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市委党校制定七条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方圆儒人 2020-08-04
成都市委党校近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七条措施。

  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真正做到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二是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坚持以发展论实绩,按绩效定奖惩,按照校院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将工作实绩作为教研人员年度评优与教师节表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职务晋升、国内高端培训与出国(境)考察学习、年终目标奖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到市级部门和区市县挂职锻炼,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和干部实际需求,熟悉党委政府部门业务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素质。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挂职锻炼。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知名的高等院校脱产培训和出国(境)深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教师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大力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扶持有潜力的教学骨干。每年选派1-2名访问学者到国(境)外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培训;开展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通过集中“赛课”,选定“苗子”,重点培养。在政治思想方面严格要求,在业务上明确其发展目标,量化教学科研指标,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上予以指导,使其在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并在时间、经费方面鼓励其参加学历培训。要大胆使用中青年教师,给任务、压担子,鼓励支持他们到教学一线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独立或参与开设专题讲座。

  四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在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每年适量引进优秀人才,既要引进后备人才,也要引进高水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每年拿出部分空缺编制面向全国引进教研骨干。要广开门路,内外推荐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紧缺专业教师,如媒体沟通、应急管理、应用心理等专业人才。

  五是加强政策引导。结合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挖掘编制潜力,优化结构比例,为校院师资队伍建设争取政策支撑,预留发展空间,结合岗位设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以岗位职责为依据,建立合适教研人员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岗位设置,发挥正激励导向作用。

  六是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行教研人员双向选择,促进师资校内正常流动,优化师资配置。

  七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发挥本校教师作用为前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选聘一批党政领导、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基层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学科门类多样、个人素质过硬、专职教师为主体和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赵汝周)
    成都市委党校近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七条措施。

  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真正做到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二是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坚持以发展论实绩,按绩效定奖惩,按照校院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将工作实绩作为教研人员年度评优与教师节表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职务晋升、国内高端培训与出国(境)考察学习、年终目标奖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到市级部门和区市县挂职锻炼,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和干部实际需求,熟悉党委政府部门业务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素质。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挂职锻炼。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知名的高等院校脱产培训和出国(境)深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教师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大力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扶持有潜力的教学骨干。每年选派1-2名访问学者到国(境)外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培训;开展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通过集中“赛课”,选定“苗子”,重点培养。在政治思想方面严格要求,在业务上明确其发展目标,量化教学科研指标,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上予以指导,使其在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并在时间、经费方面鼓励其参加学历培训。要大胆使用中青年教师,给任务、压担子,鼓励支持他们到教学一线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独立或参与开设专题讲座。

  四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在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每年适量引进优秀人才,既要引进后备人才,也要引进高水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每年拿出部分空缺编制面向全国引进教研骨干。要广开门路,内外推荐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紧缺专业教师,如媒体沟通、应急管理、应用心理等专业人才。

  五是加强政策引导。结合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挖掘编制潜力,优化结构比例,为校院师资队伍建设争取政策支撑,预留发展空间,结合岗位设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以岗位职责为依据,建立合适教研人员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岗位设置,发挥正激励导向作用。

  六是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行教研人员双向选择,促进师资校内正常流动,优化师资配置。

  七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发挥本校教师作用为前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选聘一批党政领导、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基层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学科门类多样、个人素质过硬、专职教师为主体和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赵汝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