基后,不遗余力,搜刮天下民财,四次更换币制。王莽发行了种类繁多的不足值大钱,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王莽尽管臭名昭著,但因其时代的货币品种繁多、式样奇特、铸工精美、文字隽秀而受到推崇。王莽钱存世多寡不匀,除货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和大布黄千外,其他都少见。如六泉中的幺幼中壮四泉、十布中的小幺幼序差中壮第次九布及一刀平五千、国宝金匮直万等等。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国宝金匮直万并不流通钱币,只是一种类似通行证的物件。

据《汉书 · 王莽传》中记载:“始建国二年,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律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

符传是古代出门者的“通行证”,而这种类似通行证的布钱为何种铸币?

有人认为,是悬针的方孔圆钱布泉,有人认为,是上圆下方的国宝金匮直万钱,还有人认为,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布货。我以为,国宝金匮直万用于通行证之说,史书亦缺乏记载。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为了消除汉朝的影响,忌讳刘字系“卯、金、刀”所组成,国宝金匮直万内含金字,故不可能在这以后继续作为“通行证”来使用。

千百年来,古泉商为投人所好,仿制了大量王莽时的珍稀币,鱼目混珠,也为后人收藏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麻烦。

清末民初,京城有一贾姓古泉商按《古泉汇》图录钱样作模,采用失蜡铸造法制成王莽国宝金匮直万钱赝品,其文字形制均与真品相似,浑身涂满伪锈,四周有范钱存留,正面轮廓深峻,背面则较浅平,外郭呈双线状,铜流柱痕迹明显。一时真伪难分,令京城泉友心惊肉跳。

多少年后,贾姓古泉商的后人翻修房子,从古宅地下挖出一个坛子,内装一古配方:“新铜物涂抹盐,矾水煮开,沸腾一时,再抹盐水,晒干再煮,涂抹十余次,烹煮十个昼夜,则由黄变黑,然后反绿,但无锈斑斑。再埋入尿窝子里头,浇尿数日,经一伏期,寒露时节起出,乃全身绿锈斑斑也。”此乃古钱商制作国宝金匮直万钱赝品的秘方?


就国宝金匮直万钱的身份,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定,此钱并非货币,可能是藏金柜上的装饰或拉手之类,是王莽占有数十万斤黄金的象征。

有观点认为,既然币文明注“直万”,应是正式货币,只是折值太高而未正式流通,所以存世仅二枚。

还有种观点认为,王莽第三次货币改革时铸有“金货一品”钱制,规定黄金一斤值钱一万,但近两千年来从未发现过标明“金货一品”的钱币或黄金实物。而国宝金匮直万既标明“直万”,当可兑黄金一斤,因此很可能就是当时的“金货一品”。所有这些之说,都给“国宝金匮直万”抹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色彩。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国宝金匮直万钱为王莽黄金国有政策时的产物。

王莽为收集民间所藏的黄金,规定黄金国有政策,下令老百姓将所藏的黄金全部交与官府,由官府发给刻有“国宝金匮直万”字样的铜牌作为凭证,类似于现在的国债。

可见,“国宝金匮直万”既似钱,又非钱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